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区的水果生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各级党委加强了领导,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柑桔、雪梨、苹果几种主要水果的总株数,现已发展到一千○六十七万株,其中柑桔六百三十多万株,比文化大革命前的六五年增加了三倍多。一九七五年,我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主要水果的总产量仍达到二千七百三十多万斤,柑桔二千四百多万斤,相当于丰收的一九七三年的水平,与文化大革命前的六五年比较,翻了一翻。  相似文献   

2.
秭归县是我区柑桔主要集中产区,地处鄂西山区,长江横贯县境中部。在长江两岸、溪河两畔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交通方便,适宜发展柑桔生产。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柑桔发展很快,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通过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1972年县委又具体的制定了柑桔集中产区实行“四定”(即基本粮田面积和产量,柑桔产量,柑桔交售任务,口粮标准)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粮、柑生产的发展。粮食1973年产量1.81亿斤,比1972年增长15.4%,柑桔生产面积达到四万二千亩(约一百三十三万株,其中结果树四十多万株),1973  相似文献   

3.
江北县统景区地处山区,适宜发展柑桔生产。1964年全区仅有2个生产队种植40年生柑桔老树900株,产量不到1万斤,1966—1970年全区新栽锦橙30万株,种果队达到350个。至1977年全区已发展柑桔40余万株。1978年总产柑桔110万斤,1980年达  相似文献   

4.
一、四川柑桔生产现状 1.发展概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柑桔生产发展较快。柑桔栽培面积由1952年的12.3万亩(724万株)增加到1985年的150余万亩(2亿株),柑桔产量也由1952年的5万吨增加到1985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悠久的柑桔栽培历史,广阔的种植地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发生、蔓延为害,使我国部分地区的柑桔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享有盛名的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因黄龙病为害,1978~1979年被迫挖除成年树40多万株;广东澄海县1982年挖除幼年树6万多株;云南省化念农场,1956~1976年每年柑桔产量26万公斤。由于黄龙病为害,1984年仅有1000公斤产量;广西的柳州柑,曾是出口柑桔的佼佼者,60年代因黄龙病严重为害,许多柑桔园被迫改种其他作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柑桔黄龙病的检疫和防治工作,把它列为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制订了检疫和防治对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江北县统景区从文化大革命以来,新发展柑桔三十余万株,已陆续投产,但其中共砧锦橙结果迟,单产低。1974年我们在土壤瘠薄,位于深丘的合理七队2—6年生的甜橙园进行试验观察,发现柑桔生长周期中存在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突出的是;夏梢抽发时正处于高温季节,生长快,消耗大量养分,从而打乱树体内部营养分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县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柑桔生产。全县现有柑桔果树约120万株,年产量曾达到900多万斤。1971年出口140多万斤,为改变山区面貌,支援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作出了贡献。我县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广大贫下中农在丰富的果树资源和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育出本地的甜橙优良单株,引进了外地的优良品种。为了不断提高柑桔果实品质,实现柑桔良种区域化、品质标准化、果实商品化的要求,1965年以来,在柑桔产区的龙江、上孝、茅坪、  相似文献   

8.
福建是全国的柑桔主产区之一,2004年柑桔总产量达206.8万t,居全国首位,而浙江(201.0万t)、四川(198.8万t)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1福建柑桔生产回顾建国以来,福建柑桔生产发展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恢复上升、急剧下降、逐步回升和稳定发展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1952-1959)柑桔生产逐渐回升,至1957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4 130hm2、3.56万t。主要产区有龙海的九湖,华安的沙建,福州的城门、螺洲、五凤。60年代(1959-1969)受“以粮为纲”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柑桔产量持续下降,1966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仅0.305万t)。70年代柑桔生产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9.
我县统景区近年来柑桔生产发展很快,已栽植良种锦橙40余万株。要求到1980年锦橙、夏橙发展到100万株,尚需枳砧60万株。但是长时期来,枳种得不到解决。如何多快好省地培育大量枳苗,成为我区柑桔生产上较为突出的问题。1973—75年,我们将枳砧  相似文献   

10.
近年,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和人们对高质量果品的强烈要求,全国果品业掀起了以提高果品质量为中心的品种结构调整高潮。武眭县抓住这一契机,下定决心,狠抓了全县柑桔劣质果树改换和发展名优果品工作,促进了我县果树生产向良种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通过几年努力,全县已改换劣质柑桔树七十余万株,新栽名优果苗五十余万株,计划在本世纪末将全县二百余万株柑桔劣质品种全部改换。今年果品改良工作已全面展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永春芦柑出口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年间永春已有柑桔栽培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片引种柑桔成功,1977年开始柑桔生产总量跃居福建省首位,2003年柑桔种植面积已达1万hm^2,总产量达21.8万t。永春柑桔98%以上为芦柑(椪柑),生产规模居全国前茅,年出口芦柑3—4万t多,为中国柑桔出口第一大县。  相似文献   

