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鲜食性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目的】由于蔬菜生产者施用农药的水平较低,导致消费者偶然摄入含高浓度农药残留的可能性增加。【方法】以已制定急性参考剂量(ARfD值)的农药为范围,选用甘肃省平凉市2008—2011年例行检测中黄瓜等6种鲜食性蔬菜中的敌敌畏等24种农药残留资料,应用JMPR急性膳食摄入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结果】黄瓜中甲氰菊酯、氧乐果风险概率分别为0.2049、0.0143;番茄中甲氰菊酯风险概率为0.0714;大白菜中敌敌畏和甲氰菊酯风险概率均为0.0417;甘蓝中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甲氰菊酯风险概率分别为0.0930、0.0385、0.0370;青椒中甲氰菊酯风险概率为0.0217;长辣椒中敌敌畏风险概率为0.0526。【结论】甲氰菊酯、氧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4种农药有急性膳食风险,其他农药均无急性膳食风险。  相似文献   

2.
乐果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高效的有机磷农药乐果的降解菌。采集福建省福农生化有限公司排污口,沟口及草坪土壤进行乐果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经含乐果的培养基分离培养、脂肪酸鉴定,总共得到17个属23株细菌,对这些菌通过消解试验进行复筛,得到4株对乐果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沙门氏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乐果浓度为1000mg/L时,48h的降解率分别为27.3%、26.6%、22.9%和18.1%。对乐果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存在种类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草酸青霉ZHJ6固定化后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固定化研究,了解固定化后菌丝是否提高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和对高浓度农药的耐受能力。用包埋法和载体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并对固定化以后菌丝降解甲胺磷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无纺布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对甲胺磷的降解率要高于游离菌丝,在同样的温度、pH或者初始甲胺磷浓度条件下甲胺磷的降解率都得到了提高,最佳条件为pH为5.0,温度为25℃。而且固定化后对氧化乐果、草甘膦、辛硫磷以及用河水和土壤模拟的甲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都比游离菌丝的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条件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生产低成本且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残留效用的菌制剂,利用甘薯淀粉废水进行菌剂的发酵,同时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减轻环境污染。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从油菜叶面分离出的有机磷降解菌株N20的菌体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其16S rDNA 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同时以甘薯淀粉废水为培养基发酵该有机磷农药降解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在甘薯淀粉废水中的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淀粉废水生产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最佳摇瓶培养条件为:种子液的种龄10 h,接种量5%,初始pH 7.0~7.5,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4 h。研究结果可为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用参数。  相似文献   

5.
农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而经济的防治病虫害的武器,在保障农业丰产丰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过度的化学农药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危害食品安全。将白菜浸泡在有机磷农药溶液中模拟农药残留,分别使用酸性电解水、碱性电解水、果蔬清洗剂和清水对其进行洗涤,测定洗涤后白菜中农药残留量,比较几种洗涤溶液对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碱性电解水去除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效果最好,在室温条件下洗涤5 min,对乐果和敌敌畏两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31%和88.55%,效果显著优于清水洗涤。同时,碱性电解水对白菜表面乐果农药的去除率受到洗涤溶液温度和洗涤时间的影响,温度越高、洗涤时间越长,农药残留去除率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合运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对八种具有代表性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的同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和优化。方法检测限为1.1~2.5ug/L,线性范围为0.1~4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7.4%,回收率为69.1%~108.2%,完全满足农残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天气的转暖,安徽省农户也即将迎来农药使用旺季。来自安徽省植保总站的预测,今年该省小麦和水稻病虫害将呈现偏重发生趋势。那么,农药市场可能会有什么新变化呢?杀虫剂市场需求减全国省级植保植检站统计分析显示,今年国内杀虫剂需求量12.08万吨,比上年减少5.18%。用量较大的品种是敌敌畏、毒死蜱、敌百虫、辛硫磷、乙酰甲胺磷、氧乐果等,其中硝虫硫磷、倍硫磷、杀扑磷、甲基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需  相似文献   

8.
