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将大豆反复冲洗除杂,然后浸泡黄豆使其增重2.2倍~2.5倍,并除去大豆皮;再将大豆冻结(可采用食品冻结方法中的任何一种);用粉碎机将大豆粉碎成糊状物,其含水量大约为大豆原质量的10倍~11倍;然后将糊状物加热至100℃,保持3min-4min后停止加热,  相似文献   

2.
管棣  高向阳 《粮食储藏》1992,21(6):22-27
本文首次研究了鲁米诺—砷(Ⅲ)—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的行为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3的条件下,鲁米诺浓度用1.0×10~(-2)M,IO_3~-浓度用1.0×10~(-3)M,测砷的检测下限为1.2×10~(-12)g/ml。此方法的RSD为2.45%,回收率在93.0%~103.5%之间。我们将此法应用于大米、面粉、大豆、玉米中总砷的测定,样品经干法灰化处理后,水浴加热溶解,加入还原剂草酸溶液,将As(Ⅴ)还原为As(Ⅲ),加入掩蔽剂三乙醇胺,然后用此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从豆渣中制取大豆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豆渣为原料,用酸法和碱法结合提取大豆膳食纤维并对其进行微晶化处理。结果表明,豆渣经过酸溶液(pH值3)加热提取1.5h(在95℃,料液比1∶10下),用碱溶液(pH值11)提取2h(在40℃下),可得到纤维素含量为72.04%的大豆膳食纤维。经过质量分数6%的盐酸水解,在92℃下浸泡25min的微晶化处理后,得到的大豆膳食纤维的纤维素含量可达到91.43%,理化性质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柠条籽的粗蛋白含量为35.58%,经脱皮处理后其粗蛋白含量可达到42.79%,比大豆粗蛋白含量高出了7.69%,是一种很好的蛋白饲料资源。柠条籽的含油率为12.61%,经脱皮处理后,其含油率可提高到15.91%,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与大豆油很相似,完全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1)原料山楂、砂糖,其比例为5∶3。(2)制作方法①将山楂挖去蒂把,削净虫蛀及腐烂部分,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30min,使山楂果肉充分软化,然后将煮好的山楂捞出,捣烂,倒入适量煮过山楂果的水中,搅拌均匀;②用细筛子过滤山楂酱,筛除残余的果皮、种子等杂物,并搅拌果酱,使之成为细腻的糊状物;③加入砂糖,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避免粘锅,当砂糖全部溶化,果酱浓缩成稠泥状后,停火降温,使其成为果丹皮的坯料;④将坯料置于平整的板面上,按照所需要的厚度抹平后,再放入烘干室内,在60℃的温度下烘干8h~10h,直到坯料成为有韧…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解还原处理对在高温高湿度(44℃ R. H.75%)条件下贮藏30日的陈大豆调制的酸沉淀蛋白质溶液的粘性与凝胶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电解还原处理(电流:l0mA,电流密度:2.5mA/cm~2) ,溶液的pH及SH基含量增加。(2)溶液的粘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处理120分钟时达到最大值,120分钟后趋减。因加热引起的粘度上升,未经电解还原处理的尤为显著.(3) GDL凝胶体的硬度比未经电解还原处理的要硬,与粘度变化相同,在120分钟时为最大值.(4)经电解还原处理后,可以抑制由于过度加热造成的蛋白质溶液凝胶体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陈雅君 《种子》1994,(6):72-72
蔬菜种子种类较多,但从种子内部结构和胚部形态来看,同一“科”属的种子基本相同,只是在种子的大小和外部形态上有所区别。 蔬菜种子在染色前需做以下工作: 1 首先进行种子软化处理,即种子按100粒2次重复将种子放在两层湿纱布之间。 2 软化处理的时间是因种子的大小和种皮的薄厚而定,一般在8—12小时之间,(在室温条件下)如果这批种子要求急,可采用加温处理30~40℃约3~5小时,或者不进行软化处理用刀直接切胚部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套作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种大豆品种:贡秋8号、南豆25、桂夏3号;副因素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基腺嘌呤(6-BA)、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烯效唑(S3307),并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结果显示:R8时期,与CK相比,DTA-6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籽粒的氮素含量与氮素积累量。R6时期,DTA-6处理的叶片氮素积累量增加17.7%~63.1%,茎秆氮素积累量增加7.0%~60.9%;R8时期,DTA-6处理的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15.4%~24.9%。喷施调节剂促进了氮素向籽粒的转移与蛋白质合成。R8时期,与CK相比,DTA-6、S3307处理显著提高了南豆25和桂夏3号的大豆籽粒氮素占比;DTA-6处理后的贡秋8号、南豆25、桂夏3号中的籽粒蛋白质总量分别较CK增加45.8%,47.1%,29.0%,蛋脂总量较CK增加42.2%,45.2%,24.0%。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改善大豆花荚期叶片氮代谢,促进氮素积累与向荚果分配,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改善大豆籽粒品质,以DTA-6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溶磷解钾真菌黑曲霉Z8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促生长作用,测定了接种黑曲霉Z8后大豆种子与幼苗生物量、生理效应、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变化。结果表明,黑曲霉Z8对大豆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大豆芽的生物量,其中K3处理组总体效果较好;不同浓度菌液对大豆幼苗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当菌液浓度为1.0%时,株高、鲜质量、干质量、根长增加,且大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较高,此时根尖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加,表明有最佳的生长潜力;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接种黑曲霉Z8可显著提高大豆幼苗的株高(19.44%~33.47%)、根长(19.95%~33.50%)、鲜质量(26.67%~86.67%)、干质量(25.00%~87.50%)、可溶性糖(31.67%~47.83%)、可溶性蛋白(21.70%~35.86%)含量,不同处理接菌使大豆植株叶绿素(T4>T3>T2>T1>CK)、超氧化物歧化酶(T4>T3>T1>T2>CK)、过氧化氢酶(T4>T3>T2>T1>CK)、过氧化物酶(T4>T2>T3>T1>C...  相似文献   

