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氰戊菊酯、马拉硫磷及其混剂汰选选育棉铃虫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氰戊菊酯、马拉硫磷及菊马混剂分别汰选棉铃(Heliothis armigera)种群16代,每三代测定1次各种群对相应汰选药剂的敏感水平。结果表明,以上三个汰选种群对相应药剂的抗药性分别增长了68.02、7.76和3.48倍,氰戊菊酯单剂比菊马混剂抗性增长快19.6倍,混剂显示出对棉铃虫抗性显著的延缓作用。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混剂使用寿命,若3种药剂均连续使用30次则氰戊菊酯、马拉硫磷、菊马混剂的抗药性将分别提高817.5、14.2和5.2倍;若以抗性上升30倍及每年用药2-3次为标准,菊马混剂比单用氰戊菊酯可延长5倍的使用寿命。笔者认为把增效混剂作为一项措施组装到抗性治理方案(IRM)中去,科学合理地治理棉铃虫的抗药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用溴氰菊酯、久效磷、灭多威及硫丹4种杀虫剂以浸渍法分别累代处理敏感棉蚜,选育至16代,棉蚜对溴氯菊酯的抗性倍数达6719倍,对灭多威,久效磷及硫丹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9.9、10.7和8.5倍。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棉蚜对4种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若用上述4种药剂连续选育32代,则棉蚜对溴氰菊酯、灭多威,主效磷及硫丹的抗药性将分别达60721.7、279.3、16.90及69.2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玻片浸渍法,用甲氰菊酯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进行抗性选育,经过19代的汰选,获得抗性指数为88.37倍的抗甲氰菊酯二斑叶螨种群.对17种常用杀螨剂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种群对三氯氟氰菊酯、甲基异柳磷、双甲脒和苦皮藤生物碱有明显交互抗性,抗性指数分别达12.21、11.91、39.54、10.82;对氧化乐果、苯丁锡、唑螨酯、氯氰菊酯及三唑锡交互抗性次之,抗性指数分别为6.35,7.54、6.878、9.79、6.65;而对哒螨灵、三氯杀螨醇、克螨特、阿维菌素、噻螨酮、四螨嗪、哒螨.四螨嗪及哒.水胺硫磷(抗性指数<5.00倍)等杀螨剂无明显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4.
甘肃敦煌棉蚜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4-1995年,采用浸渍法建立了22种杀虫剂对甘肃敦煌棉蚜的毒力回归线,可作为今后用浸渍法监测棉蚜抗药性的相对敏感毒力基线,与国内敏感棉蚜种群的毒力基线比较,1994年敦煌棉蚜对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处于敏感性水平,对氰化乐果和久效磷达到中抗水平(31.42和27.45倍),对溴氰菊酯达极高抗水平(274.39倍);对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显示出早期抗性的迹象。1995年棉蚜对  相似文献   

5.
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抗性为2倍,1994年为12倍,1996年达20倍,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1992和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1992年1999年则差别不大,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抗性有减弱的迹象,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对阿维菌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连续选育20代,抗性倍达11.55倍,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抗性水平的近等基因系高抗种群(NILs-RR)和低抗种群(NILs-RS)对13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高抗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在15.2~92.6之间;对氟虫腈,阿维菌素、灭多威和甲胺基阿维菌素也存在14.1~67.5倍的较高交互抗性;而对毒死蜱、溴虫腈、虫酰肼及辛硫磷的交互抗性较低,在3.0~7.6倍之间。低抗种群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明显的交互抗性,在13.3~14.3倍之间;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多威、溴虫腈和甲胺基阿维菌素有一定程度的交互抗性(5.8~9.9倍);对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交互抗性较低(2.6~2.9倍);对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则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1.7~1.8倍)。对构建的甜菜夜蛾敏感种群(SS)、近等基因系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种群(NILs-RR)和近等基因系低抗性种群(NILs-RS)生命表分析表明,以SS种群为参比,NILs-RS、NILs-RR种群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870、0.893,抗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基因型甜菜夜蛾SS,NILs-RS和NILs-RR三种群净增殖率分别为624.7, 543.6和557.8,无显著差异,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药性未引发甜菜夜蛾适合度变化。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见甜菜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抗药性后,与其它菊酯类药剂、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存在较高水平交互抗性,此类药剂间不宜混用或轮用;与辛硫磷、毒死蜱和虫酰肼的交互抗性均较低,可以混用或轮用。在高抗地区也可以通过引入敏感种群进行抗性稀释的方法治理甜菜夜蛾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评估及交互抗性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先慢后快,经过20代14次选育,与敏感种群相比,抗性指数为20.92倍。应用域性状分析法,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303,在致死率为50%~99%的选择压力下,预计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增长10倍,需要2.4~15.9代。这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很大。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抗性小菜蛾种群对甲维盐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指数为8.85倍;对多杀菌素、茚虫威、氟虫腈和溴虫腈类药剂无交互抗性或交互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宁夏枸杞蚜虫抗药性测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宁夏4个地区枸杞蚜虫对氰戊菊酯、溴氰酯、氯氰菊酯、氧乐果、久效磷、呋喃丹、灭多威8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枸杞蚜虫对拟除虫菊酯药剂的抗性以惠农为最高,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RR值分别超过888.1、147.9和4913.1,达高或极高水平抗性;中宁、芦花台、平吉堡种群处中低水平抗性;对氧乐果产生了3.5~21.8倍的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对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呋喃丹、灭多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部烟区(桃)蚜(Myzus persicae(Sul zer)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我国中部烟区和湖北省的6个地点烟(桃)蚜(Myzus persicae(Sul zer)种群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灭多威和吡虫啉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禹州种群对氰戊菊酯抗性为敏感种群的14.68倍,对氧化乐果、灭多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5.50倍、2.18倍和2.20倍.河南襄县、河南泌阳、湖北秭归、湖北宣恩、湖北长阳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达12.78倍、12.04倍、11.24倍、9.36倍和7.93倍.  相似文献   

