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大庆地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添加一定比例秸秆的盐碱土中种植玉米,探讨秸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在盐碱土及添加秸秆的盐碱土中盆栽玉米,待三叶期时,测定玉米幼苗叶绿素、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阐明秸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盐碱土中添加秸秆后,玉米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不显著(P>0.05)。盐碱土中添加秸秆后,玉米幼苗通过改变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降低盐碱伤害。  相似文献   

2.
张睿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18-119,205
[目的]探讨农家肥对大庆地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方法]通过实验室盆栽的方法,在盐碱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农家肥(农家肥∶盐碱土=1∶3),待玉米长至3叶期时,通过测定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农家肥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添加农家肥后玉米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农家肥通过降低玉米叶片膜质过氧化作用,增加光合作用来缓解土壤对玉米的盐碱伤害,农家肥对盐碱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聚乙二醇(PEG)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缓解效应。[方法]在28℃条件下盆栽玉米,待玉米长到三叶期,对玉米幼苗进行8℃、3 d的低温胁迫处理,同时施用浓度30%PEG喷洒叶片,3 d后测定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受低温胁迫后玉米幼苗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低温胁迫下的幼苗施用浓度30%PEG后,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温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施用浓度30%PEG后各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浓度30%PEG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具有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外源Ca2对玉米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对玉米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20 mmol/L CaCl2溶液,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期后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了外源Ca2+后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MDA和脯氨酸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外源Ca2+对玉米幼苗NaCl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mg/kg)对铜胁迫(300.0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mg/kg硒+300.0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Pb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对玉米幼苗伤害的缓解作用,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铅(Pb)处理下玉米(Zea mays)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mmol·L-1 Pb处理明显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减缓了玉米幼苗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添加0.1 mmol·L-1的SNP明显缓解了Pb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Pb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了MDA含 量、细胞质膜的透性。外源NO对Pb胁迫下玉米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增强玉米幼苗对Pb毒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品种越光(盐敏感)和Bertone(耐盐)为试材,设置了正常稻田土、典型盐碱土和改良盐碱土3个处理,分别在水稻插秧后1、4、7、14 d取样测定水稻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以分析改良盐碱土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稻田土相比,典型盐碱土和改良盐碱土处理的水稻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均极显著增加,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以及Fm、Fv/Fm、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明显降低;与典型盐碱土处理相比,在改良盐碱土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总体均极显著降低,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以及Fm、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均明显升高,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Bertone的盐害症状较轻。表明,施用适量的脱硫石膏、改良剂和有机肥,辅以灌排水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盐碱土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尤其对耐盐水稻品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大庆盐碱地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抑制,促进耐盐玉米品种的选育,以龙育4号玉米为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NaCl盐胁迫处理,同时添加1,3和5 mmol·L-1的Ca2+缓解盐胁迫,测定玉米幼苗的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植物受到盐胁迫后与对照相比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增加不显著,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加入3 mmol·L-1 Ca2+后,与盐胁迫处理相比,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均降到最低,且与盐胁迫处理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外源Ca2+对玉米幼苗盐胁迫伤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 mmol·L-1 Ca2+处理对玉米幼苗盐胁迫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外源壳聚糖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明确壳聚糖对番番茄茄幼苗抗灰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测定了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诱抗效果以及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脯氨酸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效果14d时达到58.26%;与灰霉病菌处理组相比,壳聚糖处理组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增加34.6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5.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0.83%、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16.21%、POD含量增加16.88%、MDA含量降低16.54%。[结论]外源壳聚糖可以提高番茄幼苗光合利用率和保护酶活性从而提高番茄幼苗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氧水培对蕹菜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蕹菜对低氧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浮床在低氧富营养化水面种植蕹菜,与土培的蕹菜进行比较,研究了成熟期蕹菜叶片中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探讨了蕹菜对低氧的耐受性特征及种植密度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低氧富营养水体中,蕹菜叶片的总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土培处理的,而脯氨酸含量高于土培处理,这说明蕹菜对低氧的富营养水体环境有较好的耐受性;种植密度越高,蕹菜的叶绿素含量越低,种植密度对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高密度种植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每2m2的浮床种植66株蕹菜最佳,为蕹菜浮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田菁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设置种植田菁和不种田菁(CK)2个处理,于2014—2016年进行田间试验,探讨其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田菁适应大庆地区气候条件和盐碱化土壤环境,种植田菁能有效促进地表其他植被生长,降低土壤pH、可溶性盐含量、电导率及土壤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结论]田菁对大庆地区盐碱化土壤和独特气候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作为盐碱土改良的先锋树种在大庆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3.
