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10 a生白花泡桐人工林中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快速生长期均出现在1~4 a生的幼龄阶段。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2 a生和4 a生各出现1次高峰,但峰值出现在2 a生,两者生长曲线在2.5 a、3.5 a、4.5 a时出现3次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2.5 a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在3 a生时出现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4 a生时达到最大值,8 a生后处于缓慢下降状态,平均生长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尚未达到最大值,两者生长曲线亦未相交;树高、胸径、材积连年生长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2 a、2.5 a和4 a;形数随树龄增加而降低,符合林木生长正常规律。  相似文献   

2.
长江滩地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4年生I-72杨人工林生长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14 a为幼林期,510 a为速生期,1114 a为近熟期.I-72杨树高速生期为38 a,胸径速生期为510 a,材积速生期为610 a.树高生长要早于胸径生长,林木的后期生长以胸径和材积生长为主.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比平均生长量最大值的到来时间要早,树高连年生长量大约在第7年生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大约在第9年生时相交,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4 a中未能相交,即没有达到数量成熟,其合理的轮伐期应在14年生以上.单株之间树高生长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第38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生长竟争集中在生长后期.用Richards方程对I-72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通江县海鹰寺林场鹅掌楸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 a生鹅掌楸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5.38 cm、18.35 m与0.397049 m3;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3 cm、1.02 m与0.015882 m3;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12年时达到最大值,平均生长量在第16年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第18年时相交,胸径数量成熟龄为18 a;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均在第8年时达到最大值,树高数量成熟龄为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24年时达到最大值,而鹅掌楸天然林在25 a生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率在第18年时开始稳定,胸高形数在第10年时基本稳定。logistic曲线对鹅掌楸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18.63526/(1+7.2421*e-0.18015x),y=26.81266/(1+18.24284*e-0.20781x)与y=0.63661/(1+162.2645*e-0.22093x)。  相似文献   

4.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简阳市“蜀台红香椿”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7 a生香椿的胸径(DBH)、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26.03 cm、17.9 m与0.4530 m3;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96 cm、0.66 m与0.01678m3;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4 a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27 a时尚未相交,香椿材积数量成熟龄在27 a后;logistic曲线对香椿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27.7189/(1+6.4415*e-0.1635x),y=16.7421/(1 +4.2965* e-0.2387x),y=0.5797/(1 +42.9833* e-0.1866x),其拟合精度分别为0.9993、0.9978、0.9994.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蓬溪县香椿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7 a生香椿的胸径、树高与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38.2 cm、22.3 m与0.9874 m3;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41 cm、0.83 m与0.03624 m3;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15a时达到最大值,年平均生长量在第24 a时达到最大值,两者在第26 a时相交,香椿材积数量成熟龄为26 a;香椿的胸高形数在第15 a左右基本稳定在0.4;logistic曲线对香椿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动态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回归方程分别是y=40.1890/(1+5.4884×e-0.1719x),y=22.2083/(1+7.3383×e-0.2352x),y=1.0785/(1+27.0171×e-0.2010x),其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2、0.9722、0.9975。  相似文献   

6.
解析1株天然林中148年生伯乐树倒木树干,表明其树高连年生长量在6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和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80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在70年生时达到最大值,与胸径年平均生长量相交于95-100年生时;而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0年生时,与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于135-140年间相交,此时可以认为是伯乐树的材积数量成熟年龄。  相似文献   

7.
2023年,对福建省南安市12年生土沉香人工示范林进行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土沉香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采用不同模型对土沉香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2年生的土沉香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去皮材积分别为10.90 m、16.73 cm及0.10359 m3;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在第5、6年达到最高值,而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最高值出现在第11年,树高、胸径及材积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未相交,说明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达到数量成熟期;12年生的土沉香人工林径阶分布整体上呈现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比较合理。树高、胸径、材积拟合效果最佳的均为Richards模型,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2、0.9982、0.9997,预测精度分别达到99.91%、99.91%、99.99%,拟合模型精度高,可用于生产实践预测,为土沉香人工林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湖南省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的光皮树生产基地设置临时标准样地,并选取优势木进行解析和测定,对光皮树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树的胸径、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早期,均在12年生前达到最快生长;胸径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12~15年生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12~13年生时相交;12年生以后胸径、树高生长均逐渐减弱。光皮树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3~12年生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12年生以后增长很慢,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一直表现为平稳的增长趋势。树高曲线拟合以二次方程效果最好,其复决定系数为0.819。  相似文献   

