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机产品造型设计中"稳定与轻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对稳定性与轻巧性,因此"稳定与轻巧"是农机产品造型设计必须遵循的美学法则。稳定的造型物给人以安全、稳重的感觉,具有庄严、壮观、豪放、力量的美学特征。而轻巧的造型物给人以轻盈、灵巧的美感,具有活泼、亲切、运动、开放的美学特征。要塑造农机产品的稳定与轻巧,应该从物体重心、视觉中心、底面面积、线条分割、体量关系、色彩分布、材料质感等几个方面着手,使设计出的农机产品造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机工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机产品种类日益增加。工作环境的局限性使中小型农机产品兴起,其中,小型农机的生产成了农机市场核心。随着小型农机产品功能的提高与完善,小型农机产品造型设计显示了其重要性,当前的设计水平早已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文章根据形式美法则、色彩构成和人机工程学等理论体系在造型设计上的运用,进一步提出能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在农机及其零部件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复杂零部件的设计效率和视觉传达效果,将光电检测和视觉设计技术引入到了农机的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农机部件建模和外观造型的数字化设计。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农机发动机盖板的设计为例,采用数控三维坐标测量机采集了盖板的点云数据,并导入到了UG软件中,建立了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视觉设计方法,对三维造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具有动感和安全稳重性能的盖板造型,为农机三维造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对我国农机设计发展的重要性,并以实例说明了用计算机进行农机部件(特别是整机)三维实体造型设计的优越性,给出了具体的三维实体造型方法,步骤及造型实例。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赋予农田和农作物以节奏与韵律的美感。那么,作为服务于农业的农机产品,其造型设计也应适从于大自然的造化,充分体现出“节奏与韵律”美感,和谐于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农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调和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为 《农机化研究》2007,(4):202-205
调和与对比是农机造型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则.线的调和与对比、面的调和与对比、体量的调和与对比、色的调和与对比、材质的调和与对比、方向的调和与对比、虚实关系的调和与对比以及系统风格的调和与对比,是获得农机造型调和与对比的主要手法.正确处理好调和与对比的关系,可使农机产品获得生动、活泼的形象,以及稳重、协调与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路杰 《农机化研究》2022,44(3):181-184,189
为了提高农机造型和外观设计的效率,提升农机产品的外观艺术设计效果,将三维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引入到了拖拉机外观和造型设计中,并采用Maya软件设计了三维模型,利用软件提供的材质对模型进行了渲染和装饰,设计出三维造型和艺术效果.以拖拉机发动机盖板的造型和外观设计为例,对盖板进行了三维造型和外观设计,设计出了较好的艺术效果,为...  相似文献   

8.
谷晓婷 《农机化研究》2022,44(1):213-217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机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农机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被应用到了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并出现了农机数字化工厂.在农机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协同区块化分工不仅可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降低设计成本,对提升农机新产品的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农机数字化设计平台上引入了创业孵化区块链模型,并以播种机的区块化...  相似文献   

9.
陈为 《中国农机化》2013,34(1):231-236
农机产品不仅是作为生产工具,满足生产的需要,而且其产品的造型还应给人以美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使人们在劳动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产品中许多美的因素都是通过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结构、产品的加工,产品的材料、产品的标准化,以及产品在使用中人的舒适程度等与技术有关的因素来体现的.从“功能美、结构美、工艺美、材质美、舒适美和规范美”等六个方面论述农机产品技术美的应用,是提供农机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依据和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保爱 《湖南农机》2013,40(1):51-52
仿真技术最初是在航空航天的设计上应用,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随着农机设计的需要,近些年来逐步的运用到农机设计中.文章在分析仿真技术在农机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并以实例简要说明了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农机设计的优越性和农机设计中要注意的特点,并给出具体的三维实体造型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