将农林废弃物(枯枝落叶、药渣、锯末、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壳、玉米Zea mays秸秆)分别与珍珠岩以及蛭石按比例混合成10种混配基质,以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常用容器苗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 ∶ 1 ∶ 1)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从中初步确定了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和处理7为较优混配基质,探讨了筛选出的5种混配基质及对照对浙江楠3年生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的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枯枝落叶、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 ∶ 3 ∶ 2 ∶ 2)栽培的3年生浙江楠的苗高、地径、分枝数、地上鲜干质量、地下鲜干质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高径比、根冠比、根系活力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虽略小于对照但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处理3的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可以替代以泥炭为主的对照基质栽培浙江楠,处理3的基质价格为89.00元m-3,明显低于对照为236元m-3的基质价格,对实现浙江楠容器苗工厂化生产意义重大。表7参12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银杏幼苗抗高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立水杨酸对银杏Ginkgo biloba的耐热性调控效果并探讨外源水杨酸下银杏耐热的可能机制,分别对2年生银杏叶片喷施100,2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处理48h,并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然后以44℃的高温胁迫4h。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种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均可抑制银杏叶片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升高,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增强和抗坏血酸质量分数的升高,而且与对照相比,外源水杨酸处理过的银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可溶性糖较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反映了水杨酸对缓解高温对银杏的伤害起到了一定作用;1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比200μmol·L^-1的水杨酸溶液缓解银杏受高温伤害的效果要好。图3参21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和人控低温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所受的低温伤害有所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竹柏在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冬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并分析其干旱胁追下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40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生理干旱胁迫和盆栽极限干旱胁迫等方法进行耐旱种质资源的筛选,并对干旱胁追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筛选鉴定出一批耐旱性甘蓝型油菜品种:YAU200908、湘油15号、YAU200903、YAU200907、YAU200906、YAU200904。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加剧而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的含量及SOD、CAT、POD的酶活性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丽升高。[结论]在抗旱性强的材料中,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地减少。脯氨酸、可溶性糖、MDA的含量及SOD、CAT的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作为油菜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根瘤菌接种厚荚相思幼苗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接种不同根瘤菌对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Ⅱ苗木生长以及对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3个根瘤菌菌株接种厚荚相思幼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能极显著提高厚荚相思苗木的苗高、地径、叶片含氮量、土壤全氮量、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磷酸酶和果聚糖蔗糖酶活性,其中苗高生长量增加15.1%~27.4%.地径生长量增加7.7%-32.0%,叶片含氮量提高54.7%~84.6%,土壤全氮量提高21.4%~31.6%,土壤有机质提高31.0%~38.7%,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23.4%~34.7%,果聚糖蔗糖酶活性提高64.5%-178.0%;苗木的生物量也有显著增加,苗木单株总生物量增加22.6%~73.1%。综合分析表明,接种根瘤茵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表4参2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适合海南野生蕉组培苗培养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红泥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椰糠、木屑、珍珠岩、河沙配成14组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叶片数量变化、新叶展开宽度变化、假茎高度变化和粗度变化4个生长指标。[结果]最适合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木屑∶河沙=1∶1(V/V)的基质,其次为木屑∶珍珠岩=1∶2(V/V)的基质及椰糠∶珍珠岩比例=1∶2(V/V)的基质。[结论]该研究为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