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对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生产性能、载菌量、盲肠和皮肤抗菌肽的影响。选取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空肠弯曲菌感染,并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 mg/kg酵母多糖。饲养试验起始日诱导空肠弯曲菌感染,饲养试验持续35 d。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感染降低了獭兔结束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提高了料重比(P0.05),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这些指标(P0.05),且日增重和料重比达到了对照组水平。酵母多糖降低了獭兔盲肠食糜、皮肤、肝脏、脾脏的空肠弯曲菌载菌量(P0.05)。空肠弯曲菌感染诱导内源性抗菌肽的Cathelicidin、Galectin-3和LEAP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对DEFA4基因无显著影响,而添加酵母多糖对基因表达量具有进一步上调作用(P0.05)。酵母多糖添加剂量与结束体重、日增重呈现线性和平方效应关系(P0.05);与皮肤、肝脏和脾脏载菌量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和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和Galectin-3基因表达水平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抗菌肽Galectin-3、LEAP2和DEFA4基因呈现平方效应(P0.05)。表明日粮添加酵母多糖可以降低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组织载菌量,提高内源抗菌肽活性,不影响獭兔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肉鸡弯曲菌的带菌现状,比较2种基础培养基对于粪便标本弯曲菌检出差异,获得菌株菌型特征。本研究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共300份肉鸡泄殖腔拭子,分别应用Columbia、Karmali 2种基础培养基,采用滤膜过滤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方法对疑似菌落进行弯曲菌菌种鉴定;选择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0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1.33%(154/30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40%(120/300)和14.67%(44/300),空、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0/300)。检测标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率显著大于结肠弯曲菌(P0.01)。应用Columbia、Karmali培养基对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125/300)、42.67%(128/300),2种基础培养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培养基的补充使用样本的检出率增加了15%(45/300)。本次滤膜过滤法同时获得相同培养条件下标本中其他细菌3种,分别为:Cellulosimicrobiumsp.、Microbacteriumsp.、Helicobacter brante,共45株。60株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39个带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肉鸡中弯曲菌的携带情况较为严重,相同鸡场及不同鸡场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呈多样性特征。滤膜过滤法能够有效检测家禽肛拭子标本中弯曲菌,缩减了因使用选择性抗生素添加剂的成本。本研究没有检出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外的其他弯曲菌菌种。  相似文献   

3.
自1977年来已确认空肠弯曲菌为人肠炎的重要原因.在联合王国,一次最大的弯曲菌性肠炎的暴发曾牵连到生奶业。对空肠弯曲菌进入于牛乳中的途径有许多争论,认为:(1)乳汁可因患自然发生的弯曲菌性乳腺炎而受到污染,或(2)在挤乳时或挤奶后从牛的粪便污染。两种说法都可能,因为空肠弯曲菌普遍存在于牛粪中。而Lander等(1980)曾实验性地产生弯曲菌性乳腺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Nested-PCR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感染空肠弯曲菌的病鸡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ested-PCR方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结果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研究还发现,空肠弯曲菌对鸡的致病性可能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Nested—PCR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感染空肠弯曲菌的病鸡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ested.PCR方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结果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研究还发现,空肠弯曲菌对鸡的致病性可能增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多重PCR反应(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编码嗜热弯曲菌属的16S rRNA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和编码结肠弯曲菌的cdt真基因为靶基因,选择3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鉴别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m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7 bp、159 bp和173 bp.采用22株细菌验证了该mPCR具有特异性.m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空肠弯曲菌10pg/μL、结肠弯曲菌1 pg/μL;在人工模拟污染样品起始污染浓度为1.5个/mL时,42℃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 h即可被检出.在随机采集的172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18份样品为空肠弯曲菌阳性,7份样品为结肠弯曲菌阳性.本研究建立的m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空肠弯曲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空肠弯曲菌可引发人和多种动物疾病,其抗原结构复杂,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作者通过对空肠弯曲菌可能的毒力因子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作一简要概述,为空肠弯曲菌的诊断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弯曲菌的公共卫生危害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弯曲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由于弯曲菌严格的微需氧环境,通常难以确诊,如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空肠弯曲菌已成为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每年有250万例弯曲菌感染,其中13000例需住院治疗.另外,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是导致GB综合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菌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空肠弯曲菌通过鞭毛上的粘附素特异性介导与感染细胞粘附和害居。空肠弯曲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内毒素活性,主要通过LPS起作用。LPS可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后者介导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引起相应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弯曲菌的公共卫生危害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弯曲菌是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由于弯曲菌严格的微需氧环境,通常难以确诊,如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空肠弯曲菌已成为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每年有250万例弯曲菌感染,其中13000例需住院治疗。另外,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是导致GB综合症的重要前提。"一、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省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中空肠弯曲菌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共采集泄殖腔标本80份,采用国标法,并用API Campy System进行了生化与分类鉴定,结合弯曲菌多重PCR检测方法,共检出弯曲菌17株,阳性率为21.67%,其中空肠弯曲菌10株。结果表明,丹顶鹤弯曲菌的感染与年龄有关,未成年丹顶鹤弯曲菌阳性率极显著地高于成年丹顶鹤;同时对部分菌株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空肠弯曲杆菌是弯曲杆菌属的一种,是几十年来倍受国内外广泛重视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近几年,其感染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为阐明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的致病作用以及如何进行防治,本文从其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与控制方面对空肠弯曲菌及该菌引起疾病的相关情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鸡源弯曲菌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现状,探讨毒力基因的存在与耐药性的关系,本试验通过PCR方法对贵州省9个市(州)禽类养殖场分离的96株弯曲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通过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计算关联系数(Cramer’s V)后分析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弯曲菌分离株中携带率位于前3名的毒力基因是sodB、cheY、fur(99.0%、96.9%、96.9%),ciaB、virB11的携带率均为0;空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cdtA-cdtB-cdtC-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优势毒力基因谱为flaA-cadF-cheY-fur-katA-sodB,结肠弯曲菌毒力基因谱型多于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分离株耐药率位于前3名的抗菌药均为萘啶酸(88.2%、93.5%)、四环素(85.2%、90.3%)和环丙沙星(73.5%、87.0%);结肠弯曲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泰利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水平高于空肠弯曲菌。红霉素与cdtC基因,阿奇霉素与cdtA、cdtB基因,环丙沙...  相似文献   

14.
