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20):72-72
总投资5400万元的湖南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鹅产品深加工项目基地.在炎陵县正式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可年深加工鹅300万羽.意味着今后的炎陵白鹅可全部加工增值两倍以上再外售。  相似文献   

2.
白鹅养殖在海盐县具有一定历史,但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养殖白鹅研究尚处空白.海盐县土肥站从1999年冬开始对种草养鹅进行研究,通过两年实施,种草养鹅势头良好.两年全县种草2630亩,饲养白鹅达21.3万羽,为农户创收404.7万元.同时,出现了以加工白鹅为主的嘉兴宏林白鹅有限公司和宏林哺坊,有力推动海盐县种草养鹅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是与发展白鹅产业化相结合,扩大黑麦草种植面积,引导农民扩大白鹅饲养规模.这几年,该市加大了畜牧结构调整,白鹅等食草型畜禽得到长足发展.1999年上半年白鹅饲养量突破320万羽.白鹅饲养给该市农民带来丰厚收益,为此,该市计划1999年将冬黑麦草种植面积扩大到6666.7公顷,推广"草-稻-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2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2个微卫星标记中3个为高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其余均为中度多态座位。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7105),最低的是皖西白鹅(0.5838)。织金白鹅与溆浦鹅遗传距离最近,为0.0417,而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最远,为0.7259。通过UPGMA法15个地方白羽鹅聚为3大类:织金白鹅、溆浦鹅、闽北白鹅、右江鹅、莲花白鹅、武冈铜鹅、同始鹅、浙东白鹅、籽鹅聚为第一类,广丰白翎鹅、皖西白鹅聚为第二类;酃县白鹅、百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聚为第三类。本研究证明中国地方鹅群体的遗传多性样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5.
皖西白鹅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26-26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国家二类禽类保护动物,并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皖西白鹅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主要以青饲料为主,宜全国各地饲养、肉质味美,属绿色食品其中之一,肥肝性能好等优点。皖西白鹅除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外,其产品更具独特的食疗保健功能,即保健药用价值。国内外专家所称皖西白鹅属国宝。  相似文献   

6.
漫话闽北珍稀特产──白茶福建省武夷山市巩志白茶,闽北特产,是福建传统出口茶类,为闽北四大茶类之一。它的茶树芽叶呈白色,成茶披满白毫,冲泡后芽尖向上,条索挺立杯中、慢慢下沉,如春笋破土而出,蔚为壮观;开汤后香气清新,汤色叶色浅淡明净而得名。白茶之名始见...  相似文献   

7.
2009年云南省鹤庆县家禽存栏39.21万羽、出栏59.54万羽,其中鸡存栏37.53万羽、出栏57.71万羽,分别占家禽存栏和出栏的95.72%和96.93%,是养禽业的主体。随着鹤庆县养禽业的快速发展.养鸡譬业户越来越多.成为养禽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 寿县板桥镇皖西白鹅原种场场长王俊帮从事白鹅养殖已有20年历史。20年来,在白鹅养殖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皖西白鹅的提纯复壮、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当地农民致富路上的一只领头雁。 历程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俊帮到省城办事,看到商店里挂着一排精美的羽  相似文献   

9.
市场行情     
《农家致富》2005,(8):12-12
皖西白鹅供不应求近年来.皖西白鹅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去年.活鹅市价为11元-13元/公斤,最高达16—17元/公斤。与此同时.羽绒价格售到460-560元/公斤。目前皖西白鹅产区六安市却无货可售,活鹅年缺口量达250万只,羽绒缺口则更大。  相似文献   

10.
<正>1.皖西白鹅。皖西白鹅属中型羽肉兼用型优良品种,已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该品种中心产区在安徽省的霍邱、寿县、叶集、六安等县市,主要分布于皖西地区及长丰、肥西、固镇和河  相似文献   

