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覆膜条件下新农菜豆1号在6种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粗、节数减少,节间长度、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增加,百粒鲜重与氮肥关系不显著,分枝数先增后减,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后减。以施氮量90 kg/hm2时产量、品质及效益最高,鲜荚产量为17 002.10 kg/hm2,蛋白质含量为39.82%,可溶性糖含量为64.62 mg/g及脂肪含量为16.55%。  相似文献   

2.
施氮量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单宁、总酚、花色苷的含量都随之增加,但过量的氮肥又使酿酒葡萄品质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大与减小趋势显著,纯氮量480 kg/hm~2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20.70%,比对照提高7.34%。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绿豆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晋绿豆9号在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同时对绿豆栽培密度和施氮水平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呈减少的趋势,单荚粒数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绿豆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与施氮量对绿豆百粒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密度与施氮量互作时,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施氮量为150 kg/h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黄秋葵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黄秋葵株高、茎粗和叶数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低于150 kg/hm~2时,黄秋葵产量和单株结果数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氮肥,产量和结果数均有所下降。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黄秋葵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等含量。黄秋葵植株全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植株全磷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在施氮量150 kg/hm~2时氮肥农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新农菜豆1号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菜用大豆生育期缩短,株高和始荚高度呈增加趋势,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呈减少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降低,百粒鲜重与播期关系不显著;菜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后减.以第2播期处理产量最高,为13 594.20 kg/hm2,适宜播期应为4月10~25日.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钼肥对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选用鲜食大豆品种日本青(A1)、抚鲜3号(A2)、辽鲜1号(A3)、沈鲜3号(A4)、台292(A5)等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R6至R7期测定四种不同施钼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指标,考察施钼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钼增加了鲜食大豆的三粒荚数、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及鲜荚产量,但降低标准荚数,对鲜食大豆鲜荚的长、宽影响不大;施钼提高鲜食大豆蛋白质含量,而对脂肪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试验同时表明鲜食大豆的适口性是由品质性状决定,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硬度呈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氮、气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灌溉水平(4 950和4 050 m3·hm-2),4个施氮水平(280、250、220、190 kg·hm-2),2个加气水平(掺气比例15%和掺气比例0%),共1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气处理下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番茄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下,加工番茄单株产量、单果重、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变化,有机酸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单株果数随施氮量增加呈减小趋势。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高灌水量处理的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横径和纵径均高于低灌水量处理,但低灌水量显著提高了加工番茄单株果数、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加气灌溉下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分别显著提高6.14%、3.67%和2.35%(P<0.01),果实横径、纵径和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大了1.91%、1.85%、1.17%、2.37%、2.42%和4.68%。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灌溉定额为4 050 m3·hm-2,施氮量为250 kg·hm-2的加气灌溉可以满足加工番茄高产、品质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352 kg/hm2。  相似文献   

9.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量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昆明地区草莓露地栽培的最佳施氮量,为化肥减量与提质增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5、225和330 kg/hm~2)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草莓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柄长、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225与N330处理间除叶片数外差异均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硬度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氮225 kg/hm~2时达到最高,但可滴定酸含量持续增加;产量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330处理时产量最高。【结论】综合草莓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以施氮量22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优质大宁烟单产以满足市场需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追施氮肥和钾肥(N 15 kg/hm2、K2O 90 kg/hm2;N 45 kg/hm2、K2O 270 kg/hm2)对大宁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追施含N15 kg/hm2、K2O 90 kg/hm2无机肥后,烟株高度、烟叶钾含量和烟叶产量显著提高,烟叶评吸质量提升而烟叶糖碱比、糖氮比、施木克值等指标的变化不大。然而,增施N 45 kg/hm2、K2O 270 kg/hm2的处理,烟叶产量、钾含量、烟碱含量虽分别增加24.73%、17.91%-27.08%和19.57%-30.55%,但烟叶糖碱比、糖氮比、施木克值和评吸质量下降。结果表明,在传统有机肥施用的基础上追施适量氮钾肥不仅有利于大宁烟生长和烟叶产量的提高,而且可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水平对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株高、分枝数、茎叶重、根重和根冠比等农艺性状指标均随之增加。N 180 kg.hm-2处理时,辣椒的株高和分杈数最高。(2)辣椒生物量和产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N 240 kg.hm-2处理时,生物量达到最高,为3 679.6kg.hm-2;N180 kg.hm-2处理时,产量和产值达到最高,分别为3 718.8 kg.hm-2和20 553.4元.hm-2。(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硝酸盐积累量升高。综合考虑丘北辣椒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丘北辣椒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菏泽地区冬季蔬菜的种类,增加市场供给,进行淮南黄心乌引种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淮南黄心乌农艺性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其单株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移栽苗龄对其缓苗时间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株高、株幅、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单株产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柄宽、叶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蛋白质呈下降趋势,硝酸盐和Vc无明显变化规律;在8月25日、9月5日播种,黄心乌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期,单株产量分别为511.16、500.08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27、6.50 mg/g,且硝酸盐含量较低,分别为342.87、357.66 mg/kg,9月5日播种,黄心乌Vc含量为32.34 mg/100g,显著优于其他播种期。有机肥(O)、有机肥+氮肥(ON)、有机肥+复合肥(OM)处理单株产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显著优于不施肥对照,OM处理单株产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520.15、6.79mg/g,但是硝酸盐显著低于ON处理。6叶、8叶期苗龄缓苗时间较短,为4 d,且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518.72、519.06 g。从农艺性状、单株产量、营养品质综合分析,淮南黄心乌在菏泽的最佳播种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5日,最佳施肥处理为有机肥+复合肥,最佳移栽苗龄为6~8叶期。  相似文献   

