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湖南省为了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防控的高效植保机械短板,以"支持发展,加强监管"为重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打药难、植保机难卖、打药不赚钱"的问题,构建植保飞防良性生态系统,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探索成熟并能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受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委托,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对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应用与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为了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防控的高效植保机械短板,以"支持发展,加强监管"为重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打药难、植保机难卖、打药不赚钱"的问题,构建植保飞防良性生态系统,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探索成熟并能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受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委托,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对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应用与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省为了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防控的高效植保机械短板,以"支持发展,加强监管"为重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打药难、植保机难卖、打药不赚钱"问题,构建植保飞防良性生态系统,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探索成熟并能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受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委托,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对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应用与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敬请关注2017年第24期参赛作品"湖南超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山东省烟台市苹果种植大户王文强来说,种苹果各环节中最头疼的就是打药了。王文强告诉记者,他们用的打药工具是当地果农常用的药泵,一亩地要用四五百斤水,给果树打药时犹如拿喷枪洗车,药液哗哗地往下流。这种打药方式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就像洗了个澡",不仅费工费力,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为了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防控的高效植保机械短板,以"支持发展,加强监管"为重点,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打药难、植保机难卖、打药不赚钱"问题,构建植保飞防良性生态系统,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探索成熟并能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受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委托,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对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应用与运营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敬请关注2017年第24期参赛作品"湖南超  相似文献   

6.
咨询服务     
<正>切莫滥打"保险药"最近,笔者下村采访,听农民李某说了这样的一件事:去年,他家3亩多水稻,经常打药的品种都在5种以上,病虫害比人家打药次数少的还要严重,不知什么原因?笔者在听李某一番细说之后,了解到他愈打药病虫害愈严重的原因就是滥打"保险药"。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农药是农作物增产的不二选择,为了快速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农民往往会忽略安全使用农药的必要性,选择一些效益差但是见效快的农药,但是我们要谨记"全打药"很省事防效差危害大。近年来,"全打药"在农资市场有盛行的趋势。一些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销商违规生产、销售"全打药",宣传包治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更有甚者,宣称只要在水稻生育前期撒施一次药,可保水稻整季无病虫害,以低价、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8.
光打药”技术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作物植保和强壮技术。该技术于2005年研发成功并从2008年起被运用到温室生产当中。使用“光打药”使得园艺生产往防治霜霉病和灰霉病过程中至少减少50%的农药使用量。减少打药和每天使用的“光打药”剂量使得植株更加健壮、抗性更强、生长更旺盛。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在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种植过程中,从种到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唯独植保环节,多数还是靠人工背着喷雾器打药,是机械化程度最低的一环。最近几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不少地方也开始尝试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过去,国内农民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看到外国农民用飞机打药,高效快捷,羡慕不已。如今,飞机打药似乎离国内农民不再遥远。但笔者认为,应用植保无人机依然存在多个问题,目前还不宜盲目大面积推广,利用植保无人机打药,等等再"飞"也不迟。  相似文献   

10.
<正>时至6月,田里早稻生长正旺。广东省台山水步镇农户余先发忙着打药除草",这个时候是早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除草不及时,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正>5月中旬,正值早稻第一次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湖南省岳阳县筻口镇沙南村村民任泽光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忙碌。"过去自己打药,时间拿不准、药不对路、效果无法保障、施药设备落后,打药还有中毒风险,现在和田园牧歌植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直接做起了‘甩手掌柜’。"任泽光说。"专业化统防统治,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还是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措施。"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处长王凤乐  相似文献   

12.
<正>元月下旬,笔者到农村调查时发现,部分小麦地的麦苗叶片有局部田块或整块麦地发黄的现象,不少农民朋友问道,是病虫害还是其它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需要打药或者施肥?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河北永清的菜农,种植大棚黄瓜已有五年了,每年都因为黄瓜霜霉病让我头疼,经常背着喷雾器去棚里打药,但病情只能得到短暂的控制,两三天后霜霉病又起来了,而且霜霉病一  相似文献   

14.
<正> 农药的使用是一个老话题,但一直没有解决。农药的使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农药和药量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农药制剂、农药行为、生物行为、施药机具、作物生态、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多学科的一项系统工程,一门"农药应用工艺学"。农药使用是否正确,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优劣,作物产量的高低,人畜安全程度的好坏,农田生态环境的良莠,农产品残留的多少。而目前农民在使用农药的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一些急待更新和矫正的陈旧观念和传统误区。一是病虫发了就打药,把防治病虫寄托在农药这张"王牌"上;二是只要勤打药,  相似文献   

15.
<正>国庆节长假,正值一季稻收割旺季,笔者回老家湖南省桃源县采访到一些种粮大户。种粮大户普遍反映,现在种粮成本最大的就是人力成本。以施肥、打药为例,一季稻施底肥、追肥各一次,施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少则4次,多则6次,每亩每次10元,仅施肥、打药作业,每亩田就要支出6080元。种粮大户们特别希望农药生产企业加大科研  相似文献   

16.
正"病虫害防控,‘防’大于‘治’,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们和农民最忙碌的日子,但最近几年,农民是越来越轻松!从最开始的人背机器,到机器载人,现在是人机分离。"农业生产转了方式,农民的种植意愿如何……"轰、轰、轰……"春耕时节,走进河南省安阳市广润坡的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绿色的麦海之中,不见农民背着喷雾器打药的身影,只有几架低空盘旋的无人植保机在作业。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笔者和同事共同处理了一起12345政府热线关于小麦受除草剂药害事故的投诉。调解以失败告终,遂建议小麦种植户到法院提起诉讼。这也是笔者从业十多年来处理类似事故所经历的第2次失败,在此想与大家说几句。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小麦种植户到农药经营户那里购买了6亩地剂量的7套小麦除草剂,并委托农药经营户雇了1名妇女帮助打药。打药过程中,小麦种植户在一旁监督,并不时提出意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土地集约化、种植机械化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逐渐清晰。从国家政策到农业形势,均将高效农业的发展列为重中之重。这其中,围绕数以亿计的以背负式手动打药桶为代表的植保变革,成为左右整个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就在近日,安徽泗县30万亩飞防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记者对庐江县、当涂县、怀远县、东至县部分乡村的农药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药品种多而杂;农药经销户良莠不齐;农民打药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浪费现象严重。名称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农药品种多,名称繁杂,各种新品层出不穷,农民经常是一头雾水,不知选什么好。"当涂县黄池镇渔河村一农民告诉记者,为了抢占  相似文献   

20.
<正>有的果农全年打药8~10次,每次用药七八种;在施药过程中,普遍缺乏主动性,大多果农在苹果病虫害防治时过分依赖农药商,导致防治效果不尽人意,花冤枉钱。根据多年的防治经验,我们总结推广"三关键"防治措施,即在关键时期用关键药物,防治关键病虫。(1) 6月上旬套袋前喷1次10%苯醚甲环唑(世高)2500~3000倍+1.8%齐螨素5000倍+10%吡虫啉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