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圃应在播种或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灭菌,以确保苗木成活率,下面将常用的消毒药品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两药混合后,再与12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以防治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散发掉,过2天后便可播种扦插。对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有良好的效果。多菌灵。土壤消毒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  相似文献   

2.
林木苗圃的生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土壤消毒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g、代森锌5g混合后,再与12㎏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防治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尔马林50ml加10㎏均匀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油松由于猝倒病的为害,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每年幼苗出土后开始发病,5-6月份病害大量发生,七月以后逐渐减轻,病害的发生直接受土壤温湿度,降雨量及降雨次数的影响,各项育苗措施亦与病害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实行早春(三月中旬)播种和用板栗、栓皮栎等树种与油松轮作,能减轻病害。定期采集病苗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北京油松猝倒病的病原菌有: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Spp),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及腐霉菌(Pythium debarynum)等四种,前二者为主要病原,其组成变化受土壤温度的 影响,丝核菌比镰刀菌致病力强。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以土训消毒效果为佳,用赛力散4克/平方米,五氯硝基苯4克/平方米,五氯硝基苯十赛力散或五氯硝基苯十代森锌(比例3:1)4克/平方米及六氯苯4克/平方米作土壤消毒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拌 种及后期喷药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海拔3.250米以上,全年平均气温仅5.5℃,无霜期才128—140天的湞西北高原培育云、冷杉苗,有其特殊性,技术管理上需把好五关: 一是把好消毒关。对幼苗危害最重的常是猝倒病、立枯病和金龟子幼虫、而这些病原菌和害虫又生活于土壤中,因此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求在做床前先用0.5%的敌敌畏喷洒两遍並翻耙土块:然后在土壤中混入五氯硝基苯加代森锌(75:25),每亩用量1—1.2公斤,混入表土层15厘米以内,搅拌均匀,方可做床。播种时对种子、床  相似文献   

5.
1998—2003年,在辽阳县中心苗圃、寒岭镇苗圃、河栏苗圃、甜水苗圃,利用保湿法和分离法两种方法,对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病菌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尖孢镰刀菌(Fusaricum solanicmart App.ct woilertv)和德巴利腐霉菌(Phytiurm debaryanum Hesse.)。用室内药剂防治、田间药剂防治2种方式和土壤消毒、苗期喷药、土壤消毒与苗期喷药相结合3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选用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敌克松、五氯硝基苯 代森锌,结果显示,采用前3种内吸杀菌剂,利用土壤消毒与苗期喷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在81.6%~90.3%。  相似文献   

6.
杀菌剂处理种子对松树幼苗猝倒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75%五氯硝基苯可湿粉、75%代森锰锌可湿粉、75%代森锌粉、50%氯氧化铜粉、75%四甲基二硫化物和升汞对樟子松和落叶松种子进行处理,就发芽值、总发芽率和成活率来看,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锰锌防治松苗猝倒病的适用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山楂苗期立枯病的防治主要采用:1.苗圃轮作,掌握播种深度,苗期控制灌水;2.用40%甲醛或0.5五氯硝基笨或1.5%多菌灵消毒种子;3.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或70%五氯硝基笨进行  相似文献   

8.
通对林木种衣剂适宜杀虫剂、杀菌剂及其用量的试验,选择出吡虫啉作为林木种衣剂中的杀虫剂,浓度为1%~3%的吡虫啉对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沙棘等林木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2%的浓度较适宜;选用恶霉灵与五氯硝基苯组合,可有效防除土壤中引致苗木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丝核菌、腐霉菌和镰刀菌。恶霉灵的浓度应控制在7%以内;浓度为5%~30%的五氯硝基苯对林木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可根据种衣剂的其他理化指标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9.
最近,辽宁锦州市采用暖棚侧柏容器播种育苗,获得成功。这种方法苗木生长陕,当年高生长可达31厘米-42厘米,育苗周期短,成本低,当年即可出圃造林,亩可产苗11.8万株。 一、育苗技术 1.地块选择:在靠近造林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管理方便的地块建棚育苗。 2.土壤消毒: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硫酸亚铁进行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3公斤-4公斤1%-3%的硫酸亚铁浸泡土壤,以将土壤浸透为度。二是用代森锌消毒,每平方米土壤混拌代森锌3克即可。  相似文献   

