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贺兰山东麓砂质酿酒葡萄园漏水漏肥,水分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分别设置沟灌、单管滴灌和双管滴灌的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分布及葡萄需水规律,从而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沟灌水分下渗基本在70cm内的根系分布层,灌溉后期含水率低,灌溉周期为13d;双管滴灌水平侧渗区域主要集中在20~45cm的葡萄毛根活动区域,垂直入渗在在60cm根系分布区内,灌溉周期为9d;单管滴灌垂直下渗速率高于侧渗速率,灌溉周期为7d。单管滴灌方式便于大规模的葡萄机械化管理,最佳水分管理方式为增加单次灌溉时间让单次灌水量达到450m3/hm2。  相似文献   

2.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大田滴灌酿酒葡萄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耗水规律、品质、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变化,基于多因素提出优化酿酒葡萄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内果实膨大期土壤含水率最高。阶段耗水量呈现开花期、初果期小,萌芽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大的"下开口抛物线"分布,果实膨大期为耗水高峰期,日均耗水量2.26~4.48 mm/d。3 600 m3/hm~2时滴灌酿酒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等含量较优,品质较好,产量、水分生产效率最高。(4)推荐优化酿酒葡萄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3 600 m3/hm~2,灌水次数13次,其中萌芽期3次,开花期1次,初果期2次,果实膨大期4次,着色成熟期3次。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基地,以5年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供试材料,布置田间试验,针对葡萄需水需肥规律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分析不同灌溉定额及不同施肥量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砾石土壤条件下酿酒葡萄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增加可提高葡萄产量,当灌溉定额为3 825m3/hm2时,产量最大,但超过一定限度后,随灌溉定额增加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增加施肥量在一定程度内可提升葡萄产量。不同施肥量、灌溉定额对单宁影响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25.08及54.03,其他品质指标受其影响不显著,且灌溉定额对品质影响明显大于施肥量影响。减小灌溉定额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小施肥量能显著降低滴定酸含量,单宁含量增加明显,有利于改善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东麓葡萄管理中存在大水漫灌水分利用率低以及重视氮磷钾肥,忽视中量元素和腐殖酸类肥料等问题。针对初果期酿酒葡萄需水需肥规律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设置合理的施肥及灌溉试验后,分别测定其生长发育以及品质和产量。结果显示:在滴灌节水50%的基础上,滴灌促进了酿酒葡萄新梢的生长,增加了叶片磷素、叶柄氮素和钾素含量积累,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Vc,降低了总酸度;钙镁硫肥显著提升了叶片全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度降低;腐殖酸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干重,并显著提升可溶性糖和Vc含量。在滴灌条件下增施中量营养元素和腐殖酸肥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长和产量品质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部干旱带覆膜沟灌玉米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设立试验区,以覆膜沟灌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水分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依据作物根区土壤水贮存量、生理指标及产量水平等参数,研究确定合理覆膜玉米沟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沟灌玉米0~60cm土层土壤水变化幅度最大,20~40cm是主要贮水层,不同水分处理贮水量变幅为3~138.8m3/hm2;光合有效辐射呈抛物线形规律变化,灌水后均有所下降;蒸腾速率呈单峰型,水分处理不同蒸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不同;高水分处理玉米净光合速率较高,且有明显"午休现象";灌溉定额3 900m3/hm2时产量最高为15 300kg/hm2,2 700m3/hm2时产量最低为13 770kg/hm2,灌溉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增产,但超出上限时,产量与灌水不呈正相关关系。宁夏中部干旱带覆膜沟灌玉米合理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4次,灌水定额为975m3/hm2,灌溉定额3 900m3/hm2。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滴灌枸杞土壤水分动态、生长量变化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考虑提出了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水平距离40cm处的20~70cm土层,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随灌水量的增加枸杞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而冠幅的变化规律性不强,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3 750m3/hm2时鲜果产量、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及枸杞多糖含量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综合认为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平水偏丰年型(P=40%)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灌水次数为14次,其中萌芽期灌水1次,营养生长期2次,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  相似文献   

7.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耗水量与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渗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不同,灌水1d后渗灌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30cm深处;滴灌出现在20cm深处,而沟灌0~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差较小,但明显高于渗灌和滴灌。沟灌耕层土壤蒸发损失的水分大于滴灌大于渗灌。渗灌、滴灌有助于番茄植株形态指标的建成,为后期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致使渗灌、滴灌番茄产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沟灌。  相似文献   

