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病害少,近几年养殖热情高涨,但也出现了种苗退化、病害等影响,严重制约了台湾泥鳅的养殖发展,本文介绍目前台湾泥鳅的养殖现状,就管理对策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对台湾泥鳅养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台湾泥鳅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泥鳅养殖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介绍了泥鳅的育苗技术和饵料的选择,重点研究了池塘网围养殖、水泥池养殖、流水式网箱养殖、稻田养殖4种泥鳅的养殖方式,并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科学养殖泥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泥鳅养殖管理、常见疫病防治关乎着泥鳅养殖户生活水平与泥鳅养殖效果,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泥鳅养殖状态看,养殖户缺少科学养殖方法、对疫病防治不及时从而影响泥鳅养殖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泥鳅养殖日常管理鱼常见疫病防治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靠大面积养殖水产致富。在新疆伊犁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养殖泥鳅存在诸多问题,使泥鳅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效益。作者总结了在伊犁河谷4年的成功养殖泥鳅实践,介绍了泥鳅高效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场址及水域的选择、池塘建设、泥鳅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病的防治等,以期为泥鳅养殖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泥鳅人工养殖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泥鳅的认可以及泥鳅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拉动作用增强,泥鳅养殖在国内众多省市逐渐兴起,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正成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养殖户的致富主渠道.但由于泥鳅人工养殖时间不长,广大养殖户的经验也不足,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依靠以往的养鱼技术养殖泥鳅,容易忽视泥鳅的习性,不清楚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好苗种和饲料等.针对以上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泥鳅养殖进行阐述,以增进养殖户对泥鳅养殖的了解,引起养殖户时这几个技术要点的重视,促进泥鳅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6.
稻田泥鳅是一种生态型养殖方法,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与水稻生长相互促进,既提高稻田利用价值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文章从稻田选择、田块整理、水稻种植、鳅苗放养、田间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为泥鳅养殖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2008年,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徐亮毕业后留在了成都,并应聘到某水产养殖场负责泥鳅养殖方面的工作。徐亮通过半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回乡、养泥鳅、卖泥鳅。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泥鳅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即泥鳅肝胆综合症,给泥鳅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泥鳅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五个方面对泥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0.
<正>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是贵州省主要的水产养殖方式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稻田生态养殖从养殖品种上越来越多样化。稻田养泥鳅因苗种来源广、成活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等,成为了我省稻田生态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现将稻田泥鳅养殖经验总结如下。1稻田环境条件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 000 m2。稻田要求地势平坦,粘性土壤,保水力好,无渗漏,排灌自成体  相似文献   

11.
泥鳅养殖技术袁大林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群众十分喜爱的水产品。泥鳅还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积极发展泥鳅养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外汇收入。泥鳅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营养性补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泥鳅还有暖中...  相似文献   

12.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花鳅亚科(Cobiti-nae)、泥鳅属(Misgurnus lacépéde),是分布广、易于养殖的杂食性淡水食用鱼,肉质细嫩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1]。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减少,国外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泥鳅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进而带动了中国泥鳅养殖业,养殖方式也从池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是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由于泥鳅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台湾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且投资不大、方法简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开展台湾泥鳅人工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安化县是山区,山泉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积累山泉水池塘泥鳅高产养殖的经验,笔者于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安化县马路镇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泥鳅硬颗粒商品饲料的抽检、分析及养殖效果,探讨了泥鳅的营养要求,认为泥鳅苗种料适宜CP为34%~39%,育成料适宜CP为30%~34%,EE适宜需求为5%~7%,对淀粉源选择以面粉等粘结性强的原料为主,维生素的需求量与鲫鱼接近,同时对影响泥鳅硬颗粒饲料营养品质的加工质量进行了探讨。由于膨化饲料适合于泥鳅养殖习性,因此,推测膨化料将会是泥鳅饲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 ,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 ,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 ,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 ,前景广阔。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泥鳅项目组 ,通过8年研究实践 ,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 ,黄鳝生长快 ,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 ,效益高 ,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1建好养黄鳝、泥鳅池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 ,环境安静 ,水源方便的地方 ,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 ,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的大小一般为20~100平方米 ,…  相似文献   

16.
水泥池养殖泥鳅占地少、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利用野生泥鳅或购买人工繁殖泥鳅苗进行养殖,技术操作简单、明确,容易掌握,产量为5-6kg/m^2,净收入30-35元/m^2。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殖技术》编辑部:2007年,偶然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泥鳅的报道:报道里边称我省赣榆县的农民养泥鳅一亩收入能买一部轿车。于是对泥鳅的养殖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泥鳅的的消费群体大不大?  相似文献   

18.
杨草 《饲料研究》1995,(8):33-33
泥鳅的人工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中不少名特小产品由过去天然生产进入了人工养殖,泥鳅被人们视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档营养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每100克鳅肉含蛋白质18.4克,脂肪2.7克,灰分1.6克。同时,泥鳅还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水等药...  相似文献   

19.
以为泥鳅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为目的,采用室内静态暴露养殖试验,测定2g/L和3g/L两种养殖密度下,不同沼液和沼渣浓度下的泥鳅体重增长率。结果表明,在试验所涉及的沼液和沼渣浓度中泥鳅的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养殖密度为2g/L,使用3%沼液和3%沼渣时,泥鳅增长率开始出现正值;养殖密度为3g/L,使用5%沼液时,泥鳅增长率开始出现正值,使用沼渣则一直未出现正值。低养殖密度下,使用沼液和沼渣对泥鳅的生长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池塘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