10.
经多点取样检测杭州市雷竹林土壤与竹笋有机农药残留,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与竹笋有机农药污染具有普遍性.土壤中检测到3类16种有机农药残留,HCH及其异构体、DDT及其同系物、五氯硝基苯有机氯农药(OCP)10种,HCH检出率100%,显著高于DDT.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胺磷、乐果有机磷农药(OPP)4种,甲基对硫磷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P)2种,检出率低于75%;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量均低于100 μg·kg-1,低于有机农药土壤残留有关规定,其中,HCH、DDT低于20μg·kg-1,有机磷农药低于50喀·kg~.笋体检测到有机农药9种,均为有机氯农药,HCH、DDT检出率均达100%,DDT较HCH更趋于稳定,五氯硝基苯检出率88.24%.竹笋对HCH、DDT等有机氯农药有富集效应.笋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值均低于50μ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浙江省优质竹笋标准. 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P)2种,检出率低于75%;土壤中有机农药残留量均低于100 μg·kg-1,低于有机农药土壤残留有关规定,其中,HCH、DDT低于20 g·kg-1,有机磷农药低于50μg·kg-1.笋体检测到有机农药9种,均为有机氯农药,HCH、DDT检出率均达100%,DDT较HCH更趋于稳定,五氯硝基苯检出率88.24%.竹笋对HCH、DDT等有机氯农药有富集效应.笋体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均值均低于50μ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浙江省优质竹笋标准. 检出率100%.氯氰菊酯和顺-氰戊菊酯拟除虫菊酯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巧家五针松育苗阶段的病害类型、症状、病原和危害,采用在育苗中圃地选择、土壤消毒、药剂浸种、播种时间和苗期药物治疗5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苗期主要病害有种芽腐烂、茎叶腐烂、幼苗猝倒、苗木立枯、苗木枯梢。在圃地育苗,生荒地发病率比熟地减少17%;在3月中旬播种、播种前药剂消毒土壤和浸种降低发病率;苗期喷50%多菌灵wp 1 000 mg/kg防治效果达78%,好于托布津、百菌清和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12.
香椿立枯病症状为幼苗猝倒型。非侵染性病原是土壤板结,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颈;侵染性病原为丝核菌和腐霉菌。侵染性病原与非侵染性病原交互作用于幼苗,除与土壤、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外,与育苗技术措施不当也紧密相关。该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结合育苗技术措施,加强苗期管理,增强苗木抗性;严重发病时,用五氯硝基苯混合剂药土防治。  相似文献   

13.
任俊 《中国林业》2009,(8):45-45
苗圃土壤播种或扦插前消毒,可消灭病茼,确保苗木安全。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儿种:  相似文献   

14.
五氯酚胁迫对杨树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五氯酚污染胁迫对4个杨树品系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五氯酚污染胁迫下,供试杨树的株高和地径差异显著;氯仿熏蒸测试结果显示,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着五氯酚污染浓度增加而下降,表明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毒害作用;Biolog测定结果显示:五氯酚污染处理的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值始终大于对照,主成分分析结果也显示五氯酚污染处理对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造成显著影响,初步判断一定浓度范围的五氯酚与根际分泌物的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根际土壤微域内特定微生物群落的生理代谢活性,从而增加其碳源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高于对照,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得到增强,并且五氯酚对土壤微生物的刺激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
平榛子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平榛子播种育苗的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整地,土壤消毒,播种,浇水施肥,间苗,田间管理及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自80年代中期引入黑龙江山区栽培以来,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单产总产水平不断提高。到1994年末,全省森工系统绿色面积达25.5万平方米,年总产1.8万公斤,平均单产1.2kg/m~2,已成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多种经营骨干项目之一。黑龙江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于西洋参生长。但气候寒冷,有效积温低,无霜期短,栽培西洋参重点要抓好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越冬防寒等项技术措施。1 整地做床参地地势应窝风向阳,坡度5~25度,表层腐殖质厚15~20cm,底层以活黄土或砂性土为佳,pH值5.5~6.5,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小区气候光照条件好,空气相对湿度70×10~(-2)以上,无霜期110天以上。耕翻深度,一般应达20~25cm。翻起的土垡要翻扣在畦中间,堆成土垄,以利熟化。熟悉化后,在春秋干旱时破碎土块、捡出树根、石块等杂物,顺着已定好的畦向中间合成大垄;并每隔1~2个月倒土一次。做床前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可用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各7~8克,或用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1:1混合剂,用量10克。预防虫害可用50×  相似文献   

17.
刺楸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楸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多种用途的优良树种。在介绍其生物、生态学基础上,阐述了刺楸播种育苗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土壤消毒、播种、田间管理等配套措施,为该树种种子繁殖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验用稀释两倍的P.D.A 培养基做基础培养基,另加利福平、制霉素、氨比西淋、苯来特、五氯硝基苯配制成选择性培养基,从南京玄武湖公固、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东善桥林场等处的雪松病株和枯死株下的土壤中分离樟疫霉病菌获得成功。其培养基材料在国内市场上容易买到,用量少,效果好。另用植物组织做诱饵,检测土壤樟疫霉试验结果表明,刺槐嫩茎、嫩叶惑病性强,检出率高,是定性检测疫霉菌的一种理想的诱饵材料。  相似文献   

19.
白杄树冠尖塔形,针叶披白粉,枝叶茂密,树姿挺拔,是北方城市园林优良绿化树种之一。本文阐述了白杄播种育苗中圃地选择、土壤消毒、播种、水肥管理、容器育苗、大苗培育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张吉福 《绿色科技》2021,(1):155-157
试验采用苗床土壤不同处理方法:①苗床铺林地表土10 cm消毒;②苗床铺黄心土10 cm消毒;③苗床农田土消毒;④苗床农田土不消毒比较了厚朴种子出苗率和播种苗的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苗床铺林地表土10 cm并消毒进行土壤处理的厚朴种子出苗率最高,达70.2%;苗木的平均苗高达50.2 cm,平均地径达0.90cm,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