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MT法对某奶牛场505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2.38%(214/505),临床型乳房炎阳性率为8.32%(42/505),乳区阳性率为22.02%(421/1912)。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其淘汰数占奶牛总淘汰数的9%~10%。因其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而隐性乳房炎流行更广,为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不但引起奶产量降低4%~10%,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液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被迫淘汰。每年因乳房炎而最终淘汰的病牛约占总淘汰率的10%。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95%。即使在美国、日本这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扎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的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轻者造成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淘汰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乳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的肉眼变化,所以很难发现.以致常不被人重视。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民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69-69,71
乳房对奶牛极为重要,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最重要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泌乳牛中约占50%左右,占乳房炎的绝大多数。该病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奶品质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必须引起奶牛饲养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多发生于泌乳奶牛的初期和高产牛的泌乳高峰期。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两大类型,笔者主要谈谈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预防。1发病原因1.1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菌、李氏杆菌、布氏杆菌。1.2病毒感染:如水泡病病毒感染乳房引起乳房水肿发炎。1.3初产母牛或经产母牛饲养管理不善引起。1.4分娩时引起的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盆腔炎等。由于上述原因难产时助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是奶牛实际生产中常发、多发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齐齐哈尔市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我们对3 372头患乳房炎奶牛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如下。1临床型乳房炎在所调查的3 372头奶牛中,临床型乳房炎患牛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奶牛场泌乳牛群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结果表明,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19%,5岁以上奶牛阳性率显著高于2~4岁奶牛(0.01相似文献   

10.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为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性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奶牛业的大难题,而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上有奶牛2.2亿多头,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0%~75%,有的地方高达80%以上。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中兽医所对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中南、西南地区22个城市的32个奶牛场,共计10 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调查显示,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3.41%。并对其中5个地区20个牛场的3 384头泌乳期奶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查,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头平均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44.74%。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坏死、化脓、萎缩,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只有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判定。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等;据报道有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真菌及病毒7种,霉形体2…  相似文献   

13.
采用SMT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奶牛场泌乳母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该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38.79%(313/807),乳区阳性率为19.35%(606/3132)。阳性牛的分布在不同牛舍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3胎以上奶牛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在不同乳区间有显著差异,左侧乳区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右侧乳区(P〈0.01)。同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牛床位置、泌乳生理状态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SMT法对某奶牛场505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的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2.38%(214/505),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为8.32%(42/505),乳区阳性率为22.02%(421/1912)。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为奶牛常见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因其造成奶量的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疽、萎缩,致使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据美国、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是乳腺体或乳腺体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或是两者同时发炎,隐性型乳房炎是乳腺体的部分乳腺小叶的炎症。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约占乳房炎的5-25%,隐性乳房炎约占75~95%。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由于其发病率高且患病牛产奶量下降15%左右.更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     
《动物保健》2006,(10):27-2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 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19.
奶牛常见乳房炎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一直困扰着乳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而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对贵阳市清镇、乌当区、花溪区和开阳县的4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284头泌乳奶牛的1 136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3.8%、26.1%.数据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胎次、年龄有很大关系.不同胎次和年龄的泌乳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常态化的乳房炎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随时监控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为促进奶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