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崔红 《科学养鱼》2002,(5):13-13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鱼池孵化槽为50厘米×300厘米×25厘米的丹麦槽,内置小槽为45厘米×45厘米×25厘米,孵化共用8只丹麦槽,孵化室仔鱼池为0.9米×1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两个。稚鱼培养池为3米×2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4个。(2)水源、水量亲鱼用水为湖水、涌泉水的混合水,常年水温变化在2~20℃之间,年平均水温为12℃,注水量为3.3升/秒,孵化用水也是混合水,水温控制在6~11℃之间,平均水温为8℃,稚鱼池为涌泉水,常年水温…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酶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酶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酶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酶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酶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人工繁殖与饲养(下)3.稚鳖饲养(1)鳖池规格:稚鳖池必须用砖砌水泥浇制,规格有4×3×0.6m或5×4×0.6m,水深30~40cm,1/2池底放沙厚为15~20cm,1/2底无沙。(2)放养密度:刚出壳稚鳖重3~5克,每平方米密度为60~8...  相似文献   

5.
鲤鱼爱德华氏菌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材料方法1.1材料来源从东樟乡渔场,取病鲤鱼8尾,均重550克,在水温27±1℃水族箱中暂养8小时备用。1.2病原鉴定取鲤鱼腹水,肝组织直接划线接种营养琼脂平板DHL。琼脂平板经30℃、24小时培养,各长出形态一致的菌落,经生化鉴定为缓慢爱德华氏菌(野生型),该菌在营养琼脂上的菌落为半透明、灰白色、圆整湿润,直径1~1.5毫米。在DHL琼脂上的菌落为透明,中央有黑心,直径0.5~1毫米,生化特征:葡萄糖、麦芽糖、阿拉伯糖、赖氨酸等MRH—S均阳性。动力试验:乳糖、蔗糖、西蒙氏枸缘酸、醋盐酸、甘露醇、…  相似文献   

6.
宝鱼网属于单片型锚张网。近年来,辽宁、山东沿海部分渔民改用该渔具,主捕鹰爪虾、叫姑鱼等小型鱼虾类,捕捞效益较高。一条29.4~58.8kw渔船,船员6~7人,带网30片,在春、秋两季作业4~5个月,年收入 30~40万元,现将网具结构及捕捞技术介绍如下: 一、网具结构 1.网衣主尺度:68m×3m (1)主网衣:长4000目,高400目,目大25mm,单死结,乙纶1×3股右捻,机织或手工编织,纵目使用。 (2)上缘网:长4003目,高15目,目大30mm,用乙纶2×3、3×3和9×3”股右捻三种网线…  相似文献   

7.
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鲤氮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分别经常温、60℃、70℃、80℃、90℃100℃处理后投喂给鲤鱼,与不加酶的对照组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在60-70℃能有效提高鱼类对蛋白质及钙、磷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鱼类游泳能力测试槽,用“流速递增法”测定了鲤(Cyprinus carpio)(体长24.46±5.9cm)、鲫(Carassius auratus)(体长13.66±4.7cm)、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长32.73±3.7cm)、鳙(Aristichthys nobilis)(体长30.47±1.7cm)以及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体长23.51±3.1cm)等五种鱼类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鲤、鲫、鲢、鳙以及蒙古鲌的感应流速分别是(3.55±2.43)、(2.408±2.00)、(4.605±2.575)、(2.033±1.019)和(0.135-3.930)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147±0.097)、(0.182±0.166)、(0.142±0.078)、(0.067±0.034)和(0.08±0.054)BL?s-1; 鱼类的体长与感应流速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对感应流速更加准确的表示鱼类的感应流速;不同鱼类之间的感应流速差异极显著(P<0.01),鱼类的感应流速是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方法与材料1.养殖条件玉华洞点水泥池1口,规格8米×3米×1米,水温13~20.5℃,平均水温16.5℃,pH值6.8~7.3,部分水源为熔洞水。郭鹤垄点水泥池2口,规格11米×2.6米×1米,串联,水温6.5~26.5℃,平均水温19.5℃,pH值6.5,水源为山涧水。2.鱼种放养2000年4月1日从北京引进虹鳟苗种3600尾,全长3.5厘米,前期置于玉华洞点进行鱼种培育,于5月30日分池放养。具体分养情况见表1。表1苗种放养情况3.饲料投喂鱼种培育期用鲜杂鱼或新鲜动物肝脏搅碎拌和鳗鱼黑仔料…  相似文献   

10.
王波  李友乐 《齐鲁渔业》2000,17(1):31-32
在皱纹盘鲍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稚鲍剥离后大量死亡,育成率低下,是困扰生产单位的一大难题。我们1995年和1996年在稚鲍培育中,采用安特消毒剂处理稚鲍和培养用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在长岛县第一育苗场进行,稚鲍剥离后在规格为 9 m×0. 9 m×. 5 m和 1.0 m×. 0 m×0.9 m的培育池中流水充气培养。所用海水经砂滤处理,海水盐度31.2~31.8,pH8.2~8.4。稚鲍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一般傍晚投喂,每天上午7:00~8:00清除残饵。1.2安特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鱼类能量需要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鱼类能量需要量的研究进展。不同鱼类的基础代谢值差别不大,20℃左右的35~45kg/kg^-0.8.d;鱼类维持能量需要低,为摄放总代谢能的15%~24%;鱼类合成Ig蛋白质和Ig脂肪代谢能需要分别主53.9和41.7kJ。鱼类能量总需要可以用适宜能量浓度,单位体重和单位代谢体重能量需要表示,鱼类消化能需要在13~19MJ/kg饵料,适宜能蛋比为33.5~46.1KJDE/g蛋白质左右;单位  相似文献   

