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罗非鱼越冬成活率,要注意抓好以下几条: 1.越冬池要在亲鱼移入越冬池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并适量施肥,培育浮游植物. 2.及时越冬.鱼过早和过迟移人越冬池都不宜,过早则水温尚高,亲鱼移入越冬池不适应,又人为地延长了越冬时间;过迟则水温过低,容易冻伤鱼体.宜在水温下降至15℃~16℃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2.
到了十二月,除了上市的商品鱼以外,可以筛选出体质健壮的亲鱼进行冬季培育。一般是在海上网箱自然越冬,亲鱼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网箱放养密度为5-8kg/m^3。随着水温的降低,于12月底开始亲鱼基本不摄食,在此阶段管理主要是保证网箱水流畅通,要避免亲鱼受伤,尽量不要拉动网箱和惊吓亲鱼,造成体表损伤和溃疡,以减少亲鱼损失。湛江地区的水温一般适合军曹鱼自然越冬,但是某些特殊年份(如2007年寒潮)水温特别低,管理不善会导致损失惨重。当水温下降到17-18℃应移入陆上温室水池进行加温越冬。温室水池越冬病害多,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3.
魏友海 《科学养鱼》2005,(11):78-78
一、育珠蚌水温降到4℃以后,珍珠蚌基本处于不吃也不动的状态,进入越冬期。此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珍珠蚌安全越冬。鱼、蚌混养的,要在冬季干塘捕鱼前,选择灌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池塘作珍珠蚌越冬暂养池,水深保持1米以上。在水温下降至5℃以下时将珍珠蚌移入暂养池。水温过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长,鱼种要想安全越冬,科学管理不得放松,其关键措施如下:1池塘的选择与消毒越冬池一般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面积2000~3333m~2(3~5亩),水深2.0~4.0m,有利于保持水温。底质以粘质土为宜,淤泥厚10cm以内,池底要求平坦。在晴天用生石灰100~150kg/667m~2,漂白粉20~30kg/  相似文献   

5.
<正> 亲鱼池建在钢筋架的温室中,池面积10m~2。池内注入30℃的温泉水,另注入冷水,使水温保持在18℃上下,把(雌)亲鱼饲养于池中。 3个月后,把亲鱼1尾尾地移入18℃上下的产卵槽(45×45×90cm,丙烯制)中,使水温在1天之内逐渐上升至28—29℃。温泉水从水槽上部注入,由槽底排出,使水温保持在高温状态下。然后每天早、晚两次给亲鱼投  相似文献   

6.
1选择优质鱼种越冬越冬鱼种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越冬成活率,应选择体质健壮,丰满、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表光滑的个体,鱼种一般要求全长10-15cm,用来作繁殖的亲鱼为0.5-0.75kg。在11月上、中旬,当水温16℃左右时将选好的鲶鱼及时放入越冬池。入池前在2%-3%食盐水中浸洗10-15min。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中放鱼种100-15尾或亲鱼3-4kg。2严格控制水温越冬水温控制16℃以上,用工厂余热水或温泉水越冬的,根据流量大小控制水温;用电热器加温越冬的,根据控温仪的自动调节控制水温,若用人工加温的温室越冬,则必须使室内气温保持…  相似文献   

7.
二、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一)鲶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来源:一种来源于人工繁殖的鲶鱼,在池塘中培育3年达性成熟,体重0.5~1.5kg以上,体长在30cm以上。另一种来源于江河野生鲶鱼,体表无伤,体质健壮,年龄在4年以上,体重0.75kg~1.5kg的鲶鱼为亲鱼。 2.鲶亲鱼产前培育:亲鱼在5月1日前从越冬池捕出后,进行产前一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随着水温的回升,亲鱼加速生长发育,食欲日益旺盛,投喂含蛋白质35%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8%。培育期间最好投喂部分动物性饵料或放养部分野生杂鱼。亲鱼培育池面积1~3亩,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1.5m左右,水温在6℃以上时开始投喂少量的颗  相似文献   

8.
1亲鱼培育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3~5亩,每亩放养60~80尾,约150~200kg,同时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亲鱼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让亲鱼积累一定的营养,既可促进其怀卵,又能使之顺利越冬.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亲鱼尚能少量摄食,须适量投喂一些饲料.……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炎,对繁殖水温要求较高,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当室外水温稳定在18—20℃时,就可将越冬的罗非鱼亲鱼移入室外繁殖池进行产卵、孵化。在罗非鱼的苗种生产过程中,抓好亲鱼饲养和及时捞苗是关键。一、繁殖方法1.繁殖池的准备亲鱼繁殖池应选择阳光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环境安静的地方。面积一般1—2亩,水深1米左右,便于施肥,投饵,容易控制水质。亲鱼放养前10—15天,将塘水排干,  相似文献   

10.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14,(12):31-3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采取措施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1.5~2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人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的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相似文献   

11.
赵金奎 《河北渔业》2000,(6):22-22,33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口:包括白鲢1、2号亲鱼池,草鱼1、2号亲鱼池;对照池2口;白鲢3号和草鱼3号亲鱼池。每口池塘面积0.27hm~2,水深2.2m左右,池底淤泥厚10~20cm,注、排水管道配套。水源为陡河水库天然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二类标准。1.2 亲鱼放养:白鲢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46尾,平均体重4.3kg,搭配花鲢亲鱼5尾。草鱼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32尾,平均体重10.4kg,搭配白鲢亲鱼6尾,花鲢亲鱼1~2  相似文献   

