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桩径的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管桩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成像技术,研究桩径对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及桩土界面受力机理。室内试验包括半模型和全模型试验,半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的变化情况,全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弯矩及桩身剪力的变化情况。试验中通过采集桩身各截面应变、桩顶应力、桩顶及土层沉降、桩周土压力等数据实现对桩土相互作用过程的观测,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桩径大小对其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大,尺寸效应的影响在非线性阶段表现十分明显;钢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最大弯矩点在桩身中部靠上位置,且随着荷载的增加最大弯矩点向下移动,故在设计过程中可重点验算桩身中部附近的抗弯承载力;桩的刚柔性也是影响桩内力分布及桩侧土体发挥的关键因素;桩侧土体位移主要集中于5倍桩径以上位置,浅层土体对于抵抗水平荷载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能森 《森林工程》2007,23(6):69-73
针对福州地区典型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2个实际工程,在分析长桩受力特点及其压桩力与桩的承载力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工程试验和实测数据对深长PHC静压管桩的沉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对长细比达60以上的长桩和超长桩,沉桩应以桩长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桩长控制时,桩端持力层选择风化岩层上的残积土层或砂层即可,不必且不宜以风化岩层为桩端持力层;终压力通常达不到单桩极限承载力值,其控制值应视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杉木林分伐桩萌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强度对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和萌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强度间伐有利于杉木伐桩萌芽保存率的提高,增加杉木伐桩萌条数,促进杉木伐桩萌芽条生长;伐桩直径和留置高度对杉木伐桩萌芽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桩身和桩端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为基础,考虑桩-土(岩)共同作用,从理论上推导了桩身荷载与沉降关系的数值模拟的迭代模型。通过编制程序,计算得到桩顶的P-S曲线。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计算得到的P-S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说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计算大直径单桩的荷载与沉降曲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利用桩身和桩端的三参数荷载传递函数模型和迭代算法分析大直径单桩的承载性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实际桥梁工程桩基础布置形式和桩周土层分布情况制定现场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实测各施工阶段桩身、桩端受力变化情况。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该单桩的三维仿真模型,将模型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各施工阶段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反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亚粘土和砂土为主的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来承担桥梁各施工阶段竖向荷载,桩端反力所占比例很小;桥梁各施工阶段荷载作用下,试验桩桩身轴力、侧摩阻力沿桩身呈非线性分布,桩身轴力、侧摩阻力主要集中在中上部。  相似文献   

6.
采伐季节 伐桩直径 桩高及树龄对刺槐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河北省灵寿县进行了采伐季节、伐桩直径、桩高及树龄对刺槐当年萌芽更新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非生长季采伐的萌芽更新效果明显优于生长季节内采伐,即前者的萌条数量、萌条径高生长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后者;②伐桩直径对萌条数及伐桩萌条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而各径级伐桩萌条的径高生长差异不显著;③在6~15a生的年龄范围内或伐桩高度低于30cm时,伐桩萌芽力是均等的,即树龄和桩高对伐桩的萌芽更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辽东栎伐桩萌苗的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辽东栎林固定样地连续6年的调查,研究间伐强度分别为13.4%(弱度间伐)和30.0%(强度间伐)的辽东栎伐桩萌苗的存活与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间伐第1年,辽东栎伐桩均有萌生枝发生,每桩萌生枝数量和萌生枝高度在不同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萌生枝数量受伐桩高度和直径的影响,当伐桩高度较低时,萌生枝数量随伐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0cm后随之减少,呈三次抛物线关系;伐桩萌生枝数量随着伐桩直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径30~50cm的伐桩萌生枝数量最多;3)伐桩萌生枝数量与最长萌生枝高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存在“萌生枝数量——高度权衡”现象;4)间伐第6年,伐桩的存活率为97.01%,强度间伐区萌生枝高度显著高于弱度间伐区;5)调查期间,辽东栎伐桩萌生枝数量逐年下降,伐桩产生的萌生枝数量越多,后期萌生枝死亡的数量也越多,表明伐桩能够自我稀疏,存在“萌代主”现象.在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伐桩萌芽潜力很大,应合理利用;间伐时伐桩高度应尽量低于20cm;伐桩直径在30~50cm更有利于其无性更新;间伐后伐桩应及时除蘖定株,促进萌生枝生长;间伐强度30.0%(强度间伐)更有利于辽东栎伐桩萌生枝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庞建国  杨明  马昌龙 《森林工程》2012,(6):69-73,78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单元法,研究深基坑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弯矩内力等变化。分析双排桩排距、桩距、连梁刚度和被动区土体加固对双排桩支护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拒、连梁刚度和加固被动区土体能显著改善双排桩支护效果,而桩距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振冲碎石桩是指利用振冲器成孔和制桩的桩.作者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振冲碎石桩在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效率和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所受上覆荷载下难以定量计算桩土间荷载分配的问题,设计了缩尺模型箱试验,通过人工模拟桩端下卧层为砂土、桩身段加固区地基为黏性土的工况,进行桩、土承载特性和桩身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假设基底桩土相对位移下路堤内土柱间滑移面剪应力垂直分布,考虑桩顶上刺入路堤、桩端下刺入下卧层以及桩侧负、正摩阻力非线性分布,理论推导了路堤-桩-地基土整体在应力与位移协调下的相互作用过程及荷载分配方法。结果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可有效减少地基沉降,桩身最大轴力位于距离桩顶1~2倍桩径深度处,最大负、正侧摩阻力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且最大正摩阻力位置向桩身下部转移;基于侧摩阻力与附加应力成比例关系条件,桩端下卧层砂土为Winkler地基并赋以刚度系数的定义,推导出的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与实测值接近,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作为现场实际工程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培植生态文明的根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推动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林业生态文化的发展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从载体平台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传 播体系建设、传承与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五个维度来建设广东林业生态文化,为全国林业生态 文化建设提供参路径。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高需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标准在不断地提高。从园林建设在施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几个方面对当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余敖  郭丹 《广东园林》2009,31(6):39-40
园林施工图是园林设计意图的最终表现形式,也是建设单位进行成本控制与组织施工的依据.园林施工图通常分为硬质景观(园建)施工图、软质景观(绿化)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和电气施工图几个专业,各专业一般分别按单独系统出图.本文主要探讨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颜培涛 《河南林业科技》2007,27(3):56-57,62
针对林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正确使用林业基本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认为加强林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健全项目建设单位职能的需要,也是规范基本建设管理,保证投资效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交通工程施工中,隧道施工以其地质复杂、不可预见情况较多等因素,成为控制的难点;而隧道施工监控工作恰恰为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作者依据工程实例,分析论述了应用隧道施工监控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的营造已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创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是示范区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新课题。该研究阐述了示范区乡村绿化建设的原则,并对示范区乡村绿化的特色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信阳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信阳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建设布局,为信阳市的现代林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满足建筑业正常健康运转的要求,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各形成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使建筑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晓庄  时杰 《森林工程》2001,17(4):58-60
近年来,关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满足建筑业正常健康运转的要求,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加强建筑工程各形成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使建筑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疆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规模和主要林业工程财政投入情况,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的效果,提出林业生态建设除了要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外,还要实现财政投入主体多元化,扶持林业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使建设资金由“输血”变为“造血”方式,以维持生态建设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