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近年来发生严重,大发生的年份一般可减产30%以上。以往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间上缺乏适期防治指标,常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用药防治。为确定防治油菜菌核病适期和油菜生育指标,于2002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的实验说明,50%速克灵WP1125g/hm2、40%菌核净WP1500g/hm2、50%菌核·福WP1500g/hm2可有效地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多菌灵、多·硫胶悬剂.推荐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及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治感病品种油菜,应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并做好速克灵、菌核净、菌核·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抽薹后期、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好时期为盛花期,其次是初花期和抽薹后期。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系统观察,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高峰出现在4月上旬。油菜3月中旬叶片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4月中旬茎杆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防治方法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使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是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品种;开展轮作换茬;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等,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是用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掌握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并隔后5~10 d用药2次。  相似文献   

5.
氯啶菌酯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氯啶菌酯乳油防治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和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油菜盛花期施药2次,防效可达60%以上。推荐用量为每次每667m^2 60mL为宜。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筛选高效防治药剂,2011年进行了8种杀菌剂在盛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啶酰菌胺、腐霉利4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井注意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十分严重,而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为了帮助广大种植户搞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实现油菜增产优质,农户增收,本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大丰市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均有发生。病原物为核盘菌,受其危害、油菜叶、杆、花瓣、角果皆表现症状;该病发生与品种、天气、耕作制度、施肥水平等有关。防治油菜菌核病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仪征市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发生年份病株率达10%~30%,重发生年份病株率高达80%以上,一般减产为10%~70%。为探索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有效药剂,2015年进行了咪鲜胺和多酮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多酮对菌核病的防效为32.25%,咪鲜胺对菌核病的防效达81.13%,即咪鲜胺防治菌核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多酮。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预防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池州市属于国家优质油菜种植经济带,油菜菌核病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许多农户因在盛花期施药极为困难而放弃防治,常常造成油菜菌核病发生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开展了无人机对油菜菌核病的预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施药对油菜无明显药害,防效与人工防治相当,并且作业效率高,能节本增效,作业时也不会损伤油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和农业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在陕西关中和陕南不同生态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速克灵均可作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有效药剂,但以速克灵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0%以上;其施药期为油菜初花-盛花期,施药次数以2次为宜,间隔7~10 d茎叶面喷施.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在油菜终花初期采取摘除主茎1~1.2 m以下"三叶"措施能进一步提高对菌核病的...  相似文献   

12.
我市油菜生产,因长期以来移栽密度较高、行距偏窄,封行期早,给油菜开花期药剂防治菌核病带来困难,即使在温.湿度适宜的年份,也往往造成菌核病大发生而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我们采取大小行移栽拓宽行距,来解决后期防病难的问题,以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通礼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81-81,96
探索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及稳定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1年3月进行了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高,有增产效果,且油菜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及其他有益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一般年份减产20~30%,重发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多年来我市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药剂主要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由于长期单一使用,目前此类药剂的防效已有所下降,且普遍存在持效期短的缺点。2003年我站选用36%速杀菌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35%溶菌灵悬浮剂对油菜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600~800倍液,施药后15天防效可达85.8%~91.4%;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在油菜始花期、中花期或盛花期使用为好。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 :常用浓度下 ,参试药剂保鲜克、冠菌清、速克灵、正大克菌灵对油菜生长安全 ,无药害现象 ;对菌核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以速克灵防治效果最好 ,冠菌清次之 ,保鲜克位列第 3。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年份 ,于油菜盛花期施药 2次以上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颗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在盛花期用药1次即可取得90%左右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也有较好防效,但需在油菜盛花期用药1次,过7 d左右再防治1次,总体病指防效在85%以上。以上4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00,(12)
由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百克,其有效成分为咪鲜安,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很好。据各地试验,在油菜盛花期每 667平方米用 25%使百克乳油 30~ 40毫升对水喷雾 1次,防病效果在 51. 4%~ 94. 2%。使百克防治油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9.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对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适宜药剂种类、用药关键时期和用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期选用50%啶酰菌胺或50%腐霉利,能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不同施药方式对药剂防效影响不明显,但机动喷雾能提高防治效率和减轻操作强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选用可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进行4种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油菜均未产生药害,在试验剂量内对油菜较为安全。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而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则最差,生产上可于油菜盛花期选用前3种药剂用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