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有机磷农药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有机磷农药高效广谱降解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通过有机磷农药驯化培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8S rDNA序列分析等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外界因素初始pH、培养温度、氧化乐果初始浓度等对降解菌的生长量和降解能力的影响。通过驯化分离筛选等过程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到2株可以在高浓度氧化乐果环境下生长的真菌J4和J6,它们经生理生化和18 S 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均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研究发现,J4和J6菌株在氧化乐果初始浓度1000 mg/L,pH值分别为6.5和6.0,温度分别为30℃和28℃,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培养5天后降解菌可达到最佳生长量和降解能力,降解率可分别达77.83%和70.81%,耐受氧化乐果的最大浓度均为5000 mg/L,其生长量和降解能力具有正比例相关性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发现,曲霉J4和J6还具有广谱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一套针对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通过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利用正交试验对8种具有代表性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氧化乐果、甲胺磷、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参数及固相萃取各个参数进行了全面探索和优化,全面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回收率、色谱峰峰形以及灵敏度的影响。与现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峰形较好,灵敏度较高,分析时间缩短。方法检测限为1.1~2.5μg/L,线性范围为0.1~4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7.4%,回收率为69.1%~108.2%,完全满足农残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6月正值山区春播高粱抽穗期,由于该段时间持续干旱少雨,部分地块高粱蚜虫发生比较严重。大量蚜虫群集叶片汲取营养,影响高粱正常生长,造成高粱叶片枯萎,若不及时加强防治,抽穗后危害会更大,直接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但高粱对农药比较敏感,特别是对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混灭威等很多有机磷农药更为敏感,对农民常用的敌敌畏更是极为敏感,施药时稍有不当就会产生药害。有的山区农民由于过去很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黄杨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试验,寻找适合大叶黄杨扦插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适宜浓度。【方法】以大叶黄杨当年生枝条作试材,分别就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处理大叶黄杨枝段的生根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结果。【结果】(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以IBA50mg/L为最好,其次为IAA50mg/L,NAA50mg/L的效果较差。(2)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IBA以50mg/L为最好,IAA和NAA均以50mg/L为最好。(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对大叶黄杨生根的影响不明显,生产上不宜采用IAA50mg/L+NAA50mg/L,IBA50mg/L+NAA50mg/L的混合。【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大叶黄杨的生根效果以IBA50mg/L为最好;生产上不宜采用IAA50mg/L+NAA50mg/L,IBA50mg/L+NAA50mg/L的混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外源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黄芩幼苗叶面分别喷施2ml 200mg/L矮壮素和赤霉素,第26天后,观察植株形态,测定植株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并利用HPLC法和乙酰溴法分别测定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地上部分木质素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矮壮素使植株叶片变绿变厚、花增多、花期延长、节间变短、茎粗大;赤霉素显著增加株高的同时,使叶片变小、绿色变浅、茎变细、腋芽生长明显。(2)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黄芩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同时地下部分生物量降低。(3)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显著提高地上部分木质素的含量。【结论】该实验表明,矮壮素和赤霉素使黄芩中碳源的分配集中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木质素的合成,不利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成分的累积,因此不适于黄芩的中药材生产,并且可能也不适于以根或根茎为药用部位的其它中药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研制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以求天麻种植科学便捷、经济有效。【方法 】根据天麻生长发育的温度理论原理,观测并推算不同海拔高度气温与地温的对应值,确定如何利用海拔温差科学调控种植天麻。【结果】在湖北宜昌海拔1000m以上建立品种园,100m左右建杂交区,500m左右建良种场,800m以上建商品麻GAP基地最为经济有效:将有性种麻培育期节省了12个月,将有性乌天麻商品麻的生产周期节省了12个月,且保持优质高产;调控乌天麻与红天麻花期相遇,培育出鄂天麻1号、2号两个优良杂交新品种。【结论】利用海拔温差调控种植天麻的技术方案科学便捷、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4.
