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2.
运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青海省80只绵羊进行内寄生虫检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内寄生虫的感染率为30%。寄生虫种类有吸虫2属2种、绦虫1属1种、绦虫蚴3属3种、线虫8属8种、蜘蛛昆虫1属1种。分别是肝片吸虫、鹿同盘吸虫、中点无卵黄绦虫、细粒棘球蚴、细颈囊尾蚴、脑多头蚴、丝状网胃线虫、捻转血矛线虫、普通奥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尖刺细颈线虫、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羊毛首线虫、羊鼻蝇蚴虫等。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同仁县年都乎生产队的羊,除普遍感染有肝片吸虫外,还感染鼻蝇蚴和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等。据报告:肝片形吸虫单独感染80条,捻转血矛线虫500条,即有症状表现。本生产队1966年11月15日剖检绵羊9只,不仅肝片吸虫平均感染超过80条以上,且与一定数量的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羊鼻蝇蚴等寄生虫混合感染。九只羊的主要寄生虫是:肝片形吸虫全部感染,感染范围是10—191条,平均100.4条。羊鼻蝇蚴全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蚴病在甘南州的临潭,卓尼两县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掌握羊鼻蝇蚴病的感染情况,采用几种方法对羊鼻蝇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先后用敌敌畏烟雾熏蒸法检查羊1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89.19%,平均感染强度为8.65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检查羊1024只,羊鼻蝇蚴病的发病率为58.98%;另外调查绵羊300只,死于羊鼻蝇蚴病的羊58只,死亡率为19.33%;用剖检法检查羊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8.0条,几种检查方法比较,剖检法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精制敌百虫对畜禽外寄生虫、卫生害虫具有杀灭作用。除以接触毒和胃毒方式作用于虫体外,还可通过内吸杀虫,可使昆虫食、吸应用过敌百虫的动植物组织而发生中毒或死亡。其杀虫谱较广,例如,对羊鼻蝇第1期蚴虫、牛皮蝇第3期蚴虫、马胃蝇蚴虫、疥螨、痒螨、体虱等均有良好杀灭作用。蝇、蚊、蚤、蜱、蟑螂等也较敏感,接触药物后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 由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绵羊回旋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由羊鼻蝇蚴(Oestrus ovis)引起的绵羊假回旋病却极为少见,1991年6月,发现假回旋病羊一头,剖杀后,左侧额窦内有一鼻蝇蚴三期幼虫,而且已穿透了颅骨,损伤了脑膜。患羊食欲不佳,喜卧,运步不稳,头长时间偏向  相似文献   

7.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双城市绵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剖绵羊69只,在54只绵羊体检获寄生虫24种,其中吸虫6种,绦虫(包括绦虫蚴)6种,线虫8种,羊狂蝇1种,以及硬蜱、疥螨和球虫。当地的优势种是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羊狂蝇幼虫。腔阔盘吸虫、棘球蚴、丝状网尾线虫、硬蜱和疥螨为双城市首见虫种。丝状网尾线虫是黑龙江省绵羊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四) 羊的体表寄生虫病 1.羊狂蝇蚴病(鼻蝇蚴病)本病主要危害绵羊,在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常见。 症状:病羊磨牙切齿,磨鼻,摇头,打喷嚏,食欲减退,日益消瘦,眼睑浮肿,流泪。 诊断:在鼻腔、鼻窦、额窦找到幼虫,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同德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当地家畜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4月对同德县秀麻乡、河北乡的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家畜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剖检羊10只,寄生虫感染率为100%.结果表明:该地区羊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感染率高的寄生虫有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绵羊虱蝇.  相似文献   

11.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窦腔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波尔山羊,绵羊、山羊受害较轻微。我们曾遇到一例波尔山羊鼻蝇蚴病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绵羊鼻蝇蛆病是由征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O·OUIS)的幼.虫寄生在绵羊的鼻腔及其附件腔帘内引起的呈慢性鼻炎症状的一种寄生虫侵袭病,主要危害绵羊,临床上表现为流脓性,血性鼻涕,呼吸困难,打喷嚏,不停摇头,甩鼻涕等症状,患畜精神不安,体质消瘦,甚至死亡。笔者对所在辖区内的羊只,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结合屠宰,治病,剖检羊头268个。1.辖区内羊鼻蝇成虫的活动期最早出现在五月廿日左右,第一期幼虫出现的最早日期是六月十日,最晚见到成虫是十月中旬。明确了羊鼻蝇的活动期,即可制定有效的防治计划。2.一期幼虫的感染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对化隆县谢家滩乡12只绵羊、6头牦牛进行寄生虫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牦牛调查发现线虫9种、绦虫蚴1种和牛皮蝇蛆,单体荷虫数为77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Cricumcincta),感染率为100%,感染强度为20(9~28)。绵羊调查发现线虫19种、绦虫2种、绦虫蚴1种、吸虫2种和羊鼻蝇蛆,单体荷虫数为405条,优势虫种为普通奥斯特线虫(0.Cricumcincta)和蒙古马歇尔线虫(Marshallagia.mongodica),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强度分别是45(14~120)和133(13~285)。  相似文献   

14.
<正>鼻蝇蚴病,又称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羊鼻蝇的三期幼虫常引起羊化浓性鼻炎或副鼻窦炎,引起绵羊消瘦,生长缓慢,严  相似文献   

15.
<正>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又称脑共尾蚴或脑包虫,是多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或称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羊脑包虫病,俗称"羊转头疯",是脑多头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牧区为多发区,呈地方性流行。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Oestrus)。羊鼻蝇蛆病是由羊狂蝇亦称羊鼻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感染具有一定季节性,主要是由其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  相似文献   

16.
两种阿维菌素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阿维菌素片和阿维菌素粉剂-虫克星对绵羊肠道马歇尔属等8属线虫的粪便虫卵转阴率为100%,对羊鼻蝇蛆、羊虱、羊蜱蝇及蜱的杀灭率为100%。在冬春季应用这两种制剂治疗绵羊体内外寄生虫病可替代丙硫咪唑和溴氢菊酯的驱虫功效,防止寄生虫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德令哈地区羊只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本地羊只外寄生虫以绵羊虱蝇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9.
史生彦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10):114-115
应用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按5 mg/kg体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驱除绵羊自然感染的羊鼻蝇蚴,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给药后21 d抽样烟雾熏杀检查及30 d抽样剖检,对绵羊鼻蝇蚴的驱除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20.
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颅腔内,致使牛、羊发生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一只疑似枕骨大孔内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为绵羊枕大孔多头蚴病。现报告如下:一、主要体症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呈羊鼻蝇侵袭状:摇头晃脑,弹跳不安。有时乱跑或作回旋运动。有时垂头呆立或卧地,闭目,头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