10.
以室内饲养的敏感品系(S)和选育的抗溴氰菊酯品系(R)家蝇成虫为试虫,用生物方法测定了十种拟除虫菊酯和七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毒力,比较了它们的交互抗性情况。结果表明,辛硫磷、乙酰甲胺磷、喹硫磷、乐果、甲基毒死蜱、杀螟松等有机磷杀虫剂与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只有敌敌畏(抗性比3.21)有轻微交互抗性。拟除虫菊酯之间的交互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溴氰菊酯(抗性比24.00)、氯氰菊酯(抗性比20.11)、顺式氯氰菊酯(抗性比38.10)、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比11.04)有较严重的交互抗性;氰戊菊酯(抗性比4.64)、戊菊酯(抗性比4.49)、氰戊菊酯 A(抗性比5.97)和氟氰菊酯(抗性比4.12)有中等交互抗性;FMC 54800(抗性比1.98)、氰戊菊酯Aα(抗性比2.04)有很轻微的交互抗性。讨论了结构与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我国中部烟区和湖北省的6个地点烟(桃)蚜(Myzus persicae(Sul zer)种群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灭多威和吡虫啉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禹州种群对氰戊菊酯抗性为敏感种群的14.68倍,对氧化乐果、灭多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分别为敏感种群的5.50倍、2.18倍和2.20倍。河南襄县、河南泌阳、湖北秭归、湖北宣恩、湖北长阳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达12.78倍、12.04倍、11.24倍、9.36倍和7.93倍。  相似文献   

12.
王娜  郎志飞  贺康  李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77-3383
【目的】对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进行抗性监测,了解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抗性发展情况,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用药水平最低的新疆南疆种群作为相对敏感种群,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离体酶活力测定、相对表达量分析,研究新疆南疆、河北邢台及江苏南京3个地区棉蚜对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潜在的代谢抗性机制。【结果】河北邢台和江苏南京地区的棉蚜对丁硫克百威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对吡虫啉的抗性已有所发展,抗性水平分别为4.87和8.72倍,为低水平抗性阶段。解毒代谢酶活力对比研究发现,3个地区田间种群之间多功能氧化酶、酯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均存在显著差异,江苏南京种群的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新疆南疆种群。定量PCR分析表明,河北邢台地区棉蚜的羧酸酯酶表达量较高,是新疆种群棉蚜的3.28倍。【结论】田间棉蚜已对吡虫啉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酯酶活力升高在棉蚜对吡虫啉低水平抗性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氰戊菊酯为供试药剂,对斜纹夜蛾种群进行了抗性选育,同时评价了肟醚类化合物对抗性品系的毒力。结果表明,斜纹夜蛾经过连续3代的单对筛选和群体筛选得到的氰戊菊酯抗性品系(Fen-R),其抗性倍数达101.74,比筛选前提高了2.17倍,并对乙酰甲胺磷和丁硫克百威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经过连续2代单对筛选得到的相对敏感品系,其对氰戊菊酯的LC50从126.34μg/mL下降到46.89μg/mL;HNPC-A9835、A9908和A9955等3个新化合物对斜纹夜蛾Fen-R的毒力均显著地高于乙酰甲胺磷和丁硫克百威,其中HNPC-A9955还优于氰戊菊酯。  相似文献   

