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陈文 《花卉》2011,(11):9-10
原生于中南美洲的马拉巴栗.因其树形美观、枝叶密盛且栽植易存活,属平价又高雅的盆栽植株。在植物分类上,马拉巴栗属木棉科的马拉巴栗属,学名为Pachiraaquatica,中文名称除了马拉巴栗以外另有发财树、美国花生之名。  相似文献   

2.
栗南瓜一号     
1 特征特性栗南瓜在我国又称小洋南瓜或西洋南瓜 ,在植物学上属印度南瓜 (种名CucurbitamaximaDuch) ,是印度南瓜的一个优质品种群。栗南瓜一号是青岛市农科所 1999年选育成功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 ,叶深绿色。瓜扁圆形 ,横径 17 7cm ,高 11 3cm ,平均单果重 1 5 4kg左右。瓜皮深绿色 ,有辐射状浅绿色条斑。瓜肉浓黄色 ,肉厚腔小 ,食味糯甜有轻香。雌花开花后约 35天成熟 ,适于春大棚及春季早熟栽培。2 栽培要点栗南瓜性喜冷凉 ,平均温度高于 2 2~ 2 3℃时 ,同化产物的积累就减弱 ,因此其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气…  相似文献   

3.
介绍瓜栗的播种、扦插和嫁接等繁殖技术。分析瓜粟正常生长所需的栽培条件,从光照、温湿度、施肥、浇水、整形修剪、虫害防治、换盆几方面详细论述其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科栗1号是以S31-1为母本、S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南瓜一代杂种。植株蔓生,长势中等;分枝较少,叶小,节间短;第1雌花节位第9节左右;嫩瓜扁圆形,瓜皮绿色覆绿色斑点和浅色纵条斑纹,老瓜皮墨绿色。嫩瓜单瓜质量0.5~1.5kg,果实横径9cm左右,纵径13cm左右,糯性好,粉质,品质佳;春季露地和秋季设施栽培嫩瓜产量1500~2000kg·(667m2)-1,早春设施栽培嫩瓜产量3000kg·(667m2)-1左右。适宜浙江省及栽培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西洋南瓜(印度南瓜)品种较多,如红美、金升、美栗等.特点是品质好、瓜个小、颜色好,食用方便,但株产低.2006年春夏对大田地膜覆盖栽培的美栗南瓜进行了生育特性观察和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栗南瓜又称小洋南瓜、西洋南瓜,属印度南瓜的一个优质品种群。“栗南瓜二号”是青岛市农科所1999年育成的优良一代杂种。一、特征特性植株生长较旺盛,叶色深绿,瓜扁圆形,横径17.5 cm,高9.1 cm,平均单果质量1.52 kg左右。皮灰绿色,果肉浓黄色,肉厚,种子腔小,粉质度高,食味面甜。开花后约35 d开始成熟。适宜于春棚和春季早熟栽培。本品种熟性较早,也适于秋季棚栽。二、栽培技术要点1.早育苗、育好苗 一般在定植前35~40 d用塑料钵播种,阳畦保温育苗,4片真叶以后定植。2.适时定植 要在断霜后及早定植。如能采用地膜小拱棚覆盖防霜冻,可在断霜…  相似文献   

7.
栗蘑目前国际市场上售价很高 ,需求量很大 ,我校自 1995年以来 ,致力于栗蘑的人工栽培的研究 ,现已总结和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栗蘑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使栗蘑的生物学效率提高到 90 %以上。栗蘑的培养方法和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将栗蘑在栽培过程需要把握好的五个关键介绍给读者。1 培养基成分关 培养基的成份直接影响着栗蘑的产量和质量 ,在栽培进程中 ,我们采用了在各级培养料中添加枣树 (或榆树 )锯末的方法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加入量为 5 %~ 8%;在制作母种培养基时 ,每10 0 0mL水中我们加…  相似文献   

8.
短蔓京红栗南瓜是国家蔬菜工程研究中心最新培育的栗面南瓜新品种。 1)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生长稳健,抗病性强。节间特别短,坐瓜集中,适宜密植。主蔓10cm处可见第1雌花开放,隔2~3节又现雌花,单株坐瓜3~4个。开花至采收35天左右。平均单瓜重1.5kg,瓜扁圆形,皮橘红色,瓜肉厚,橘黄色,味甜甘面,品质好,平均667m^2产量2000kg以上。适合南北方春提早或秋延后塑料拱棚或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一、栗南瓜的瓜果特性 栗南瓜(又称西洋南瓜、小洋南瓜或栗子南瓜)是印度南瓜(北瓜、玉瓜、笋瓜,种名为Cucurbita maxima Duch)的一个优质品种群。这群品种的最大特点是瓜果较小,扁圆形,瓜型美观,单瓜质量1500g左右,瓜果粉质度高,食味优良。据化验分析,栗南瓜果肉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类胡萝卜素,其食味和营养品质均属南瓜之冠。这类品种的育成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翠栗2号和翠栗6号为浙江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的2个南瓜品种(笋瓜类型),在早熟性、品质和产量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2个品种第一雌花节位都比较早,早春栽培在8~10节;主蔓结瓜,翠栗2号商品瓜单瓜质量650~750 g,直径14~18 cm,高10~12 cm,瓜皮深绿色,有浅绿色条斑。翠栗6号为杂交一代迷你型南瓜新组合,商品瓜单瓜  相似文献   

