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生产、价格、流通、储备、贸易以及农民增收和国家宏观调控等,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发现价格和转移风险的经济功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粮食安全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粮食增产的制约因素、粮食供给价格、粮食安全保障的法律规范,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不协调性;提出了提高产粮区经济收入、加大粮食高产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增强国家储备能力、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门法律,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大面积农用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粮食供求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粮食安全成为稳定社会经济的焦点问题。运用边际分析等方法从粮食安全要素角度对粮食安全主要架构,如:粮食生产安全、粮食供给安全、粮食消费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城市化加速期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粮食供给价格、农民种粮意愿和城市居民粮食消费偏好的函数,并提出达到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统计1990~2021年乌兰察布市粮食生产情况,分析本市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视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价格及附加值等,以期为全市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主要因素。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和转移风险的功能,所以可以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为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服务,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此就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中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未来必须要围绕着尽快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做好任务落实、长远规划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首要工作加以部署.为什么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年增和当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如此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如何理解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怎样才能实施好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稻谷2009年上半年,稻谷的持续增产和供略大于求,对其价格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不过,为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府倾向于将稻谷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粮食安全系数,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作物受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等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重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趋于减弱,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城市化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正不断增强;自然灾害从近期和长期来看都会加重粮食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业》2011,(9):18-18
为便于稻谷生产、经营和消费者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成本价格信息,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稻谷成本价格发布平台,这个平台由湖南省政府研究室和湖南省物价局联合湖南省农业厅、商务厅、  相似文献   

11.
各国粮食安全政策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国粮食安全政策的目标概括起来,不外是发展生产,稳定粮价,调节供需,保证供应。围绕这些目标,形成生产、流通、价格等若干方面的政策。 (一) 粮食价格政策 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极大,一方面,生产者希望能得到较高的价格,增加收入,这是稳定农业、扩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家通常要使城市消费者能买到较便  相似文献   

12.
大米对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水稻生产和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冲突不断、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全球各国都面临粮食安全挑战。通过对世界稻米的生产和贸易进行分析,剖析各国稻米生产和价格发生波动的原因,了解各国的稻米贸易流向,并追踪最新的稻米贸易政策,分析影响稻米生产与贸易的原因,为各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对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本丈首先剖析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在此基础上从供求、成本、货币、期货投机等方面揭示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提出稳定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从区域粮食供求失衡视角出发,分析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低、空间布不对称、区域间利益关系不协调,地方政府在保护粮食安全方面的搭便车行为,加剧了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产销区间矛盾.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改革和创新以下领域:农产品流通体制、区域粮食储备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等.改革成效和问题并存,指出切实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能的方向:建立耕地保护建立补偿机制,对耕地实行动态保护;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强化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农业科技投入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水稻生产4个阶段发展历程的回顾,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我国近几年来水稻生产、市场供需、贸易和价格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我国水稻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并基于粮食安全角度提出了我国水稻生产的政策和技术建议,以期为今后发展粮食生产、流通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形势下,粮食安全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国内外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正在重新洗牌,保持和强化河南省粮食产业优势,必须以创建粮油主导产品的省域公共品牌为抓手,厚植优势,补齐短板,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粮食和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粮食安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2013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产品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格局。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情况有所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十三五”粮食安全状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三五"期间河北省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河北省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粮食供求基本平稳,粮食安全状态向好,粮食总产量能够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粮食需求。但长期来看,河北省粮食安全状况仍存隐忧,主要为: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农业资源偏紧,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价格受到成本"地板"抬升和价格"天花板"封顶的双重挤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等。最后,从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商品粮基地、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保持我国粮食市场稳定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本要求,也是今后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但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俄乌冲突背景之下的粮食安全危机问题,基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粮食市场的供需情况和价格数据,以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为案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俄乌冲突引发此轮粮食危机,导致粮食、能源和化肥等相关产品供需失衡,价格全面上涨,并呈现危害程度极大、驱动因素不同以往和现实启示作用明显增强等突出特征;本轮粮食安全危机加剧了区域内的农业资源毁灭性开发,同时由点到面扩散产生连锁反应,并导致外部势力加速向中东和非洲渗透,严重冲击了中东和非洲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和农业贸易及投资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认为:中东和非洲地区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自给能力来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大对外部资源和技术的多元化运用以提升粮食危机应对能力,同时要重视发挥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以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及扩散形成的外部不稳定压力,并提升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的综合治理水平,从长远思维来解决粮食安全难题。此外,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用,参与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治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对若干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若干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分析浙江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潘伟光罗庆成一、粮食安全政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粮食主要出口国。它的粮食安全政策基本上较为稳定,大体上有这样几个方面:(1)价格支持政策。这项政策是从本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