8.
滴灌方式及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适宜的酿酒葡萄滴灌方案。【方法】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滴灌方式设置3个水平:无膜滴灌(A1)、膜上滴灌(A2)和膜下滴灌(A3),生育期灌溉定额因素设置3个水平:高水(W1)、中水(W2)和低水(W3),共计9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及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覆膜措施及适量提高灌溉定额均能有效促进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其中膜下滴灌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新梢长及新梢茎粗的平均水平分别比无膜滴灌处理高4.49%和6.77%。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酿酒葡萄的百粒质量和产量逐渐增大。膜下滴灌和膜上滴灌处理产量的平均值分别比无膜滴灌处理增加48.26%和20.26%。膜下滴灌方式对应的糖酸比在35.23~43.32范围内,较其他滴灌方式在合理范围内。【结论】综合考虑得出,在贺兰山东麓砾石土种植区生育期降雨量为126.3mm的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方式和灌溉定额为2295m3/hm2组合时,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指标均较好。在贺兰山东麓地区,若灌溉定额不变(即灌溉定额为2295m3/hm2)时,调整灌水5~7次,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酿酒葡萄为实验材料,设计2 400、3 000、3 600、4 200m3/hm2四个不同滴灌量的膜下滴灌处理和3 600m3/hm2的不覆膜处理,在每次滴灌后每隔2d取20、40、60、80cm四个不同土层的土样进行烘干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滴灌量下20~60cm土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受自然蒸发和葡萄的蒸腾失水影响明显。在3 600m3/hm2的灌溉量下,覆膜处理下20~40cm和40~60cm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比不覆膜的处理高出15.60%和18.83%,说明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能更好的保持土壤质量含水率,可以节约大量灌水。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高产高效和节水节肥的目的,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番茄光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干物质累积和分配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水肥组合。结果表明,水分对番茄的光合特性影响大于肥料的影响;相比沟灌,滴灌处理番茄的营养生长期无明显优势,但是在后期增产效果和保水性能均优于沟灌。根的干物质在整个生育期变化不大,肥料对干物质的累积和转运影响大于水分,茎对果实的干物质贡献率大于叶。灌溉量以2 520m3/hm2,施肥量以N 1 170kg/hm2+P2O5690kg/hm2+K2O 1 650kg/hm2组合时,产量最高,为1.31×105 kg/hm2,此时水分利用效率为51.98kg/m3,分别比沟灌提高13.34%和122.42%。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创新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这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在阐述小学生创新素质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流域GDP增长的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应模型,分析了塔河流域国民经济产业用水量、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对GDP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塔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对GDP增量的效应主要由产业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决定,第二三产业的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塔河流域国民经济产业内部用水结构和用水经济效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未来水资源利用对GDP增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平 《湖南农机》2016,(8):133-134
需求层次理论是管理学当中的经典理论,提出了人的需求具有从低到高的层次,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主要需求,其他需求的程度会相对较低,根据这一发展规律进行管理教学活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将从不同的方面来论述需求层次理论在管理学教学里的拓展,希望对管理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对棉红枯病的染病程度进行度量,首先运用综合阈值方法从背景图片中分割出叶面区域,根据棉红枯病的染病特点,在RGB颜色空间上提取叶面区域的红色和绿色分量;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将两个平均值相除得出红绿比。采用此方法分别对健壮叶面、染病叶面以及重染病叶面进行处理,得出各染病程度的红绿比取值范围并验证。研究表明,利用此方法进行染病程度的度量是可行的,为有目的地对棉花进行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番茄的图像,利用0°图像的圆度特征判别番茄生理病害果中的空洞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生理病害果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4%。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陆军转型的重点是全域机动作战,这要求陆军装备在各种不同的土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然而我国广泛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松软路面,这些松软路面对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能影响很大。作者通过土力学原理假定松软路面的行驶阻力系数与附着系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得出了不同土壤类型的行驶阻力系数与土壤附着系数之间的公式,并通过收集的数据说明该假设是合理,这为预测履带车辆行驶于松软路面的机动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是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积极性以及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企业控制权安排作为一种制度本身虽然具有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控制权的行使是有效的。因此,企业控制权的结构是否合理在于其安排是否有利于公司绩效水平的提升,良好的公司绩效取决于是否存在符合实际需要的企业控制权安排。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本文在最后也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国家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省宜章县坚持不懈地大力实施以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长江江苏段岸线及岸线资源综合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长江江苏段河道的演变,评价了江苏长江岸线的确定性及岸线资源条件,分析了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岸线利用原则。在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河势不稳定,布局不合理,重大岸线开发工程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遵照河道演变规律开发岸线,保护河岸工程的安全,制定权威的岸线功能区划和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岸线有偿使用。根据河岸水质污染与河床特点合理布置引水口和排污口,提高引水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拖拉机,其更新的关键依据就是经济寿命.如果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一个好的拖拉机经济寿命计算模型也是枉然.为此,以数理统计的观点就拖拉机主要指标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拖拉机经济寿命计算和效益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