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棉以其超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棉农及植棉单位的欢迎。近年内地杂交棉发展比较迅速,而新疆杂交棉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有三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陆×陆),新陆中24号(陆×海),新彩9号(陆×海,棕色)。近年北疆也引进了一些内地杂交棉品种,如标杂A1,增产效果显著。但内地杂交棉品种在新疆种植,生育期普遍偏长,纤维品质下降,且只能在少数地区种植,推广受到一定限制。“十一五”期间,新疆棉花区域试验增加了两个杂交棉区试组:早熟杂交棉区试组和中早熟杂交棉区试组,参试杂交棉新品系37个。北疆各育种单位也加大了对杂交…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影响杂交棉推广种植的主要原因是杂交种的价格问题,其次是新疆地多人少,劳动力严重匮乏,要想在新疆规模化生产杂交种就必须有足够的制种人员。提高棉花制种产量和降低种子成本始终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我们近几年来在新疆哈密、库尔勒等地对杂交棉制种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杂交棉高产制种技术,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疆棉花生产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国内的杂交棉品种大量涌入新疆,分别在北疆、南疆和东疆得到展示和应用,为新疆发展杂交棉生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新疆种子管理总站不完全统计,新疆杂交棉种植面积2005年约13.3khm^2左右,2006年约33.3khm^2,2007年53.3-66.7khm^2,2008年发展到133khm^2,同时杂交棉的高产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连续三年刷新全国皮棉单产记录。  相似文献   

4.
王刚  刘辉  赵海  樊庆鲁 《中国棉花》2011,38(6):37-38
新疆作为全国棉花主产区之一,兵团大力发展杂交棉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性选择。2008年,全兵团种植杂交棉10万hm2,在石河子垦区以其超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和新疆自育杂交棉"石杂2号"的大面积示范成功,越来越受到棉农及植棉单位的欢迎,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兵团重视。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制种是一种劳动相对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尤其在棉花授粉季节,因其制种时间紧、用工多、工时长和劳动强度大,从而制约着新疆杂交棉的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6.
增加新疆杂交棉人工制种产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棉以其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等优点成为新疆棉区棉花增产新的突破口。但现在种植的杂交棉大部分都为内地引种,其价格高、地域适应性差,加大了职工的种植成本和管理难度。为确实做好职工增收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疆奎屯垦区2007年从山东引进示范种植杂交棉鲁棉研24号,3年来共引进种植面积为2130hm2,主要种植方式有大棚温室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稀植,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高产经验及丰产栽培措施,充分利用新疆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杂种优势的利用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增产潜力,对棉农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作者也顺应棉农的要求,特引进并搜集了部分杂交棉新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垦区进行试种,以期找出适合该地区种植要求的杂交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引种杂交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路  龙朝宇 《中国棉花》2009,36(6):19-21
搜集了国内及新疆本地部分杂交棉品种,以本地主栽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各品种生长发育特性、产量结果、纤维品质进行对比观察及分析,为筛选出适宜本地推广种植的杂交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长江流域棉区基本全部种植杂交棉,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棉种植面积达30%左右,新疆棉区也在积极推广杂交棉种植。但目前杂交棉种的生产成本逐年上升,销售价格逐年下降,种子生产、销售各环节的利润越来越少,发展三系不育系制种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标杂棉在新疆的种植表现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标杂A1、标记杂交棉一号(以下统称标杂棉)从2001年在新疆试验示范以来,表现出了超常优势,比生产品种增产30%~35%,深受当地棉农欢迎及兵团领导的重视。1新疆标杂棉的试种及表现2001年河南鹿邑县棉麻公司将标杂A1引到博乐农五师八十九团试验示范,2003年、2004年标杂棉的育种人又将标记杂交棉一号引入石河子、南疆阿克苏等地示范。2003年新疆示范种植标杂棉20多hm2,2004年示范种植333hm2,2005年发展到1660多hm2。2003年农五师八十九团种植标杂A120多hm2,平均公顷产皮棉2448kg;2004年种植330多hm2,其中2.8hm2皮棉单产达3255kg,创北疆棉花单产…  相似文献   

12.
我中心1999年与国家杂交棉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合作在新疆开展湘杂棉的试种和比较试验,旨在促进新疆杂交棉的发展. 1试验材料 湘杂棉2号是由国家杂交棉新品种研究推广中心采用人工去雄制种途径选育的杂交棉品种,株型塔形,叶大,整齐度较好,产量性状突出.  相似文献   

13.
棉花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中绒陆地棉目前仍是我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包括早熟陆地棉、早中熟陆地棉及少数杂交棉.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新疆棉花品质与国内外棉花品质对比.目前在纤维类型、内在品质、抗性、综合性状等方面仍有不足,培育推广早熟、高产、优质、抗(耐)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作为该区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杂交棉在我国西北内陆棉区快速发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笔者以当地主栽常规棉品种中棉所35为对照,就鲁棉研30号在新疆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地点包括: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新疆兵团农二师30团、  相似文献   

15.
三系杂交棉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简要回顾了新疆陆陆型三系杂交棉、海陆型三系杂交棉和陆海型三系杂交棉的研究历程与主要进展,总结了相关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新疆三系杂交棉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重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育种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高新疆杂交棉种植密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北疆种植的杂交棉品种标杂A1,进行了两年的杂交棉密度试验,为建立杂交棉高产优质栽培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农五师位于新疆博乐,该垦区属于早熟棉亚区和特早熟棉亚区。植棉面积为2.8万hm2,杂交棉种植面积4000hm2,并呈逐年增加趋势。主栽品种为标杂A1,密度每公顷15万~18万株之间,产量较高,在2250kg.hm-2以上。1近两年的气候状况与历年气候条件比较博乐垦区历年无霜期平均为168天,而2005年无霜期是184天,2006年达到了210天,分别比历年高16天、42天;≥10℃的有效积温3985℃和4159℃,比历年的3568℃分别多417℃和591℃。特别是2006年…  相似文献   

17.
采取育苗移栽方式可使棉花生育进程提前,延长生育期,大大降低种植杂交陆地棉生育期较长的风险,充分发挥杂交棉单株的个体优势,同时又可有效地避开早春时节频繁的自然灾害,是重盐碱地和重黏性地取得全苗的有效途径,也是夺取棉花高产、早熟、优质的有效途径。结合杂交棉育苗移栽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总结出新疆杂交陆地棉温室穴盘育苗技术,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邓玉珍 《中国棉花》2008,35(10):36-36
为了充分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加快杂交棉发展进程,尽快实现杂交棉本地化,2007年农二师30团种植了0.67 hm<'2>杂交棉,经过精心管理,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8年引进与自育新组合比较试验,分析目前引进与自育杂交棉各自的优势及劣势,为更好地开展强组合的筛选做铺垫。同时,探讨杂交棉选育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利用杂交棉,服务新疆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