10.
(1)热磨法泡豆后,用80~100℃热水磨浆,使脂肪氧化酶钝化,从而防止油脂氧化产生豆腥味.在磨浆前大豆应进行热烫,即在90℃左右水中保持3~5 min,或在磨前通入100℃蒸汽,保持几分钟,保持时间要适度,防止蛋白质变性.磨后豆乳要过80~100目筛,并将其煮沸.  相似文献   

11.
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以绥农14为材料,采用砂培盆栽和测定整株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植株CO2吸收速率、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大小均随生育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高、中氮处理(N135、N90)大豆苗期CO2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高氮处理(N135)大豆中后期的CO2吸收速率较低;中氮处理(N90)可以使大豆植株对CO2较高的吸收水平维持到中期;低氮处理(N45)大豆后期CO2吸收速率升高;不施氮处理(N0)大豆前期CO2吸收速率最低,后期维持一般水平。随施氮量增加,明显促进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提高,不施氮处理在大豆生育中后期(56~73d)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施入一定氮(N45)更有利于保持大豆后期较高的光合速率。施氮能促进大豆植株前期叶片的生长,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有较大的叶面积;大豆产量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适度施氮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杨晓杰  孙志琳 《种子》2004,23(7):19-21
用复方新诺明处理大豆种子,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同时大豆萌芽中的含水量以及蛋白质和氨基酸总量有所提高,使活性氧清除酶SOD和POD的活性也有所增加,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5~1mg/L.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带宽和大豆密度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个带宽水平(BW_1:2.0 m、BW_2:2.2 m、BW_3:2.4 m),副因素为4个大豆种植密度(D_1:52 500株/hm~2、D_2:67 500株/hm~2、D_3:82 500株/hm~2、D_4:97 500株/hm~2),调查不同田间配置下的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器官分配比率、籽粒灌浆及产量。结果表明:带宽增加有利于大豆光合特性、群体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百粒质量、单株粒数和产量的增加,BW_3的大豆产量较BW_1和BW_2显著提高了37.2%和19.6%。各密度水平下,大豆产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D_3的大豆产量较D_1和D_4显著提高了9.4%和6.0%。在BW_3下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大豆产量表现为:D_2D_3D_4D_1。在玉米-大豆间作中,带宽2.4 m,大豆种植密度在67 500~82 500株/hm~2时,大豆光合特性改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大豆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阿司匹林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晓杰  孙志琳  王艳 《种子》2003,26(2):28-30
以大豆种子为材料 ,用不同浓度的阿斯匹林水溶液在室温下 (2 0± 1℃ )浸种 2 4 h,测定浸种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萌发后的各形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阿斯匹林水溶液浸种能有效地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 ,还能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 ,并且使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有所提高。蛋白质含量以及氨基酸总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中以 6 2 .5 mg/L 的阿斯匹林处理后的效果最为显著。阿斯匹林浸种还能使大豆萌芽的外渗电导率显著降低 ,提高大豆萌芽的含水量 ,其最佳的作用浓度是 5 0 mg/L。  相似文献   