9.
桂西南地区黑木相思生长规律、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地平均木树干解析法对桂西南地区9年生黑木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树高、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2~4年生时,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龄分别是在4、5年生,材积的数量成熟期在8年生以后。9年生时,胸径(带皮)、树高、单株材积、立木蓄积分别为14.9 cm、15.8 m、0.13368 m3、189.15 m3.hm-2;平均木单株各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树干枝根干皮叶,干材所占比例达到58.18%;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3.32 t.hm-2,净生产力为19.26 t.hm-2.a-1。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昆明西山17a生云南油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确定各树龄时的树高和胸径,以及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找出该区域云南油杉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的总生长量总是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17a是均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17.6cm和18.8m;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总体是先增加而后下降,5a是都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1.8cm和1.6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先是增加后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由广西凭祥引进,种植于长泰的23年生的米老排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林分平均胸径17.9cm,平均树高18.6m。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3~4年,长期保持在0.6~0.8cm;树高连年生长量高峰值出现在11~12年,至23年时连年生长量仍然大于0.6m;10年后材积生长迅速,15年时连年生长量大于0.01m~3,19年后大于0.02m~3,在23年时尚未达到数量成熟,培育潜力较大。研究区上坡的米老排早长早衰,中下坡表现为生长较慢但后劲更足。研究认为适度集约经营有利于该树种的速生丰产,推广营造混交林,先间伐其他树种,保留米老排继续培育中大径材有利于充分发挥该树种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树干解析法试验研究了日本花柏人工林生长过程及其模拟模型。结果表明:日本花柏33年生平均木树高为12.57 m,胸径为13.26 cm,材积达0.1029 m^3;此时材积连年生长量仍然大于年平均生长量,树木生长尚没有到数量成熟阶段。日本花柏生长过程中的树高、胸径、材积与树龄之间的拟合方程分别为H=12.8278/(1+e^2.893-0.1801x)、Dbh=12.4696/(1+e^3.8388-0.268x)、V=0.126/(1+e^5.1711-0.1998x)。  相似文献   

13.
乡土阔叶树种生长比较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广州郊区帽峰山林场开展6 个乡土阔叶树种生产性扩大栽培试验,经5 .5 年的生长观察,结果表明,半枫荷和红锥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树高2 .09 ,1 .81 m ,胸径1 .62 ,1 .61cm ,蓄积11 .33 ,9 .77 m 3/h m 2 ,均属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很有发展潜力。木荷虽种植于山脊,但生长相当快,年均生长树高1 .63 m ,胸径1 .33 cm ,蓄积8 .52 m 3/h m 2 ,属生长较快和较好的树种,除作防护林带经营外,也可作为用材林或混交林伴生树种。阴香和海南红豆生长一般,年均生长分别为:树高1 .39 ,0 .87 m ,胸径1 .29 ,0 .75 cm ,蓄积4 .56 ,0 .90m 3/h m 2 ,可作为景观绿化树种。铁冬青生长差,但耐阴性较强,可作为混交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4.
对九峰试验林场的辐射松、马尾松、长叶松及晚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叶松生长最慢 ,而不宜大面积发展 ;辐射松、马尾松与晚松均表现较好 ,且辐射松与晚松材积生长速率高于马尾松 ,至 2 2a后 ,辐射松材积的生长速率将超过晚松 ;辐射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 ( 1 85cm) ,树高速生期为 1 2~ 1 6a,材积速生期为 1 4~ 1 7a,数量成熟龄在 40a之后 ;马尾松 4a时胸径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1 30cm) ,1 3a树高连年生长量达最大 ( 3 5 0m) ,材积连年生长量 2 8a最高 ( 0 0 1 60 1m3) ,数量成熟龄为 35~ 40a ;晚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第 3年达最大 ( 1 85cm) ,平均生长量 9a时达最大 ( 1 0 8cm) ,树高速生期为 3~ 8a ,材积速生期为4~ 1 5a ,数量成熟龄为 2 5a。  相似文献   