14.
氮磷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氮磷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氮磷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而后略有上升趋势,大喇叭口期含量最高,除苗期外,其余生育期均以氮磷(1∶1,下同)施用量180 kg/hm2处理达最大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随氮磷施用量的增大呈明显降低趋势,但氮磷施用量240 kg/hm^2处理较210 kg/hm^2处理稍高;叶片脯氨酸含量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氮磷施用量180 kg/hm^2处理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施氮量对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在湖北黄冈进行大田裂区试验,设置两个轮作模式(稻油轮作,RO;豆油轮作,SO)为主区,4个施氮量(N0,0;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为副区,测定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养分积累及籽粒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1)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显著高于稻油轮作,增加施氮量,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千粒重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N0相比,在N1、N2和N3处理下,稻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76.68%、436.49%和835.40%,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23.96%、344.46%和547.25%。豆油轮作较稻油轮作在N0、N1、N2和N3处理下大田籽粒产量分别增长62.09%、31.33%、71.79%和12.21%;(2)成熟期豆油轮作油菜根颈粗、株高、第一有效分枝高度和有效分枝数显著高于稻油轮作,且随施氮量增加不同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探讨密度和氮肥与设施袋培番茄产量、品质及冠层结构的关系。以番茄品种‘惠裕’为试材,设置3个密度水平(常规密度D1:4株/m~2、D2:6株/m~2、D3:8株/m~2),4个施氮量水平(常规氮肥N1:12 174mg/株、N2:11 581mg/株、N3:10 989mg/株、N4:10 396mg/株),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D1和D2条件下,番茄产量随氮肥的减少而减少,D3条件下,产量则随氮肥的减少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1条件下,番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N2、N3、N4条件下,番茄产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硝酸盐、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C质量分数在相同密度条件下,均随氮肥的降低而降低;相同氮肥条件下,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相同时,番茄冠层内透光率随施氮量的降低而升高,消光系数则随施氮量的降低而降低;氮肥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番茄冠层内透光率呈递减趋势,而消光系数则呈递增趋势。设施袋培番茄选择密度8株/m2、施氮量11 581mg/株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不同的角果着生部位对秦优7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由22.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株高、分枝部位、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结果密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角粒数、分枝角粒数、主花序产量、分枝产量均有所降低,密度优势明显,主花序优势明显,产量增加23.07%。在相同密度下,秦优7号的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的变化,总是主花序高于分枝;按角果同一着生部位籽粒中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硫苷、含油量的变化,22.5万株/hm2密度处理的高于30万株/hm2,而蛋白质的变化则相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秦优7号的种植密度,凭借高密度优势、角粒数优势、千粒重优势,主花序的增产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充分发挥秦优7号的增产优势、获得高产,增加产油量。此外,适当增加密度还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有利于机械收割操作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不同供氮水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京欣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尿素为肥源,设计5个不同氮水平,探讨不同供氮水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适量的土壤上增施氮肥,能增加单株西瓜个数和单瓜质量,提高产量,对提高单个西瓜质量更为突出。在一定的范围内,西瓜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上升而增加,但当每公顷纯氮用量达到360 kg以后,西瓜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继续增加用量,产量急剧下降;在纯氮用量0~240 kg/hm2时,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很小,而继续增加氮用量,即当纯氮用量为360~480 kg/hm2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上升;施用氮肥不同程度提高了西瓜维生素C含量;在纯氮用量0~240 kg/hm2时,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增加,之后却有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N4处理即纯氮用量360 kg/hm2为较合适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