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共有维管束植物94科496属1546种,其中种子植物1541种,隶属于90科492属,占全国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6.26%。资源植物丰富,饲用植物1361种、药用植物547种、观赏植物148种、蔬菜植物138种、纤维植物62种、蜜源植物60种、芳香植物42种、淀粉植物40种、油料植物37种、农药植物26种、沙生植物115种、盐生植物172种、旱生和超旱生植物269种、寒生植物340种。通过研究,客观反映了石羊河流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南彝族聚居区(香格里拉市、赫章县、美姑县、越西县和雷波县)彝兽医常用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对101种采集的植物药物进行标本制作和性味归经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1种药用植物归属45科81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蓼属;药性寒、凉、温、热、平的种类分别为37种、25种、21种、0种、25种;药味酸、苦、甘、辛、咸、淡、涩的种类分别为12种、69种、31种、35种、3种、12种、15种;归经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的种类分别为21种、58种、23种、46种、24种、24种、21种、6种、11种、4种、0种、0种。该调查研究初步梳理归纳出西南地区彝兽药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特征,为彝兽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黔江区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庆黔江区14个乡镇调查点进行畜禽寄生虫区系调查,共剖检动物162头(只),收集虫体70588条。对所收集的虫体按寄生虫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本次调查共发现7种动物的寄生虫133种,寄生于猪的有13种、牛43种、羊34种、鸡29种、鸭34种、兔2种、犬7种,其中吸虫48种、绦虫24种、线虫42种、棘头虫1种、蜘蛛昆虫17种、原虫1种,隶属于5门、7纲、16目、54科、84属。寄生虫的平均感染率为89.51%,调查结果表明,黔江区畜禽的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且为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14950万平方公里)的6.4%,但拥有野生脊椎动物的种类却占世界这类动物种类总数的10%以上。其中有野生鸟类1186种,兽类450种,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种,淡水鱼类近800种,海洋鱼类约1500种。全世界15种鹤类中我国分布有9种,雁鸭类148种中我国分布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中我国分布有56种,食肉类257种中我国分布有54种,全世界在科学实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灵长类动物约190种,我国分布有16种。我国的野生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还有不少闻名世界的特产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台湾猴,白唇鹿、黑麂、华南虎、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绿尾虹雉、扬子  相似文献   

5.
红豆草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害是红豆草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目前共有32种,其中主要为菌物病害(27种),另外还有细菌病害(2种)、病毒病(1种)、线虫病(2种)。就每个国家发生的病害数而言,中国有24种、英国9种、伊朗5种、土耳其3种、加拿大2种、美国1种、前苏联和德国均1种。在这些菌物病害中,仅在英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外发生的有白粉病、格孢腔环斑病和疫霉根腐病等3种,仅在我国发生的菌物病害有尾孢叶斑、刺盘孢炭疽病、丝囊霉根腐病等13种,其病原共36种;21种危害茎叶病害,5种危害根病,1种系统危害全株。在我国发生的菌物病害中,甘肃发生的种类最多,有20种,其次新疆9种、内蒙古5种,其他省区发生数更少。在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中,除细菌性茎疫病在我国有发现之外,其余均发生于国外。国内外对其白粉病、锈病和黑腐病等常发性茎叶病害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和防治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根病、系统性病害和其他茎叶病研究较少,今后有必要更多关注影响我国红豆草生长的数种最主要病害,在病原准确鉴定的基础上加强病害监测和发生规律研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并保护邛海湿地的雀形目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笔者于2014年3—4月份采用样线法对邛海湿地春季雀形目鸟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邛海湿地春季雀形目鸟类共有53种,隶属20科31属。从动物区系来看,东洋种鸟类有26种、古北种22种、广布种5种。从居留型来看,留鸟3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4种、旅鸟3种。被列入"三有动物"名录的鸟类42种。  相似文献   

7.
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库存资源经济价值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至2006年底,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已入库保存67科411属1000种9593份种质材料,并以禾本科、豆科、菊科为主。入库材料按其经济用途分为5大类,即饲用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用植物和境用植物。在中心库饲用资源中,优等牧草199种,占入库总数的19.9%;良等156种,占入库总数的15.6%;中等183种,占入库总数的18.3%;低等23种,占入库总数的2.3%;劣等4种,占入库总数的0.4%;有毒植物22种,有害植物10种。中心库中的食用植物共29科73属114种,分别占中心库科、属和种总数的42.38%、17.76%和11.4%。中心库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种质资源有57科207属310种,分别占中心库科、属和种总数的85.07%、50.36%和31%。中心库中牧草的工用价值包括纤维植物和树脂、橡胶植物。中心库中境用植物有固沙植物28种、水土保持植物28种,绿肥植物38种,美化植物中草坪植物64种,观赏植物53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测定了甘南去势牦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甘南去势牦牛为试验组、公牦牛为对照组,宰后均取背最长肌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甘南去势牦牛肉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2种及杂环类1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8.02%,烃类物质为16.58%,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80%,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68%、6.72%和3.92%。公牦牛肉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3种及杂环类2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7.78%,烃类物质为16.99%,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63%,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81%、5.85%和3.95%。甘南去势牦牛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比公牦牛少两种,主要的呈味物质代表鲜香味的醛类物质、清香味的醇类及油香的酮类物质均高于普通公牦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年来巴西红蜂胶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这些成分包括黄烷酮10种、黄酮醇1种、异黄酮7种、异黄烷酮4种、异黄烷4种、查耳酮4种、橙酮醇1种、紫檀烷6种、苯并吡喃1种、新黄酮1种和木脂素3种,其中的不少成分属新发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常用的中药品种1000余种,其中可人工栽培的200多种。调查表明,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肉苁蓉、银柴胡、紫草等100多种中药材资源量普遍下降;八角莲、杜仲、见血封喉、野生人参、黑节草、小勾儿茶、凹叶厚朴等30多种药材已处于濒危灭绝边缘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