12.
本省柑桔产区属于我国柑桔北缘栽培地区。1976年冬至1977年春我省桔区绝对低温分别达到-8.3℃至-12.4℃,遭受1930年以来特大一次周期性冻害。据本省吴县、无锡、镇江等地1976年统计,柑桔栽培面积19012亩,成年树60多万株,苗木100万株,年产量18.175万担。1976年冬至1977年春受冻成年柑桔树35万株,占总株数58.3%,其中冻后无抽生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邻水县为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以粮为主,粮经结合.农业以种养业为主,多种经营以柑桔为骨干.柑桔业是邻水的新兴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至1997年底,已建成高标准柑桔园4867公顷,定植730万余株,其中新系脐橙300万株,锦橙250万株,投产率50%左右,年产柑桔3.5万吨,产值4500万元.柑桔生产已成为全县多种经营的骨干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在经营管理上存在零星分散,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严重脱节,科技含量低,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充分发挥我县柑桔生产的优势,提高综合效益,探索新的农业组织模式及经营方式,1995年底申报了优质柑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1996年该项目被四川省科委、四川省农业厅列为“九五”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997年又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我县优质柑桔产业化工程通过两年的组织实施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我县位于川北嘉陵江畔,地处丘陵,柑桔生产历史悠久,是我省主要产地之一。解放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柑桔生产。到目前止,全县柑桔已发展到近二百万株(其中结果树三十九万多株),比1949年增加十三倍。1973年柑桔总产量达一千五百多万斤,比1950年增加六倍多,比丰收的1972年增加30%,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十余年来累计为国家出口柑桔达一万余吨。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柑桔几乎全部产在济州岛。该岛四面环海,周长17公里,85520户,人口40万,57300农业户数其中柑桔户33350,占总户数的39%,柑桔面积1.7万公顷,极大部分为15~18年生的壮龄树,比1945年800公顷增长20倍。1987年产量40万吨,平均每柑桔户拥有柑桔约12吨,为历史柑桔产量最高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3.5吨,它的主要发展高峰期在1968~1970年,共种下苗木750万株。其中250万株从日本购进,其品种、品系以早熟温州蜜柑兴津,宫川等为主,还有中熟温州蜜柑,杉山,南柑,米泽、十万等品系。  相似文献   

16.
柑桔是我国的主要水果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苹果,居第二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柑桔生产迅猛发展,产量连年快速增长,到1996年全国柑桔产量已达到84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2%,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我国柑桔鲜果出口增长缓慢,1996年全国出口柑桔16.6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创汇6773万美元,而同期柑桔产量增长了22.1倍。这种状况与总产量已占世界柑桔总量近10%的柑桔生产大国来说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对我国柑桔出口近况作一述评,并针对柑桔外销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一.…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几年来,我县柑桔生产发展较快,面积已达二万九千多亩,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增长七倍,产量也增长51%。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我司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去年开始进行地下仓库防腐药剂处理柑桔果实的贮藏试验。经过几个月来的工作,得到腐烂低、干疤少、果蒂新鲜、基本上不失重的好成效。保证了出口和当地市场销售的需要,延长了供应期。现贮柑桔果实,仍然新鲜饱满,风味正常,估计可贮藏供应到今年八、九月,为实现柑桔季产年销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8.
渠县是我省良种柑桔商品生产基地县,现有柑桔938万株约8.3万亩,常年产量3.5万多吨。由于过去依靠村、组,分散育苗。质量纯度良萎不一,给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果品销售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1985年以来,根据《四川省柑桔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计划》的部署和发展“两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我县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合柑桔多品种的生长和结果。解放初全县产柑桔23万斤,产值2.2万元。一九八六年全县共有柑桔面积12654.8亩,408万株,其中结果树54万株,产果1127万斤,产值507.15万元。产量比解放初增加49倍,产值增长  相似文献   

20.
衢州椪柑常年产量40万t,是出口的主要柑桔品种。我国加入WTO后,衢州市加大了国际柑桔市场研究和分析,积极引导、扶持、壮大出口企业,椪柑出口优势不断显现,2009年以来出口量迅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