12.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7,24(12):45-46
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1.1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水亚种感染,在越冬期,养殖密度高,水温温差大,水质差,引起抵抗力下降,易患此病。病鱼体表呈斑块溃烂、充血,鳞片脱落。此病又称溃疡病。1.2防治方法(1)越冬期养殖密度不宜过大,要调节好水温和水质;(2)发病时用二氧化氯0.3~0.5g/m~3全池泼洒,并视流行情况内服土霉素。  相似文献   

13.
1.亲鱼的培养选留体形好,体重0.25~1.5公斤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一般在每年春季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便可把亲鱼从越冬池转入亲鱼池培育.亲鱼培育池面积0.3~1亩,池底平缓,淤泥少而无,池埂高出最高水面0.4米以上,排注方便,在亲鱼放养前10天可用生石灰清塘并施粪肥.亲鱼培育池应有2个或2个以上,以便产后集中亲鱼再作强化培育.  相似文献   

14.
当气温降到20℃时,要把亲虾移入越冬池。越冬池放养密度以8~10尾/为宜。越冬池做好日常管理,才能提高亲虾越冬的成活率。1水温当年冬季到翌年2月,水温应控制在20~22℃,不要低于18℃或高于23℃,升温时要缓慢进行,每h升温不超过1℃。2充气与换水...  相似文献   

15.
用活鱼罐车长途运输亲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铮  刘富强 《科学养鱼》2005,(11):11-11
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规格:草鱼亲鱼平均规格6.25千克/尾;鲢亲鱼平均规格4.3千克/尾。2.运输工具及路途:运输草鱼亲鱼为东风2.5吨活鱼罐车,可装水6米3,3个隔档,带有10瓶氧气;运输鲢亲鱼为康明斯2.0吨活鱼罐车,可装水6米3,4个隔档,带有10瓶氧气。3.运输用水:开始及中途换水均为无毒无污染的地下水,水温13~15℃。4.亲鱼运输(1)亲鱼暂养:运输前,草鱼暂养了10天,鲢鱼暂养了8天。(2)鱼罐内装水:两次装鱼前都先装满水再装鱼,罐内水温同暂养池相差小于2℃。(3)亲鱼的运输:亲鱼装好后,立即起运;两次运输均在中途换水两次;在亲鱼装好车至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从越冬条件、放养前的准备、人池、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对虾成虾高密度越冬养殖的关键技术:放养前池底铺粒径0.4~1.0 mm的粗沙约20 cm厚,光照强度控制在200~300 lx;成虾应在养殖池自然水温降到16℃以下时入室,放养量控制在5 kg/m2左右;水温宜控制在8~15℃,溶氧量在5 mg/L以上,盐度在30左右,pH值7.8~9.0.日投饵量根据水温确定,一般前期水温在12~15℃,日投饵量控制在3%左右;中期水温在10~12℃,日投饵量2%左右;后期水温在8~10℃,日投饵量1%左右.  相似文献   

17.
2004~2005年进行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夏花与冬片鱼种培育、成鱼池塘与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4年:催产亲鱼25组,出苗340万尾;3口发花池经25天饲养共产夏花鱼种24.91万尾,平均体长3.0~3.3 cm;3口育种池经140天培育共产冬片鱼种6.38万尾,平均体长12.4~14.3 cm,利润2660~2937元/667m~2,投产比1:2.64~2.82。2005年:3口成鱼池共产商品鱼7445 kg,平均单产413.6 kg/667m~2,利润4546~6333元/667m~2,投产比1:2.15~2.53;4口网箱共产商品鱼2558kg,平均单产32.0 kg/m~2,利润352~413元/m~2,投产比1:2.01~1:2.03。  相似文献   

18.
暖房设计。暖房采用白铁管作梁、竹片作椽使呈倒“U”字架设在2~3口水泥池上为一组,上面覆盖2~3层薄膜,顶高为1.8m,水泥池有园形和椭园形二种,园池面积为28.2m~2或38.4m~2,椭园形池面积为90m~2,一般二口园池和一口椭园形池为一组,池深平均在1.5m左右。放养密度。每年10月初,水温低于20℃时,即进池越冬,要根据鱼种的规格不同确定每平方米适当的密度:尾重0.5公斤以上亲鱼放养12.5~17.5公斤;10~20尾/公斤的鱼种放养10~12.5公斤;20~40尾/公斤的鱼种放养7.5~10公斤;40尾/公斤以上的鱼种放养7.5公斤左右。日常管理。(1)投饵:根据罗非鱼种  相似文献   

19.
牙鲆室内越冬和海上网箱养成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冬季闲置的虾、蟹室内育苗池进行牙鲆鱼种越冬,翌年4月移入海水网箱养成.室内越冬(12月13日~3月3日),在8.0℃±0.5℃到17℃±0.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牙鲆体重增加的速度加快;在同一温度下,放养密度小,个体增重快.海水网箱养成的放养量控制在8~12 kg/m3,6月13日~7月1日(水温在19℃~23℃之间)体长增长最快,日增长0.146 cm,8月9日~9月9日(水温在26℃~24℃之间),体重增加最快,日增重3.02 g.  相似文献   

20.
1.要把好鱼种越冬关,清好池、消好毒、注满水、按时放鱼,作到鱼种体质健壮,无病入池。 2.封冰后要坚持水质化验,保证含氧量高,水质清新,水量充足。 3.越冬池要保证明冰,下雪要及时扫出,要坚持检查堤坝、闸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决堤跑鱼事故发生。 4.要保证冰下水温2℃以上,尽量不要因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