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扶1、2号早实核桃新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风隔年核桃是我国珍贵的早实核桃种质资源,同新疆隔年核桃一样具有早实、丰产性强、植株较低矮等特性,是实现园艺式矮化栽培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长期有性繁殖,坚果多为杂合体,品质良莠不齐。有些单株果实个小、夹隔、品质差、产量低;而另一些单株则果个大、出仁率高、不夹隔、品质好、极丰产。因此,选择产量高、早实、品质好的优良单株,进一步培育为新品种。对实现我省乃至全国核桃园艺式矮化栽培,生产优质核桃,则极为必要。西扶1、2号核桃是西北林学院园林系选育出的优良早实核桃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将成为我省早实核桃的当家…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林科院主持,全国9个单位参加承担的国家“七·五”林业重点攻关项目“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经过几年共同努力,选育出我国北方首批核桃新品种16个。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指标是:适合华北山地、西北黄土高原、西南高地、新疆南部绿洲四大产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早实丰产特性,即嫁接苗栽植后3年,及在5龄以上砧树上高接后第三年,每平方米冠幅垂直投影面积内产仁量在170g 以上。坚果品质为优良,即取仁易,可加工成半仁至1/4仁;出仁率在50%以上,以55%~65%仁不外露为理想;仁色黄白、浅黄、浅琥珀  相似文献   

3.
四川黑水早实核桃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源调查和优树选择,开展黑水县早实核桃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水县的早实核桃资源分布广泛,占全县核桃分布范围的82.3%,其中82.8%属于本地原生核桃资源,是继陕西、新疆之外我国早实核桃种质资源的又一发现。选育出4个早实核桃新品种,不仅实现了四川早实核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了核桃品种,还为核桃遗传改良提供了宝...  相似文献   

4.
山西核桃新品种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核桃新品种近几年来,我省各地选育出不少核桃优良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分早实和晚实两个类型。1.1早实核桃新品种。据汾阳、浮山、代县3个不同试区试验认为,目前,有12个核桃新品种,适宜在全省发展,其共同特点是优质丰产。这12个新品种是:(1)扎343号;...  相似文献   

5.
采用晚实漾濞泡核桃作为亲本,按有性自交育种程序,经过30多年试验研究,选育出首个自交新品种—自元。通过对自元和亲本进行物候期观测、丰产性指标调查、坚果品质分析,以了解自元核桃的丰产与结实特性,坚果品质和果实的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自元核桃属早实核桃类型,开花习性为雌先型,与亲本漾濞泡核桃截然相反,在丰产性、品质方面与亲本近似。自元核桃具有早实、丰产、树势强及品质优等特性,增产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对绿波、豫新、簿丰等三个早实核桃新品种的植物学与生物学特性、结果习性与产量、果实性状与品质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试验研究。并按品种介绍了园地选择、苗木培育、栽植密度、施肥管水、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优良品种核桃介绍罗念贞,王玉龙早实核桃新品种晋丰坚果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1.34g,壳厚0.8mm。微露仁,取仁易,出仁率67%,仁色浅,早熟品种。陕核1号坚果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3.98g,壳厚1.09mm,可取整仁,出仁率58.5%,仁色中。中熟...  相似文献   

8.
中林院林研所和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从70年代开始开展了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在“七五”期间评定出了我国第一批16个(中林1号、中林2号、香玲、西扶1号等)早实核桃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均具有早实、丰产、壳薄、核仁优质等优良经济性状:高接树(砧木5年生以上)接后第三年  相似文献   

9.
板栗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近10年板栗新品种选育,育成了优质、早实丰产、抗逆性强的云丰、云腰、云富、云早、云良、云珍6个板栗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嫁接后第2年进入结实期,早实丰产效果显著,成熟早,坚果商品性状好,品质优良,平均重10g以上。板栗新品种育成,对云南板栗品种化栽培和产业化形成,以及加速山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早实核桃新品种是我国北方各省在“六五”期间从新疆早实实生苗(或从新疆引入早实种子在内地培育的实生苗)中选择和杂交的优良株系,经过“七五”在全国区试,于1989年通过林业部鉴定的品种和经过省内区试的品种或优系。“七五”期间在全国参试的早实株系共36个。根据我国核桃主产区的不同自然条件,设立了河南浚县、山西汾阳、陕西陇县及辽宁新金四个试区,经过多点区试,对参试株系的丰产性、坚果品质、适应性及抗逆性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综合考查与分析,其中有16个株系符合核桃新品种的标准,并定为我国第一批早实核桃新品种,又据山西省内区试(汾阳、浮山、代县三个试区)结  相似文献   