11.
安徽萧县圣泉乡梁楼村青年农民纵华兵,率先从外地引进皖西白鹅养殖,掌握了活鹅拔毛新技术。去年初,纵华兵了解到皖西白鹅是全国闻名的肉、羽兼用型优良品种,其羽绒朵大洁白。他以每只18元的价格,从外地购进了400  相似文献   

12.
闽北素有“南方林海”、“绿色金库”的美誉。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05年森林资源建档数据显示,全市现有林地26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18亿m^3,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林35.1万hm^2,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年提供毛竹3500余万根。闽北农业自古以水稻种植为主,其它产业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闽北食用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9,(9)
近几年来,江山市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依托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特色优势初步显现:培育了猕猴桃、白鹅、白毛乌骨鸡、白菇、蜜蜂等一批特色主导产品,建立了规模化的商品基地,其中猕猴桃基地3.5万亩,白鹅年饲养量430万羽,自菇种植量1800万袋,蜂群饲养量20万箱。形成了规模效益,并逐步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还涌现了如荸荠、甘蔗、高山蔬菜等有区域特色的产品。二是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耕地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均年收益3000元以上的达到2.6万亩。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路子不宽,种养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畜禽种业》2009,(9):148-148
8月30日.一群大白鹅正在淮河人江水道江苏省金湖县段嬉戏。近年来,当地农民利用淮河人江水道丰富的滩涂资源养殖水禽.最多的养禽户年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图为养禽大户胡万江利用淮河入江道滩涂资源养殖2000只大白鹅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冈优16是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冈46A和自选恢复系南恢16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2006年继续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破格进入晚稻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点试验、试种,表现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熟期适中。近年来随着烤烟生产的不断发展,武夷山市烟后稻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武夷山市在闽北属于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选取同一日出雏的吉林白鹅200只,保证其饲养条件相同,在各个月龄阶段上、中、下旬分3次拔取不同鹅只背部、腹部、胸部皮肤单位面积下绒羽并统计数量进行密度分析,绘制绒羽密度曲线,并总结绒羽密度变化规律。在1~20月龄这一绒羽生长周期内,1~4月龄绒羽密度较低,10~13月龄绒羽数量增加迅速,13~14月龄绒羽密度最大,之后日趋平稳,背、腹、胸不同羽区内绒羽密度随月龄变化趋势相似。通过研究鹅体不同羽区绒羽密度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鹅体肉、蛋、绒营养分配奠定基础,并为动物毛发发育生物学及深入研究其发育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食用菌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闽北食用菌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据统计全市食用菌总产量从2001的23.5万t(鲜品)增加到2004年的33.15万t,增长了41%;总产值从8.4亿元增加到10.6亿元,增长26.2%,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8%,仅次于粮食、畜牧,列居第三位。逐步成为闽北农业经济发展,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旬阳县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在春季动物防疫大战中共防猪瘟48.5万头,防高致病蓝耳疫苗48.5万头,防猪W病苗48.5万头,占应免数100%,注射禽流感疫苗128.8万羽,占应免数100%;用鸡新城疫苗121万羽,密度达94%;强制免疫牛W苗8.18万头,羊w苗17.2万只.占应免数的100%;同时对48.5万头生猪.  相似文献   

19.
<正>武夷山市兴田镇是闽北烤烟种植大镇,该镇依靠科技兴烟,不断做优烤烟农业主导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6年全镇共种植烤烟8707亩,有烟农357户,烤房502座,总产值3647.25万元,亩产值4188.9元,亩产量133.4公斤,上等烟比例63.1%,平均价格28.9元/公斤。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现就烟叶烘烤而言谈谈如下几点初浅想法:1烤前设备的检修1.1必须认真检修好烤房的保温系统,包括墙体内外、墙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洪泽县蒋坝镇彭城村小东湖.五幢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前面,3万余只白鹅在百余亩绿荫草地及周边水而上嬉戏。这个投资1200万元刚建立越来的洪泽湖种鹅养殖基地的主人.是人称“鹅司令”的邱发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