弯曲杆菌腹泻是由空肠弯曲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空肠弯曲杆菌可以引起家畜流产、不孕、乳房炎、幼畜腹泻和家禽肝炎。自然界中,空肠弯曲杆菌广泛存在,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畜禽由于携带此菌而导致的乳、肉等动物性食品污染是人类感染空肠弯曲杆菌的主要原因。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15.
空肠弯曲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der jejuni)是近十几年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自1931年首次被发现并命名为空肠弧菌后,相继又称为"相关的弧菌"、肝弧菌、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空肠亚种等,直到1984年才由Simbert等将其列为弯曲菌的一个独立种,称为空肠弯曲菌.早在1957年King就首次发现本菌与人类肠炎的关系,但直到1977年SKirrow和1979年Blaster分别建立了抑制肠道菌丛的培养基大大提高粪便中该菌的检出率后,世界各地关于空肠弯曲菌的报告才日益增多[1].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对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生产性能、载菌量、盲肠和皮肤抗菌肽的影响。选取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空肠弯曲菌感染,并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 mg/kg酵母多糖。饲养试验起始日诱导空肠弯曲菌感染,饲养试验持续35 d。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感染降低了獭兔结束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提高了料重比(P < 0.05),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这些指标(P < 0.05),且日增重和料重比达到了对照组水平。酵母多糖降低了獭兔盲肠食糜、皮肤、肝脏、脾脏的空肠弯曲菌载菌量(P < 0.05)。空肠弯曲菌感染诱导内源性抗菌肽的Cathelicidin、Galectin-3和LEAP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 < 0.05),对DEFA4基因无显著影响,而添加酵母多糖对基因表达量具有进一步上调作用(P < 0.05)。酵母多糖添加剂量与结束体重、日增重呈现线性和平方效应关系(P<0.05);与皮肤、肝脏和脾脏载菌量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和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和Galectin-3基因表达水平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抗菌肽Galectin-3、LEAP2和DEFA4基因呈现平方效应(P<0.05)。表明日粮添加酵母多糖可以降低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组织载菌量,提高内源抗菌肽活性,不影响獭兔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空肠弯曲杆菌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杆菌(Campyobater fetus sub- sp.jejuni)是人的肠炎和腹泻病原之一,世界各国均有报道,引起医学界广泛的关注.1 空肠弯曲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空肠弯曲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在感染组织中呈孤型或S型,幼龄者较短,老龄者较长.不形成芽胞和荚膜,具有一根鞭毛.本菌为微需氧菌,在10%~20%CO_2环境中生长良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pH7.0.普通培养基上一般生长不良,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血清或血液.空肠弯曲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具有两种类型;一种菌落不溶血,灰白色.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血清中空肠弯曲菌抗体的荧光偏振检测(FPIA)方法,本研究对空肠弯曲菌的黏附蛋白PEB1A进行原核表达。Western blot鉴定显示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FITC标记空肠弯曲菌黏附蛋白PEB1A形成示踪物,通过确定示踪物的最佳反应浓度、反应时间及血清最佳稀释度,建立空肠弯曲菌的FPI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空肠弯曲菌FPIA抗体检测方法的检测标准为FP值≥150m P为阳性,FP值150为阴性。该方法仅与空肠弯曲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与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该方法对抗体的最低检测效价为1∶80,批内和批间的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PIA方法为血清中空肠弯曲菌抗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了解库尔勒市牛源空肠弯曲菌流行及耐药性状况,为空肠弯曲菌的防控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特异性选择培养基培养并结合PCR法对新疆库尔勒市及其周边牛养殖场采集的787份肛拭子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牛源空肠弯曲菌分离株进行10类2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空肠弯曲菌38株,总分离率为4.83%(38/787); 38株空肠弯曲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达80%以上;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0。研究表明,库尔勒市存在牛源空肠弯曲菌的流行隐患,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耐药谱具有多样性,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猪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病原菌,其感染后能够引起猪的严重腹泻和脱水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病猪死亡的情况。在猪场时有发生,给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猪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