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戴安康  刘源 《广东园林》2021,43(6):49-53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让一系列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碑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作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文化传播方面却已略显乏力。基于符号学理论,对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性景观进行解构,研究了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分析了成因。将符号学方法与景观设计原理结合,从纪念性景观构建中的符号选取、主题强化、信息传达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纪念性景观的具体更新方法。并以南京普德寺丛葬地纪念性景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红色文化传承角度出发,以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红色纪念性景观研究现状,总结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脉络与实例,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深入融合宏观的城市文脉、生态修复、文化塑造、精神传承,以及微观的景观塑造,精细化创造“冬季友好”的寒地红色纪念性景观,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改造留住红色记忆、均衡发展丰富红色景观、丰富载体表达红色文化、“五感”体验感知红色文化、重塑寒地气候红色空间、数字化建设再深红色传承等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纪念邓小平主题公园建设项目为例,总结了该项目设计优化工作内容及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不走回头路、祖国大发展"为主题的重大构思,结合上山、下山路线增设多项创新创意景观节点,大大丰富了原景观设计效果,进一步体现了纪念性公园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沛林 《广东园林》2006,28(Z2):15-17
以惠州市东征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为实例,初探城市旧公园的景观重塑,尊重历史和人文特色,突出纪念性的文化主题,重视对文物和历史遗址的保护,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主题的公园,推进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建成于2008年,建成之初纪念性主题氛围浅淡,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2010年在对其进行景观提升设计中,于园内规划设计了"十三苏区"景观组团,增强其纪念性主题氛围,同时完善了基础设施,强化了其作为城市公园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纪念性公园作为纪念性景观的一个类型,不仅在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人们提供着城市公共游憩空间服务。植物景观作为纪念性公园中极为重要的构景元素,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又有利于纪念性区域场所精神的表达。对郑州市碧沙岗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植物群落结构及造景特点,并从空间营造、色彩时序、功能体现、象征意义等方面分析其纪念区造景特色。分析碧沙岗公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通过研究其历史背景、整体设计和功能分区,探索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问题,重点分析了文脉、人脉、水脉、绿脉等4项纪念性园林设计理念,提出了空间创造、景观营造、功能打造、精神塑造等4项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话题的热度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工业遗址的改造已成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其改造后的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工业旅游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功能置换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以武汉南洋大楼(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遗址)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武汉市旧工业建筑在历史演变条件下的改造方向。武汉南洋大楼遗址的改造应以"适应性再利用"为原则,以"尊重历史文化古迹避免大规模的整改"为前提,通过将旧工业建筑和新景观相融糅,使其改造成一个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精神,且具有纪念性的景观展览厅。  相似文献   

9.
金华古城墙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区江北核心区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通远门-长仙门段是金华少数幸存的城墙遗迹,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到其面临保护不合理、空间功能单一、地域文化展现不足的问题,并从本体原真性保护、遗址纪念性再现、空间功能性转化、景观文化性延续4个角度,探索了金华古城墙景观再生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茨芭镇地处嵩箕山余脉向豫中平原过渡地带,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地,旅游资源丰富,在镇的北部地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清泉遗址、莲花山景区、鲁医河景区、空山洞景区、三苏园景区和丁村贞节坊等风景区。三苏园景区在郏县城西北23公里处"小峨嵋"山下,安葬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遗骨及其父苏洵的衣冠。三苏园由三苏祠、广庆寺、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三苏坟院和东坡湖等组成。三苏祠是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50年)郏县尹杨允拜祭二苏坟墓时所首创。三苏  相似文献   

11.
纪念性景观不仅是城市特有人文精神的传承者,更是纪念主体情感的表达者。融合于景观中的情感加强了景观的营造效果,保留了城市固有的风情风貌。本文选取石河子市为研究对象,从崇高感、哀悼感、缓释感的情感角度出发,研究纪念性景观情感的空间节奏变化、传播机制、表达方式以及情感互动体验。主要阐述石河子纪念性景观以中心突出、体量反差、材质肌理的方式表达崇高感,以陵园形象表达哀悼感,以广袤沧桑、自然融合的形式表达缓释感。  相似文献   