12.
水温对大鲵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1年多的观察证明,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对其摄食具有显著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大鲵冬眠的复苏温度为8.5℃±1.5℃,春季摄食高峰期的温度为23.2℃±2.0℃,夏季停止摄食的起始温度为27.8℃±1.8℃,夏季复苏温度为24.7±1.2℃,秋季摄食高峰期温度为18.0℃±1.6℃,开始冬眠的温度为11.5℃±1.6℃。  相似文献   

13.
鳜鱼二级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索鳜鱼养殖新模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鳜鱼二级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网箱结构与设置1.一级网箱(育种箱)无结网做成,网目0.5~1.0厘米,网箱规格为10米×1.3米×1.5米,数量为3个。2.二级网箱(成鱼箱)网目1.5~2厘米,小体积网箱3只,规格2米×2米×1.8米;常规大网箱3只,规格4米×7米×1.8米。3.网箱设置选择紧靠青通河的一口面积近80亩、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作为网箱设置水域,敞口浮动式设置,以毛竹框架作浮子…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纸层析法对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20℃下,鲤鱼肌肉存放3小时左右,肌苷酸含量达到了最高值为6.326±0.12μmol/g,保鲜时间为9小时。冷冻-18℃下,鲤鱼肌肉存放10天,肌苷酸含量达到了峰值为5.931±0.13μmol/g,保鲜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15.
嗜水气单胞菌苗免疫接种试验表明,室温30℃时,试验鱼注射接种1.8~2.7×108个/尾的灭活菌苗,8-10天后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注射接种1%一1‰的灭活组织苗0.2-0.3ml/尾,6-8天后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两者的保护力均达92%以上,浸泡相当于1.8×106个/ml的脂多糖粗提物(LPS),10—12天后产生的保护力可达70%左右。不同温度的接种试验表明,水温30℃时接种比15℃时接种,免疫力的形成早4—7天。大池试验表明,灭活苗苗接种鱼的免疫时效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绒螯蟹配饵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常规饲料原料为基础配制全价配合饲料,考察河蟹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为应用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从上海市购买当年蟹种180只,体重范围为4.8~5.5克,平均体重为(5.2±0.1)克,背宽为1.8~2.2厘米。河蟹饲养于0.65米×0.5米×0.35米水族箱中,有效水体0.0585米3。养殖用水为充分曝气后的自来水,内置砖块、竹筒等遮蔽物,供河蟹藏匿,并搭设投食台。以鱼粉作为动物蛋白源,豆粕、菜粕、棉粕作为植物蛋白源,固定菜粕、棉粕的用…  相似文献   

17.
申玉春  张松龄 《水利渔业》1994,(4):29-30,55
本文报道了氨对鲤鱼种毒性的试验结果,指出氨对鱼类的毒性随水温和pH值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其毒性主要是非离子氨起作用,在试验条件下非离子氨对鲤鱼种的24、48及96小时的TLm分别为:1.43±0.07、1.29±0.05、1.26±0.05mg/L。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在鱼虾营养中的应用(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1998,(12):34-34
五、复合酶制剂在甲鱼和鲤鱼养殖中的效果1.复合酶制剂对甲鱼的养殖效果复合酶制剂中α一淀粉酶活力为115活力单位/g;糖化酶3517活力单位/g;中性蛋白酶2149活力单位/g;酸性蛋白酶2792活力单位/g。在稚鳖饲料中加入0.2%复合酶、观察其生长效果。对照组以1997年8月签发  相似文献   

19.
黑鲷(sparasmacrocephallus)属鲈形目,鲈亚目鲷科,是一种食性广、耐盐性和广温性、易饲养、抗病力强的鱼类,是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而淡水养殖黑鲷还是一个空白,要在淡水中养殖黑鲷,必须有足够数量适应淡水中生活的苗种供其养殖。本试验的目的是探索黑鲷淡水养殖的新路子。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试验所用的玻璃缸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60厘米,共有12只,黑鲷苗种购于鄞县沙湾育苗场,苗种的规格2.0~3.0厘米,重0.45~0.86克,当时的水温为29℃,盐度为1.018,pH8.0。2.方法本实验于…  相似文献   

20.
用济兴牌强力消毒剂进行室内和鱼塘防治细菌性鱼病试验。室温25℃,用0.4×10-6消毒剂24h即能全部杀灭赤皮、烂鳃、肠炎病原菌;轻病鱼塘用0.5×10-6,重病鱼塘用0.8×10-6消毒剂全池泼洒,2天1次,2~3次即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