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一、夏玉米营养特性 研究表明,夏玉米在生长过程巾每生产10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2.5~2.7千克、磷1.1-1.4千克、钾3.7~4.2千克,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5:1.5。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夏玉米与春玉米相比对氮、磷、钾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夏玉米苗期吸收氦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磷的吸收苗期占10.5%、中期占80.5%、后期占9.0%;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孙立纬 《新农业》2006,(8):41-42
很多蔬菜对钾的需要量大于氮、磷,生长良好的蔬菜含钾量为其干物质含量的2.5%~7%,高于氮、磷的含量。大部分蔬菜吸收的钾都比氮多,如黄瓜吸收的氮钾比为1∶(1.5~1.7),南瓜为1∶2.1,番茄为1∶1.9,茄子为1∶(1.5~1.65),青椒为1∶1.3,胡萝卜为1∶(1.1~1.3),萝卜为1∶(1.1~1.3  相似文献   

3.
金波  蒋海龙 《农家致富》2005,(11):30-31
南江苏省淮安市蔬菜研究所开发的有机基质,主要是利用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禽畜粪便、植物秸秆,通过发酵、粉碎、加工等工艺制作而成,其氮、磷、钾含量大于2.5%,并且水溶性氮、磷、钾含量在0.8%以上;微量元素种类齐全.含量在0.2%左右;幼苗易吸收,在育苗期间,  相似文献   

4.
一、夏大豆的营养特点 科学施肥是夺取大豆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要做到科学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8.5、五氧化二磷1.8、氧化钾3.7、氧化钙4.4、氧化镁2.1公斤,锌5.5克。吸收氮、磷、钾、钙、镁营养的比例大致为4.7:1:2.1:2.4:1.2。大豆开花以前,从土壤中吸收氮、磷养分数量较少,籽粒形成期,吸收氮、磷养分进入高峰期。大豆对钾、钙、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技推广》2006,22(10):45-50
1 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按照玉米的生育特性,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重要阶段。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基本不需要有效钾。一般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窑,氧化钾2.0kg,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体为1:0.48:0.8。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为了给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问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及氮用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206.3:105:180)和氮低量配比(N,P2O5,K2O的质量比为186.3:105:180)两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乳熟前、后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促进叶肉细胞的羧化效率,提高CO2的同化速率,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早、晚稻产量高低依次均为推荐配比处理、氮低量配比处理、氮高量配比处理.和对照相比,早稻增产幅度为8.2%~12.0%,晚稻增产幅度为3.7%~12.1%.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需肥较多,尤其是对氮、磷、钾的吸收。其中氮的吸收量大于钾、钾大于磷,且随产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显增加;当产量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需钾量大于需氮量、需磷量。如对亩产300—350公斤的玉米进行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2.5:1:1.5;亩产350—400公斤时为2.4:1:1.7;亩产720公斤时则为3:1:4。  相似文献   

9.
一、施肥 豌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生长期间需供应较多的氮素。每生产100kg豌豆干籽粒需吸收氮约3.1kg,磷约0.9kg,钾约2.9kg。所需氮、磷、钾的比重大约为1:0.29:0.94。从出苗到开花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0%,始花到终花约59%,终花到成熟约1%;磷吸收量分别为30%、36%和34%;钾吸收量分别为60%、23%和17%;  相似文献   

10.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1):32-32
油菜的需肥量及需肥规律是什么? 答: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钾是水稻营养三要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大约需要氮1.7千克~2.5千克,磷0.9千克~1.3千克,钾2.1千克~3.3千克,所需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可见,水稻对钾的需要量比氮、磷还多,仅靠土壤中的钾,往往满足不了水稻的需要。近些年来,由于有机肥料投入量逐渐下降,缺钾面积逐年扩大,缺钾已成为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9,(17):24-25
一、需肥规律油菜每生产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8~11.3公斤、五氧化二磷3.0~3.9公斤、氧化钾8.5~10.1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0.3:1。品种不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不相同,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油菜需肥量多.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油菜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吸收养分的比例,均有一致的趋势.即氮多于钾.钾多于磷。油菜苗期对氮.磷非常敏感.氮、磷有利于基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中期以氮、磷、钾并重,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盆栽紫花苜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盆栽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3年的产量进行分析可知苜蓿产量与年限呈指数函数y=18.4596e^04359x,R=0.9984增长;通过建立磷、钾肥与产量的回归方程,预测每盆施重过磷酸钙5.089g,硫酸钾2.584g,产量最高为每盆36.734g;当苜蓿产量最高时,其体内氮、磷、钾含量N:P2O5:K2O=1:0.264:1.434。对3年生苜蓿氮、磷、钾的吸收量进行分析,建立磷、钾肥与氮吸收的吸收曲线方程,预测每盆吸收重过磷酸钙4.452g,硫酸钾2.365g,氮吸收量最高1.156g;同时还建立磷、钾肥与磷吸收的吸收曲线方程,预测出每盆吸收重过磷酸钙5.990g,硫酸钾4.354g,磷吸收量最高0.124g。  相似文献   