11.
板栗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近10年板栗新品种选育,育成了优质、早实丰产、抗逆性强的云丰、云腰、云富、云早、云珍6个板栗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嫁接后第2年进入结实期,早实丰产效果显著,成熟早,坚果商品性状好,品质优良,平均重10g以上。板栗新品种育成,对云南板栗品种化栽培和产业化形成,以及加速山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新90301等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针对云南良种核桃结实晚, 种壳刻纹深密不美观及不耐寒等重大缺欠, 在取得“八五”核桃杂交育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于1990~2004年首次开展了选用我国南方云南核桃良种大姚三台核桃与北方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新早13号进行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通过14年的程序选育, 从初选的11个杂交优株无性系中经区域性栽培试验, 评选出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 3个杂交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新品种核桃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及树体矮化等优点, 其综合经济性状比亲本和“八五”培育出的5个新品系核桃均高, 总体丰产品质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标Ⅰ级或优级的标准, 达到了预期的育种目标。在掌握3个新品种核桃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前提下, 确立了其栽培技术要领, 使之便于推广。选育出的此3种新品种核桃现已在云南省的8个地(州、市) 10个(市、区) 试验, 示范推广, 面积达1 655 03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早实核桃实生苗在川北山区的早期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国内早实核桃香玲、鲁光、丰辉、阿九、元丰和陕核l号等6个品种和美国早实的维纳1个品种的实生苗,在川北广元低山丘陵区定植4 a的试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实生苗的早实性、丰产性及坚果品质都远远超过本地晚实核桃.用早实核桃实生苗建园,利用遗传机理,对定植4 a中有67%的植株能保持早实性、丰产性、坚果品质优,可直接应用生产;对占33%未结果的或坚果品质变劣的树高接换优,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而加快对良种的推广步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以及嫁接技术难度大的地区为快速推广良种核桃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树多头高接的引种方法,对引进35个早实核桃新品种(或优系)的适应性、生长结实特性和坚果品质进行了连续观察和测定,并依据国家标准GB 7907—87(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以下称国标)中有关核桃新品种的经济指标和适应性,采用独立淘汰方法,分层进行了评定,初步选出适合于我省发展的12个品种,这些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或超过美国2个最新专利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早实核桃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大树多头高接的引种方法,对引进35个早实核桃新品种(或优系)的适应性、生长结实特性和坚果品质进行了连续观察和测定,并依据国家标准GB7907—87(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中有关核桃新品种的经济指标和适应性,采用独立淘汰方法,分层进行了评定,初步选出适合于山西省发展12个品种,这些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达到或超过美国2个最新专利品种。  相似文献   

16.
露丰是从早实核桃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露仁核桃新品种,属早实核桃类型.坚果长圆形,壳厚0.5mm,成片状显露种仁;单果重13.0g,核仁饱满,味香不涩,出仁率86.3%,品质优良.侧花芽果枝率79.0%,坐果率82.1%,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17.
商洛紫仁核桃是商洛市自主选育的特色核桃新品系,核仁皮紫红色,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花色苷和鞣花单宁成分含量极高,在核仁种皮中含量分别为1.65%和4.10%;生长势旺盛,树体强壮,坚果圆球形,三径均值31.55 mm,平均单果重10.44 g,出仁率51.11%,壳厚1.13 mm,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3.77%、64.89%、15.65%,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54.7%。该品种具有早实特性,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从外地调运核桃苗种植后遭遇晚霜寒害的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林"系列核桃项目组结合生产实际,在高寒、晚霜危害严重地区的昭通市开展避晚霜核桃种质资源调查,通过近15年的选育研究,选育了‘鲁甸大麻1号’、‘鲁甸大麻2号’、‘云林1号’、‘云林4号’、‘云林5号’避晚霜能力极强的5个优良品种并通过审定和认定。选育结果表明,新品种的发芽期明显晚于对照,能有效避开晚霜危害;其挂果期介于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之间; 7年生植株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明显高于国标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坚果壳薄、仁色好、出仁率高、口感好;特异性明显,容易分辨各品种的真伪,可以在云南冷冻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核桃优良品种具有结果早、产量高、见效快、效益高 ,便于经营管理等特点 ,深受栽培者的喜爱。近年来 ,随着国家级首批 1 6个早实良种的选育鉴定和各省 (市 )一批良种的相继问世 ,核桃良种的推广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陕西省秦巴山区的商洛地区及渭北旱塬的局部地区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就开始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新品种 ,营建了一定面积的丰产示范园和采穗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近 ,省上又把渭北 6个地市的2 2个县 (市 )列为优质核桃发展区 ,拟用 1 0年时间 ,建立 1 0 0万亩优质核桃带。陕南的三地县也陆续把核桃生产列入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20.
核桃新品种在太行山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设在项目区的左权、榆社、和顺三县,通过高接园和新建园两种试验示范园的形式,引进国内12个最新选育出的早、晚实核桃新品种,经过六年的试验研究,从坚果品质、丰产性能和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筛选。认为:中林3号、薄丰、薄壳香、辽宁1号、晋龙1号、晋龙2号六个品种抗寒、耐旱、抗病性强,适宜在太行山区海拔1000m以下的干旱气候条件下发展。对于土壤瘠薄、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应加强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和树盘覆盖。保水肥田、合理负担是太行山区发展核桃生产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