15.
由安徽省宿州科苑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砖型纸盒豆奶饮料生产线,是将无杂大豆通过烘干、冷却、脱皮、浸泡,而后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脱臭、调配、过滤、均质、超高温灭菌等工艺处理,然后再通过砖型包装机进行无菌包装,包装后的产品进入贴管机粘贴吸管,通过托盘机装箱后进入热收缩膜包装机进行热收缩膜包装。  相似文献   

16.
若按传统的糖液熬煮方法加工制成的琥珀辣椒,会使辣椒的原有风味尽失,再辣的辣椒也辣味不足。采用新法加工而成的琥珀辣椒,其原有的风味得以保存,甜度适宜,辣味较足,且口感发脆。1.浸渍去皮在不锈钢桶(或缸)内加水适量,再按水的质量分别加入烧碱3%与果蔬脱皮剂0.2%,去皮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58℃~60℃之间,将个大、肉厚、辣味适宜的鲜红辣椒倒入桶或缸内浸渍约10min后捞出,沥干碱液,经水冲洗后,倒入盆内。此时辣椒表面的蜡质层皮已剥离,可手工逐个抹去,最好是用有压力的水喷射,全部去掉辣椒表皮。2.硬化处理将去皮后的辣椒倒入0.5%柠檬酸液中…  相似文献   

17.
磁场对大豆生育日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磁生物学的应用,磁致生物效应的研究工作已逐步开展。国外报道表明:恒定磁场处理冬小麦、大豆、向日葵等使呼吸强度、核酸含量、酶的活性比对照增加;用磁化水、磁性肥料能使大豆增产40%,向日葵增产20%。国内,生物磁学在农业上的应用亦有诸多报道。湖北研究了一些作物经磁场处理后生理指标的变化;广东、上海等用磁化水对小麦、  相似文献   

18.
Fe3+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韵  徐根娣  钱宝英  刘鹏 《种子》2004,23(4):32-34
以浙春3号大豆为研究材料,设置了8个Fe3 浸种浓度(0mg/kg,0.001mg/kg,0.01mg/kg,0.1mg/kg,1mg/kg,10mg/kg,100mg/kg,1000mg/kg),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铁浸种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浓度Fe3 浸种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单株鲜重、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提高,外渗电导率降低.以0.1~100mg/kg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绿豆和红小豆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45±1℃、高湿度(95%相对湿度)条件对种子进行老化处理,测定老化后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发芽和活力指标,明确老化处理后不同豆类种子表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全部豆类品种经高温高湿老化处理,都会表现发芽、活力及生长能力下降,但不同豆类间下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3个大豆品种经过96h老化后均无发芽能力,而绿豆和红小豆所有品种的发芽率在88%以上,仍然具有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脱皮与分离的因素及效果。试验表明,对亚麻籽在140℃的脱皮前烘烤处理,当亚麻籽的含水量小于4%,脱皮机转速为2000~3000r/m时,脱皮率和粉末度比较适宜;在静电6000~11000V、静电吸附面与皮仁混合物在距离3~5cm时,对亚麻籽皮的吸附效果较好;在传输带上,皮仁混合物铺得越均匀越薄时的分离效果越好,在最佳的分离状态下,亚麻籽仁、皮的分离效果可达到皮中含仁率<1%,仁中含皮率<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