14.
棉蚜,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农药田间抗性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93年在新乡、镇平、西华不同棉区进行了棉蚜和棉铃虫对氰戊菊酯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棉蚜在新乡、镇平两地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极高抗水平;棉铃虫在新乡、西华两棉区对氰戊菊酯的抗性达高抗水平,而在镇平棉区则处于低抗水平。两虫的抗药性随用药年数的增加而提高,对棉蚜连续使用氰戊菊酯3~5a、棉铃虫6~7a即显示抗性;对棉蚜连续使用该药5~6a棉铃虫9~lla时,抗性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突增,抗性倍数可呈数百倍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汰选试验,交互抗性测定及离体酶系分析,研究了不同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对家蝇抗性发展的影响表明,家蝇对氯氰菊酯比对氰戊菊酯抗性发展快,对含1种立体异构体的顺式氰戊菊酯和含2种立体异构体的顺式氯菊酯抗性发展更快。含8种立体异构体的氯氰菊酯选育的家蝇抗生品系,对含2种或4种立体异构体的氯氰菊酯,交互抗性更严重。其交互抗性程序与顺式α体的含量成正相关(72代时相关系数为0.972,59代  相似文献   

16.
氰戊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棉蚜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选育出了对氰戊菊酯抗性达 199.5 4倍的棉蚜品系。设计了 3条简并引物进行嵌套式PCR扩增 ,得到了氰戊菊酯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棉蚜钠离子通道基因IIS4 IIS6区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 ,氰戊菊酯抗性品系棉蚜没有发生kdr或super kdr突变 ,但是与敏感品系相比 ,抗性品系钠离子通道基因IIS4 IIS6区有 2个核苷酸发生了突变 (T2A和A34T) ,并由此导致了 1个氨基酸的突变 (M12L) ,推测该突变与棉蚜对氰戊菊酯产生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汰选试验、交互抗性测定及离体酶系分析,研究了不同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对家蝇(Musca demestica vioina L.)抗性发展的影响表明,家蝇对氯氰菊酯比对氰戊菊酯抗性发展快,对含1种立体异构体的顺式氰戊菊酯和含2种立体异构体的顺式氯氰菊酯抗性发展更快。含8种立体异构体的氯氰菊酯选育的家蝇抗性品系,对含2种或4种立体异构体的氯氰菊酯,交互抗性更严重。其交互抗性程度与顺式α体的含量成正相关(72代时相关系数为0.9722,59代时为0.9770)。家蝇对不同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性机制与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有关,与谷胱甘肽 S-转移酶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抗药性监测及机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甜菜夜蛾福建福州种群对氰戊菊酯等7种药剂的抗性,以及4种增效剂对5种药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相比,2000年福州种群对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灭多威、毒死蜱、丙溴磷、硫丹和虫酰肼的抗性分别达112.8、338.4、31.6、772.6、288.4、7.3和11.1倍;2001年分别达687.2、3090.4、153.8、1981.4、734.3、8.0和47.9倍,抗性谱广,抗性发展迅速.4种增效剂对不同药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表明该种群为多重抗性.其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水解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朱砂叶螨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及抗性治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 2种用药策略。笔者在实验室抗性选育的基础上 ,研究了朱砂叶螨对 3种新型杀螨剂的抗性发展趋势以及杀螨剂轮用、混用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的效果。分别用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朱砂叶螨单一汰选 2 8、30和 31代后 ,朱砂叶螨对上述 3种杀螨剂的抗性分别达 6 5 .6、7.2和 1.2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发展速率明显快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 ;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朱砂叶螨抗甲氰菊酯品系 (抗性指数为 6 5 .6 )对哒螨灵、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 1.1和 0 .7倍 ;抗阿维菌素品系(抗性指数为 7.2 )对哒螨灵、甲氰菊酯的抗性分别为 1.2和 1.2倍 ;抗哒螨灵品系 (抗性指数为 1.2 )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分别为 1.0和 1.2倍。表明朱砂叶螨对 3种杀螨剂无明显交互抗性。轮换用药、混和用药抗性品系培育及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的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与阿维菌素混用能有效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 ,两者轮用不能延缓朱砂叶螨抗性进化 ,反而加速了对甲氰菊酯的抗性发展 ;哒螨灵与阿维菌素混用、轮用都能有效地延缓朱砂叶螨对二者的抗性进化。  相似文献   

20.
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汰选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采用药液浸渍法,研究了室内饲养的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产生规律及抗性机制,评价了棉蚜对啶虫脒的抗性风险。结果表明:3%啶虫脒连续汰选9代以前,棉蚜对其抗性没有明显变化,但从12代以后敏感性明显降低,至20代时,LC50和LC90抗性倍数分别上升至4.3397倍和6.4177倍,证明已产生抗性基因,但处于低抗水平。结果说明棉蚜对啶虫脒也存在一定的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