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瑛 《甘肃农业》2001,(11):21-24
一、武威市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使武威市的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51.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82.93万吨,增长60.1%;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33亿元增长到19.07亿元,增长2.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06元增长到1884元,增长16.77倍.以占全省7.6%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11%的商品粮,为解决全省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808.46亿元,粮食总产量888.50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705.23亿元和201.91万吨;蔬菜总产量1082.29万吨,水果总产量248.14万吨,肉类总产量79.21万吨,分别是1990年的5.4倍、6.5倍和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0元,比1990年增加2292.99元。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442.32万人,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农业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济宁市确定用两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二”“三”“五”战略,力争到1995年,全市粮经作物的比例达到5:5;农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种植业与林牧副渔四业产值比例达到4:6;农产品出口创汇值年增30%以上,1995年突破10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50万吨左右,棉花9万吨左右,肉类总产量年均增幅保持15%以上,果品总产量每年增加1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1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0元以上,1995  相似文献   

4.
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   1.1面积、产量突飞猛进,产业地位日益提高近十多年来,广西水果业驶入快车道,面积迅速扩张,产量突飞猛进,农民人均水果收入节节攀升,整个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面积、产量、产值从1985年的189万亩、39万吨、3.44亿元,发展到2003年1747万亩、466万吨、95.82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增长9.2倍、11.9倍、27.9倍.农民人均有果、人均水果收入从1985年的10公斤、10.10元,发展到2003年119.49公斤、245.69元,分别增长11.9倍、24.3倍.其中人均增收221.28元,人均每年(1985~2003)增收17.02元.2002年我区水果面积跃居全国前三,总产列全国第五,跨入全国水果大省行列.水果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效果日益显现,水果业已发展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广西大农业中仅次于粮食和畜牧业.   ……  相似文献   

5.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50):3
<正>144.79万吨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11月份我国尿素出口量为144.79万吨,金额总计5.33亿美元,平均单价368.77美元/吨。环比增长16.4%,同比增长61.58%。2012年1-11月,我国共累计出口尿素528.99万吨,同比增加60.61%。43亿元为推广重大实用技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2012年农业部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活动中共投入资金43亿元,为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2012年,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457亿元,比2007年的1414.8亿元增长74%,年均递增6.3%。农牧渔业增加值达1499亿元,比2007年的868亿元增长73%,年均递增6.3%。农产品加工值达1300亿元,比2007年的254亿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递增38.6%。粮食总产达1827.8万吨,居全国第14位,比2007年的1546.7万吨增长18.2%,年均递增3.4%。肉类总产量由2007年的335.5万吨增加至540万吨,年均递增10%。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7元,比2007年的2643元翻了一番多,年  相似文献   

7.
加快热作产业发展推进热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未期与“九五”末期相比,热带作物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859万公顷,增长18%。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6亿吨,增长45%。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344亿元,增长4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带作物及其制成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具体来讲,“十五”时期热作产业发展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16):3
<正>53%近日,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19.7亿元日前,黑龙江省财政厅已将19.7亿元新增农资补贴资金下拨到各市、县及农垦系统,主要用于提高对农民粮食补贴标准。补贴后,黑龙江全省平均粮食补贴标准由每亩59.40元提高到70.01元,亩均提高10.61元。50万吨据海南省统计局相关部门统计,到三月底,海南省各港口码头化肥及农药类产品出港量达50.0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2.69万吨,同比增长83.1%。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每年新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直接带动受益农民约5500万人,其中,通过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人均增收近500元。数据显示,2009年—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165亿元增加到329亿元,五年共计投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18.8%。同时,引导  相似文献   

10.
一、生产概况 2009年,预计我省热作面积儿56.75万亩,同比增长2%:总产量317.87万吨,同比增长9.5%;总产值163.0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热带作物面积897.55万亩,同比增长2%;产量49.23万吨,同比增长11%;产值82.56亿元,同比减少10%.热带水果面积259.20万亩,同比增长1%;产量268.64万吨,同比增长9%;产值80.46亿元,同比增长17%.热区从业农民49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8亩.预计2009年热区农民纯收入4916.18元,同比增长12%.  相似文献   

11.
一、面临新的挑战出路何在? 近几年来,随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以山西省晋中地区为例,到1985年底,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41648个,比1980年增加3.8倍;从业人员由1980年的10.2万人增加到24.8万人,占全区农村劳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2.65亿元达到9.37亿元,增长了2.5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已达7.7357亿元,比1980年增长2.7倍。1981—1985年乡镇企业从利润中拿山近三亿元支援了农业,相当于同期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0%以上;1981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221亿元,比1995年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50元;比1995年增长37%,均高于全国增长幅度。粮食生产1996年达到433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9年达到4269万吨,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全省油料、瓜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总产分别达到320万吨、7441万吨、920万吨、525万吨和695万吨,比1995年分别增加5万吨、3269万吨、202万吨、131万吨和172万吨。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阶段得到了新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茌平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增加支农资金投入,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大棚菜、大蒜、食用菌、池藕等创税农业,有利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2000年全县冬暖式大棚发展到5万个,大中小拱棚达到18万个,食用菌完成500万平方米,桑园面积达到1300公顷;池藕2000公顷,多种经营总收入达15.2亿元,比1998年增长27%,粮经比例由1998年的7:3提高到5:5,农民人均纯收入2208元,比1998年增长243元。 一、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茌平县财政部门以农业结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情况和今年的重点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去年,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结构调整出现了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突破,乡镇企业有了新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去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214亿元,较上年增长5.8%;粮食总产783万吨,增长3.9%;肉蛋奶总产达96.2万吨,增长4.8%;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234.84亿元,同比增长18.0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1583元,增加了74元。 总结去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两大任务,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使全省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9年,粮食总产达到426万吨,瓜菜、水果总产分别达到7441万吨和920万吨,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90年的75:25调整为60:40;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524万吨和695万吨,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比199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200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达到32%。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221亿元,比上年增长4.7%;耕地每1/15公顷产值达到1200多元,比1990年增8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550元,比上年增4%。山东省的成功经验,对于搞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省去年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主要农产品获得较好收成,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预计全年粮食总产2472.1万吨,保持常年水平;棉花总产27万吨,比上年增12.1%;油料总产285.1万吨,创历史新高,畜禽产品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第10位上升到第7位,水产品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4%;全年农业总产值1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比上年增长2%.  相似文献   

17.
一、“十五”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热作产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挑战,立足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开拓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相比,热作面积由730万公顷增加到780万公顷,增长7%;总产量由1.1亿吨增加到1.4亿吨,增长27%;总产值由902亿元增加到1250亿元,增长39%;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45元增加到3009元,增长34%:主要热作产品出口总量由4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增长129%;出口总金额由21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139%。“十五”期间,热作生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全省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总产量达到84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肉蛋奶产量达到142万吨,增长9%;水产品产量达到1.60万吨,增长6%;农机总动力达到1 367万千瓦,增长2%.农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080元,增长6%.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来,桃源县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10亿1243万斤,棉花总产11万4731担,食油总产10万5000担,牲畜饲养量77万1300头,农业总产值2亿4534万元。与1949年比较,粮食增长1.8倍,棉花增长9倍,食油增长1.5倍,牲猪饲养量增长6.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4.3倍。1979年向国家出售农产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从保险行业协会获悉:近年来我国扶贫保险扶贫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扶贫覆盖面不断扩大。2015~2019年,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从18.63亿元增加到1.13万亿元,增长超600倍;参保贫困户从40.57万户次增加到443.28万户次,增长近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