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牛皮蝇蛆病(Cattle hypodermosis)俗称"牛跳虫"或"牛翁眼",是由皮蝇属(Hypoderma)的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等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由于皮蝇蛆寄生,使患畜消瘦,泌乳量下降,幼畜的育肥不良[1]。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广泛流行,牦牛、黄牛、奶牛常见较多,水牛则较少发生。牛皮蝇的危害主要在幼虫期,幼虫在牛体内移行、发育、蜕化过程中,致使患牛消瘦、贫血、发育受阻、体重减轻、产肉产乳产绒毛量  相似文献   

2.
牛皮蝇幼虫病,又名为牛“蹦虫病”、“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或腹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牛皮蝇是双翅目(Diptera)、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皮蝇属(Hypoderma)的昆虫,以其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或牦牛体内(最后移行至皮下)而引发疾病。该虫偶尔也能寄生于羊、马、驴和一些野生动物的背部皮下组织,而且可寄生于人,个别地区人的感染率可高达7%,成为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牧区广为分布,其他地区从流行区引进的牛只也有发生。该病在泰宁县属首次发生。2007年9月,泰宁县大…  相似文献   

3.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而引起的慢性侵袭病。牛皮蝇和纹皮蝇很相似,成熟的幼虫体粗壮,色淡黄并渐变淡褐色。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等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是对牛有严重危害的寄生虫病之一,也是高原地区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危害农牧民的健康。青海省民和县满坪镇属于脑山地区,山间多为水草地,牛皮  相似文献   

4.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黄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它是危害养牛业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以往常采用注射或涂擦倍硫磷、敌百虫等方法进行防治。2001年起,本站使用新杀蝇蛆制剂一皮蝇净进行试验推广。皮蝇净有3种配方:皮蝇净、皮蝇净PlusⅠ、皮蝇净PlusⅡ。我们用此3种配方进行了驱治效果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而还寄生在马、驴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就甘肃省而言各地都有牛皮蝇流行,但以河西和甘南等牧区以及其他以放牧为主地区的牛感染最为普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发育受阻,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病原体1.1牛皮蝇。成蝇长13~15mm,形状似蜂,休表密  相似文献   

6.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幼虫寄生于牛体内而引起的对养牛业危害严重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特异性宿主为牛属动物的黄牛、牦牛、犏牛和水牛,但有时也可感染马等其他家畜,而且能够发育成熟。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病动物逐渐消瘦、贫血、发育受阻、体质量减轻、产肉、产奶、产绒、产毛量下降、皮肤穿孔,感染强度高时可致动物死亡。我国牛皮蝇蛆病的地理分布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其中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西藏5个省  相似文献   

7.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皮肤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赢弱,产乳量下降,幼畜患病后发育迟缓,皮革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李青梅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31-132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而青海高原牦牛体上寄生的皮蝇为中华皮蝇(H sinense)、牛皮蝇(H bovis)和纹皮蝇(H lineatum)的混合感染,其中以中华皮蝇为优势虫种(Li等,2004)。班玛地区纹皮蝇和牛皮蝇的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牛皮蝇和蚊皮蝇等幼虫寄生在牛体表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将该种疾病划归为三类动物疫病。该种疾病在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广泛流行,不管是牦牛、肉牛还是奶牛都可以感染。牛皮蝇幼虫对牛造成危害,幼虫在牛体表皮肤内移动、发育过程会导致牛出现严重的生长发育不良,贫血,繁殖能力下降,牛皮穿孔,甚至造成死亡,严重危害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临床检查了牦牛和黄牛体内寄生的牛皮蝇蛆,其寄生率分别为84.25%和70.28%,寄生强度分别为18.32个和2.17个;剖杀检查牦牛114头,寄生率为100%,寄生强度为71.66个。经鉴定,牛皮蝇的种类有牛皮蝇(Hypoderma bovis)、纹皮蝇(H.lineatum)和中华皮蝇(H.sinense)3种。弄清了牛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蝇活动规律等。药物防治试验证明,Ivomec注射液和国产的阿福丁片均是杀灭牛皮蝇蛆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Hypoderma)的纹皮蝇(H.lineatum)和牛皮蝇(H.bovis)的幼虫(藏语叫"布")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主要在颈肩部、背部、臀部等处)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性寄生虫病。牛皮蝇蛆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也是我县草原放牧牦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养牛业在称多县畜牧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县畜牧业经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对牛的生长性能和皮革质量危害严重.在对该病防治方面必须加以重视,否则会导致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通过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内容叙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亚科皮蝇属的纹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腰部等部位的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皮蝇蛆病的危害,主要是幼虫在移行的过程中可损伤牛只的食道、脊髓和肌肉,到达牛背部皮下的幼虫形成瘤状肿疱和孔洞,使背部肌肉、神经和皮肤受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赤峰地区牛皮蝇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赤峰地区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右旗牛体寄生的皮蝇属皮蝇主要为牛皮蝇(Hypoderma 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2种,其寄生数量以纹皮蝇占绝对优势。调查的茶兰牛和蒙古牛寄生的牛皮蝇蛆其寄生强度为3~139只,平均为31只。牛皮蝇㈩龄幼虫在3月中旬落地率为6.9%,3月下旬为72.6%,4月上旬4月中旬为92.0%,5月上旬为95.8%。牛皮蝇Ⅱ龄幼虫在7~12月份牛体内检出数  相似文献   

15.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中华皮蝇(H.sinense)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在我国西北、东北牧区流行,是草原放牧牛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寄生虫病。病原主  相似文献   

16.
牛皮蝇蛆病是危害牛只的主要外寄生虫之一,在牧区自然放牧条件下,流行尤为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牛只消瘦,幼畜生长发育受阻,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我州1981年3月份调查,同仁地区牛皮蝇病犊牛感染率为91.5%,平均感染强度为11.9个;幼年牛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触摸黄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共调查黄牛40头,感染10头,感染率25%,平均感染强度5.1个。收集的皮蝇蛆三期幼虫,据形态观察结果全部为牛皮蝇蛆。  相似文献   

18.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影响犊牛发育,使患牛消瘦,危害牛体健康,降低皮革质量。本病流行地区,夏季在草场放牧的牛群多发,舍饲养牛较少感染。  相似文献   

19.
张立颖 《兽医导刊》2011,(7):42+51-42,51
牛皮蝇幼虫病又称牛皮蝇蛆病,该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患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尔也寄生羊、马、驴和一些野生动物背部皮下组织内,有时也可侵袭人。  相似文献   

20.
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甚广,危害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导致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和幼畜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