15.
炼山对二代5年生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南平对炼山和不炼山的第2代5年生杉木幼林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处理杉木平均胸径年均生长量均在1.70 cm以上,平均树高年均生长量均在1.00 m以上;炼山处理杉木的生长量略高于不炼山,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在桂西北乐里林场设置了3个固定样地,对马尾松人工幼林(4~11a生)的胸径、树高等进行了连续8年的监测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胸径逐年总生长为5.50~12.27c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DBH/cm=3.9383Ln(X林龄)+3.7132,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7~2.23cm和1.10~1.31cm。2)树高逐年总生长为3.53~11.73m,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H/m=1.2186 X林龄-1.5443,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0.73~1.47m和0.88~1.08m。3)林分逐年总蓄积量为6.5~137.8m3/hm2,与林龄的关系式为YV/m3/hm2=0.0932X3.1119林龄,连年生长和年平均生长分别为5.0~25.0m3/hm2和1.6~12.5m3/hm2。研究充分说明,该区马尾松人工幼林生长较为缓慢,林分蓄积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林有乐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31-34,49
通过2003年干旱对1~3年生杉木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的杉木造林成活率、1~3年生杉木地径和树高当年生长量显著低于降水量正常的年份(2000~2002年)。干旱期间1年生杉木林平均造林成活率为81 5%,下降11 5%,平均地径当年生长量为0 70cm,下降54 3%,平均树高当年生长量为0 53m,下降36 4%;2年生杉木林地径和树高当年生长量分别下降38 8%和34 2%,3年生杉木林地径和树高当年生长量分别下降36 0%和43 1%。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桦不同密度6a的试验结果显示:西南桦属速生树种,人工林初期生长很快,树高生长(1 5年生)达1 22 1 90m,胸径生长(3 6年生)达1 12 2 91cm。密度对树高生长有影响但不显著,而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最大和最小密度林分间平均胸径相差2 88cm,3m×3m林分比1 5m×2m林分林木生长量高32 3%,比2m×2m林分高28 4%,比2m×3m林分高11 6%;单株材积生长与密度亦呈负相关关系,其关系式可用V=ax-b来表示。而林分蓄积则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即密度大林分蓄积量高,反之则小。随林龄增长,不同密度林分间蓄积差异逐渐缩小。要培育中大径材的西南桦人工林,造林密度不宜大,可考虑采用2m×3m及3m×3m的株行距。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区县侧柏人工林面积为7.84万hm2,幼龄林面积占92.01%,中龄林面积占6.5%;幼龄林蓄积占低山侧柏人工林总蓄积的72.7%,中龄林蓄积占20.9%,近成熟林及过熟林蓄积占的比例较少。不同立地条件下,坡向、坡度对于侧柏的生长影响较大,分布于阳坡的侧柏生长较快。不同立地等级下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54a时仍未相交。利用Forstat2.0和SPSS 18.0分析软件,模拟不同立地等级侧柏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并建立各因子生长模型。结果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能较好地预估北京侧柏人工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生红锥在第8-15年为速生期。胸径在第8-15年处于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1-1.11 cm/a;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第6-15年间处于较高的阶段,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2-1.16 m/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幅度在第6-17年之间和第24-28年间较大,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后均大于0.01 m^3/a。坎派兹(Compertz)方程对去皮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韦布尔(Weibull)方程对树高的拟合效果最好,苏玛克(Schumacher)方程对单株材积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