12.
园林是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自然",将优美的景色融入城市环境当中,而纪念性园林则是将文化、政治、经济升华到自然景观中,寄托浓厚的情感,萦绕特殊的精神与理念。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多元化的碰撞使人眼花缭乱,精神成为支撑,纪念性园林对当代社会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纪念性园林的发展背景,界定纪念性园林的特征与形式,通过对国内外实际应用案例的解读,从思想、景观、传承等方面探究纪念性园林对当代社会具有的意义,使人们对纪念性园林有更深入的了解,学习经典案例的设计手法和思想蕴含,充分发挥纪念性园林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保定市狼牙山五勇士游园广场为例,对建造纪念性景观游园的设计理念和思路、所遵循的原则、运用的造园手法进行了初步的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城市间的地域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等都有很大差异,按照各地区的地域特征来设计和建设景观,其风格必然也有差异,绍兴的水文化特点非常明显,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江南著名的具有水乡风貌的城市。近年来,绍兴市积极把水文化融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通过对绍兴水文化与景观建设融合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水文化与绍兴景观建设更好融合的建议,以对其城市的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以河北巨鹿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例,遵循文化真实性和整体协调性原则,调查和研究了巨鹿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特征;以银花文化为主,结合巨鹿历史、民俗文化,打造银花景观环线,通过乡村景观节点设计、园林植物搭配展现巨鹿地域文化,为当今美丽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想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周卫芳 《新疆林业》2021,(2):33-34,48
古树名木是某一区域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是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古老树木是活着的历史文物,可作人们吊古、瞻仰的对象.百年古树,一般泛指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植物名木,泛指珍贵、稀有的名贵植物或名树木及其他各种具有特殊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及纪念性观赏意义的珍贵植物或名树.  相似文献   

17.
李欣 《广东园林》2011,33(6):23-27
乡土景观追求地域特色与本土文化。本文以黄埔古村开发工程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分析了乡土景观元素在本土文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体现地域性景观特色的乡土景观元素演绎、追寻、复原传统历史文化场景,通过乡土风貌、乡土风水、乡土风情、乡土风雅、乡土人物等设计理念的表达与运用,营造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景观。  相似文献   

18.
深圳大鹏新区是东江纵队红色革命文化的发源地。为探寻红色历史、追忆红色革命、传承红色文化,以深圳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为例,挖掘、提取红色文化,并将其与景观布局、文化载体、生态修复3个部分结合,引入到葵涌河景观规划设计中。在实现城市休闲功能、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以叙事、隐喻、象征等设计手法再现红色历史,重塑景观内涵,进而呈现出红色底蕴浓厚的葵涌河景观。  相似文献   

19.
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扬  沈丹 《山东林业科技》2006,(2):54-55,78
在充分利用昆明理工大学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学校历史文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在改造设计中结合校区的现状,使改造设计的主题与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以形成一种场所属性和特征。同时,改造设计以“一轴、一环、两点、三核”的结构为指导,以“时间”为线索划分主要区域,营造了一种环境景观与建筑互动、新旧景观协调、历史与未来统一的校园环境,从而实现了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整个环境景观改造设计的基础上,总结了校园环境景观的营造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了解雕塑在纪念性公园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方法,以石家庄市赵佗公园中的雕塑为例,分别对雕塑的内容、形体、色彩、材质和场所等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出雕塑构成要素在纪念性公园景观中应用的注意事项:雕塑内容应与公园主题一致,形体应符合大众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要求,色彩应采用产生庄严感的较低纯度颜色,材质应以古朴的石材和青铜为主,其环境的设计应与雕塑气氛一致等,旨在为今后纪念性公园中的雕塑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