14.
《当代农业》2011,(19):24-25
小麦营养特性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氮3公斤左右、磷1.0~1.5公斤、钾2.5~3.1公斤。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期.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期,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高梁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氮、磷、钾14种不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的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为N12kg/667m^2,P2O58kg/667m^2,K2O14kg/667m^2中量施肥水平,其N:P2O5:K2O=1:0.7:1.2时,高粱籽粒产量为435.1kg/667m^2,产值为1153.0元/667m^2。纯收入为950.3元/667m^2。净产投比为4.69:1;肥料利用率分剐为氮30.96%,磷9.80%,钾为16.33%。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硫肥对苜蓿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4因素(氮、磷、钾、硫),3水平进行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苜蓿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562.5kg/hm^2、硫酸钾675kg/hm^2、硫磺粉75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14550,14550,13678.5,12789kg/hm^2,分别高于对照28.3%,31.1%,20.6%,13.7%。施肥可提高苜蓿粗蛋白含量,硫酸钾的效果最明显:第一茬在225kg/hm^2时粗蛋自含量为19.4%,高于对照27.9%;第二茬450kg/hm^2时粗蛋白含量为20.1%,高于对照12.5%;施适量的氮、磷、钾可促进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施硫磺粉对土壤养分没有明显的影响。施尿素、过磷酸钙、硫磺粉均能提高种植苜蓿经济效益,每公顷分别增值1476.9,1439.1,750.3元。  相似文献   

17.
暖泉农场玉米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表明,氮磷钾肥效函数为:y=285.82+53.41x1+142.19x2—5.11x3-111.64x1^2-50.5x2^2-19.2x3^2-9.63x1x2+35.08x1x3+6.51x3x3,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是氮、磷和钾,氮钾肥交互作用明显。当666.7m2施氮30.47kg、磷5.24kg、钾为7.86kg时,最高产量1119.74kg/666.7m2。施氮28.38kg、磷4.76kg、钾为6.51kg时,产量为1114.2kg/666.7m2。产量大于900kg/666.7m2的田间施肥农艺方案为:氮25.08~29.48kg/666.7m2,磷3.68-6.96kg/666.7m2,钾3.81~6.42kg/666.7m2。玉米行粒数与氮、磷、钾有关,百粒重、棒三叶面积等与氮、磷有关。肥料利用率:尿素中氮素为51.3%,重过磷酸钙中磷素为4.13%,硫酸钾中钾素为8.35%。  相似文献   

18.
饼肥含有机质75%~85%,氮含量为2%~7%,磷含量为1%~3%,钾含量为1%.2%。饼肥中的氮磷钾多呈有机态,氮以蛋白质形态为主,磷以植酸卵磷酸为主,钾大都是水溶性的。有机态氮磷,作物吸收利用率低,必须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发挥肥效。饼肥中还含有油脂和脂肪酸等化合物,组织致密呈块状,不易粉碎,也难通气,因而分解缓慢。但饼肥是优质有机肥料,肥效持久,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多种作物,  相似文献   

19.
甘薯的无公害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梅 《河南农业》2010,(9):23-23
一、甘薯的需肥特点甘薯是块根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相比之下,甘薯对钾的需求量较多,故被称为喜钾作物。对氮的需求量次之,需磷量最少。试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D0kg薯块,全株需吸收纯氮(N)4.9kg、磷(P2O5)1.34kg、钾(K2O)11.5kg,其吸收比例为1:0.27:2.35。甘薯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速度是前期慢、中期快、  相似文献   

20.
硅虽然不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但作物对硅的吸收量相当对氮、磷、钾吸收量的总和,如此高的吸收量势必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研究证明,硅是作物重要的生长元素,它可以促进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与运输。   1.玉米施硅的增产作用   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褐土、潮土等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硅肥每 667平方米增产 32. 6~ 60. 0公斤。经方差测定,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玉米施硅增产机理   (1)硅素能促进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对植株叶片进行测试,蜡熟期施硅、锌、锰,叶片含氮量为 2. 33%,含磷量为 0. 338%,含钾为 1. 95%;而施锌、锰区氮、磷、钾含量分别为 1. 80%、 0. 281%和 1. 96%;对照区叶片氮、磷、钾含量为 1. 79%、 0. 280%和 1. 85%,表明施硅确实能提高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   (2)硅能提高玉米对锌、锰的吸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拔节期叶片锌含量,施硅地块为 32. 7~ 34. 2毫克 /公斤,而对照为 24. 9毫克 /公斤,蜡熟期叶片含锌量为 22. 4~ 24. 1毫克 /公斤,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