茄科作物青枯病原菌的脂肪酸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采用脂肪酸鉴定技术对茄科作物青枯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期为青枯病的预防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技术对茄子、番茄和辣椒病株进行青枯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而后对青枯病原菌进行脂肪酸鉴定。【结果】经选择性培养分离得到的36株青枯病原菌中,有33株鉴定为典型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占91.67%;茄子、番茄和辣椒上的青枯病原菌被鉴定为青枯雷尔氏菌的比例分别为100%、90%和89.47%。【结论】脂肪酸鉴定技术具有快速性、准确性,并可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使分类达到数据化、自动化,可在茄科作物青枯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对益母草光合作用和水苏碱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微量元素对益母草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于益母草药材生长期,对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溶液,并在喷肥后测其光合作用和药材中的水苏碱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微肥对益母草的光合作用和水苏碱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比较显著的微量元素依次为正常浓度的Mn、Zn和Fe,以上三种元素处理分别比清水对照提高水苏碱含量达96%,62%和57%,且水苏碱含量与最大光合速率显著相关;【结论】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参与调控益母草的生理代谢作用来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从而影响终产物水苏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研究目的】明确不同密肥水平下滨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为盐碱地甜高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甜高粱ST008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肥用量水平对盐碱地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茎秆糖锤度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与生物产量、糖锤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甜高粱ST008在种植密度120000株/hm2、氮肥用量300kg/hm2条件下获得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含糖量较高,株高、叶片数、茎粗等较为适宜。通径分析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地上部干物积累量和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提高生物产量、茎秆糖锤度的贡献最大。【结论】盐碱地甜高粱在密度120000株/hm2、施氮量300kg/hm2水平下生物产量最高。提高拔节至抽穗阶段甜高粱植株的光合生产是提高甜高粱产量、含糖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才林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陈涛 《作物学报》2008,34(3):530-533
利用日本育成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粳稻品种,与江苏高产品种杂交,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导入江苏高产粳稻品种,达到有利基因的聚合,改良现有粳稻品种的条纹叶枯病抗性。结果表明,在充分发病的自然条件下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选择的效果十分明显,只要具有一定的选择压,很容易选择到抗性好的株系。关东194是一个优良的条纹叶枯病抗源亲本,在粳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和品质改良中值得加以利用。通过连续3年的定向选择,已经获得一批抗条纹叶枯病的优良品种(系)。其中“宁4009”已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为“南粳44”。  相似文献   

18.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无性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季节性淹水胁迫是滩地杨树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建立可靠的指标体系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耐涝性进行评价意义重大;【方法】以美洲黑杨XL-75、XL-77、XL-90、I-69及苏柳J172为对象,分析了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性状间相关性及其遗传变异;【结果】淹水胁迫下各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在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I-69杨在淹水胁迫下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DA含量较对照略有下降,在后期出现回升的趋势;淹水15d时,5个参试材料SOD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胁迫程度加深,SOD活性表现为依次上升趋势,而POD变化则与SOD恰好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补偿机制;淹水30d以内时,5个参试材料ADH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淹水45d时,I-69杨ADH活性较对照下降56.9%,而XL-75、XL-77、XL-90、J172分别较对照提高970.4%、279.1%、555.2%和461.5%;【结论】不同处理下Chl、SOD、CAT相对值与总生物量相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广义遗传力在0.5967~0.7743之间,表明其受遗传控制程度较高,可做为不同无性系耐涝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苎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苎麻 [Boehmeria nivea (Linn.) Gaud.] 栽培种湘苎3号为材料, 通过简并引物RT-PCR结合RACE技术首次成功克隆苎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BnCesA1 5′端450 bp序列以外的全部cDNA 序列, 序列长3 276 bp, 编码一段93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经基因比对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确证是苎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BnCesA1在苎麻根、茎、叶和芽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量为茎>叶>芽>根, 相对表达量依次为 0.791、0.381、0.319和0.183。从其表达模式可以推测该基因同时参与了苎麻细胞初生和次生细胞壁纤维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