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是采用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在初生期、断奶期、育成期和成年期采取表型鉴定、逐步选择淘汰的制度。根据羔羊断奶期性状与育成期性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对羔羊单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应用同期发情与后裔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种公羊基因型值用BLUP法进行选择。同时,加强育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独具特色的三级繁育体系,改善育种羊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的任务,填补了国内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半细毛羊羔羊断奶体重与体尺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半细毛羊羔羊断奶体重与体尺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并对其体重与体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剖析,从而找出了影响青海半细毛羊羔羊断奶体重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4项体尺中胸围对体重的表型相关最大,通径系数也最大,即直接作用最大;体长对体重的表型相关和直接作用次之,其余各项体尺对体重的影响都较小.  相似文献   

3.
对6只青海半细毛公羊的体重、毛量性状作了终身表型生长规律和表型相关分析,认为青海半细毛羊品种具有良好的产肉和产毛潜力,增加周岁前,尤其是4月龄前羔羊的营养供给是提高青海半细毛羊个体毛量和产肉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600~3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它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蒙古羊为母本,1943年开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种计划,经历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育种阶段,于1980年6月交...  相似文献   

5.
凉山半细毛羊是经过复杂杂交而育成的新品种,本文就凉山半细毛羊的育成历史、种质特性、细胞与生化、分子和遗传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全面了解凉山半细毛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凉山半细毛羊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半细毛羊是经引进的罗姆尼羊、美利奴羊等与本地藏羊长期杂交而育成的改良种群,为48~50支纱半细毛羊的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种质特性,对凉山半细毛羊进行了30只同一个体35项生理生化指标的系统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这一系统检测能代表凉山半细毛羊生理生化变化的情况,为今后改良育种、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一牧场从1959年开始,引进高加索细毛羊和阿斯卡尼细毛羊为父本,改良山区型和田半粗毛羊.当育种工作进入横交固定和品系繁育阶段,一方面随着亲交程度的增加,某些优良性状明显表现出来,但羊只的生长发育却出现衰退,羊只个体减小,生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某些较严重的出生缺陷,如羔羊肛门闭锁、羔羊癫痫、羔羊无体形畸胎、羔羊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以下简称"失调症")等开始大量出现,从而使羔羊的死亡增加,生活能力与经济价值降低.为此,我们对羔羊出生缺陷及其引起的疾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这项工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优质细毛羊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优质细毛羊育种实际需要和有关生物学,育种学和经济学参数,采用差额法计算了优质毛羊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根据优质细毛羊羊群特点,分别考虑了成年母羊,育成羊育种目标状性和各性状的选择重要性。经统计分析得出,毛用性状,繁殖性状,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之比为7:2:1。  相似文献   

9.
从哺乳母羊、羔羊补饲入手,提高新区细毛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无疑是提高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991年至1994年在细毛羊饲养新区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初生羔羊、断奶羔羊、六月龄羔羊和周岁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观测,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育成羊的饲养管理和半细毛羊的放牧管理,介绍了半细毛羊羊舍场址的选择和建造,并针对羊常见疾病(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病、羊肝片形吸虫病、脑多头蚴病)提出了防治措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确保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