11.
全面综述了栗疫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栗疫病的发生和为害性,症状,病原菌及其弱毒力,寄主植物,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并就某些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山西果树》2007,(3):60-60
目前,全世界的栗总产量大约为100万t(吨),其中主要生产国所占的比重大致分别为:中国63%、韩国10%、土耳其5%、意大利5%、玻璃维亚4%、日本3%、葡萄牙3%、俄罗斯2%、法国1%、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美国等)4%。世界栗的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3.
全面综述了栗疫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栗疫病的发生和为害性、症状、病原菌及其弱毒力、寄主植物、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并就某些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 2 0余年栗杂交育种研究 ,选育出辽栗 10号、辽栗 15号、辽栗 2 3号 3个新品种 ,2 0 0 2年 9月由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与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了良种审定与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建瓯、湖北恩施、湖南浏阳、桑植、永顺等5个不同地理种源的钩栗1a生幼苗为试材,测定了幼苗高、地径和单片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同时以不同种源的钩栗幼苗叶片为试材,动态监测了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指标,比较分析了不同钩栗种源间生长和光合特性差异,以期为钩栗苗木培育和优良种源的选择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种源钩栗苗高、地径与单片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恩施种源地的各指标存在明显优势;钩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总量(Ct)、叶绿素a/b值(Chl a/b)在不同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经纬度和年无霜期是制约光合特征参数地理变异的主导因子;钩栗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地理变异为纬度上的南-北变异;综合各方面因素,湖北恩施种源为所选种源中的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16.
防治栗瘿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瘿蜂 是我国栗区一大害虫,此虫以初孵幼虫在栗芽内越冬,翌年春季随栗芽的萌动出蛰幼虫活动取食。被害芽逐渐膨大并木质化,成为瘤状虫瘿,幼虫在瘿内一般生活50天左右,从而消耗大量营养,使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甚至无产。 此虫营隐蔽生活,一般防治较为困难,国内较好的防治方法是修剪摘瘿,但费工、费时,且不彻底,对于山区大中型栗树推广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为此,1990年进行了树干涂刷内吸杀虫剂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计采用药剂种类、施药时间、施药量L36(6×312)混合水平正…  相似文献   

17.
发财树的养护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财树学名为瓜粟(Pachira macrocarpa),又称为马拉巴粟、美国花生、美国土豆、大果木棉,属木棉科瓜粟属常绿乔木.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如今在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广泛种植.由于“发财树”的名称代表吉祥如意,而且树形优美,易于管理,是现在市场上畅销的观叶植物之一,曾被联合国环保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室内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8.
栗毒蛾(Lymantria mathura 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又名黑毛虫、长毛虫、花毛虫。幼虫危害板栗等壳斗科植物。栗毒蛾以幼虫嚼食叶片,具有暴食特点,前期危害新梢嫩叶,盛期为害成熟叶片,轻者被害叶片残缺不全,重者全树食光,严重影响树体光合生产,导致树势衰弱,造成大量减产,甚至全株死亡。1988—1990年,我们对栗毒蛾  相似文献   

19.
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从 1994年开始引种日本栗 ,然而 ,日本栗在中国南方板栗砧木上嫁接成活率极低 ,不到2 0 %。东源县 1995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4万株日本栗 ,出圃不足 0 5万株 ,成苗率 12 %左右。阳山县 1996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了6 0 0 0株日本栗 ,仅出圃 10 0多株 ,成苗率不到 2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日本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进行试验。日本栗为银寄、国见、筑波、紫峰和丹泽等5个品种。砧木为河源油栗、江西板栗、湖北板栗和丹东栗。试验就砧木、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  相似文献   

20.
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周淑琴(辽宁省宽甸县果树站118200)许路(丹东市林业局)栗瘿蜂是栗树主要害虫之一,在防治上有多种方法。我们通过几年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认为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应主要采用修剪和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相结合的方法。1栗瘿蜂发生概况及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