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制换羽是巧妙运用应激因素,诱发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而后恢复产蛋的方法,是现代蛋鸡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它可以延长鸡的有效利用期.节省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饲料等费用。降低养鸡成本;可以缩短休产期1-2个月,并且开产整齐,提高蛋壳质量,增加蛋重;可以缓解雏鸡供应紧缺或后备鸡群断档的矛盾;还可以调整产蛋季节.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谈谈蛋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供养鸡场户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3.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刺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  相似文献   

4.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5.
鸡的强制换羽作为一种实用技术 ,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较多应用。对多批次商品蛋鸡和种鸡实施强制换羽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供参考。1 强制换羽方法选用已产蛋 9~ 1 2个月的不同批次的笼养商品蛋鸡和种鸡 ,第 1个产蛋周期产蛋高峰为≥90 %。断料开始日期按 0日计 (下同 ) ,断料后自重新喂料到 5 0日 ,供给鸡群低钙产蛋鸡料 (含钙2 0 % ) ,从 5 0日开始到产蛋高峰后供给高峰期蛋鸡料 (含钙 3 5 %~ 3 7% )。笼养预备换羽鸡群 2~ 3d内产下的蛋暂留笼架而不检蛋 ,然后挑选蛋量较多的 (一般笼内鸡多健康无病 )体型大小基本一致的无异常鸡 ,参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蛋鸡强制换羽的原理,方法及其实施的效果,进行简要说明与归纳,仅供读者参考。产蛋超过72周龄,其产蛋数量与质量均显著下降,甚至蛋的收入低于支出,影响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经营者都要考虑对产蛋后期的鸡群,进行适时淘汰或根据实际情况,比如鸡源不足,鸡舍空置,后备鸡成本大,淘汰鸡价格低等等条件下,对鸡群实施人工强制换羽,以延长鸡的生产期,节约培养雏鸡的费用,其经济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一、强制换羽鸡的选择要使强制换羽获得成功,在强制换羽实施前,对强制换羽的鸡群进行严格的选择很重要。鸡群不经严格选择就实施强制换羽,不能取得所期待的产蛋效果。与健康鸡相比患病鸡及体弱鸡受禁食及禁水的影响较大,禁食中会死亡。在强制换羽前应预先淘汰这种鸡。此外应注意,有换羽史的鸡及换羽中的鸡,即使断料效果也很差。因此,要使强制换羽圆满成功,实施前应对鸡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8.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9.
<正>鸡经过一段较长的产蛋后,要进行彻底的自然换羽,但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14~16周,为了提高鸡场的经济效益,减少育成鸡培育费,采取人工换羽加速这一过程,这样能延长鸡的生产周期,提高蛋的品质和鸡群的质量,既对生产有利,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缩短换羽期10周:减少培育后备鸡费用,节约成本;延长产蛋利用期30余周,获取更多的种蛋、鸡苗、商品蛋等产品;净化种鸡群,改进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蛋鸡第二产蛋年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第一产蛋年低,但可节省购买雏鸡、育雏、育成的费用,而且第二产蛋年产蛋时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时料蛋比相差不大,经济效益较可观。现将蛋鸡第二产蛋年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1.1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d左右,不停水;以后9~10d内每只鸡每1d给料30~40g;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1.2化学法鸡群中有2%~3%的鸡脱毛时,在鸡饮料内加入2%~3%的氧化锌(每只鸡3~4.5…  相似文献   

13.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一般来说,鸡群中的低产鸡换羽早而且停产,而高产鸡换羽晚,而且可边换羽边产蛋,无明显停产期。这样,整个鸡群换羽程度很不一致,产蛋率明显下降,造成鸡场经济效益降低。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伊莎褐蛋鸡强制换羽研究宋宣明,徐力蛟(西南农业大学,630716)换羽是鸡的自然生理现象。产蛋鸡经过一个产蛋年后,就会自然换羽,然后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但鸡的自然换羽进度很慢,从开始到换新羽长齐要3~4个月时间,且异步进行,对鸡群产蛋影响很大,为了加...  相似文献   

16.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是以利用禽类自然换羽后重新进入产蛋周期的特点为原理,通过人工模拟控制环境,打破鸡体自然生命节律,达到群体在短期内完成鸡体自然换羽过程,步入鸡群二次产蛋周期的技术措施。在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生产中,实施强制换羽,对提高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强制换羽的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羽是鸡的自然生理现象,不论公鸡和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鸡的自然换羽时间长,约需 3~ 4个月,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或产蛋量下降。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和新生羽生长的速度快,低产鸡则相反。若一个鸡群换羽速度不等将使整体生产水平降低。   强制换羽的目的就是使鸡群在短时间内集中换羽,停产,休息。然后再恢复生产机能,提高产蛋量,提高蛋的质量,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1强制换羽方法   有各种方法可诱导鸡终止产蛋,如激素法、高锌日粮法、低钙日粮法及饥饿法等,其中以饥饿法较为常用。本法易于操作,不…  相似文献   

18.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 入大量的饲养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并克服自然换羽在时间上的拖拉,以及换羽速度不整齐、产蛋率低、蛋壳质量不一致等现象。人们常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投喂化学物质或注射激素等办法,使鸡群的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中断,而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那么,何时进行  相似文献   

20.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