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用玉米的概念是基于畜牧业发展要求,当玉米籽粒和秸秆作为饲料时,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利用率,能满足畜禽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饲用玉米分为青贮型玉米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型玉米(以下简称青贮玉米)是指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间,将果穗和茎叶均作为青贮饲用的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多选用分蘖再生力强、茎秆粗壮、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墨西哥玉米),适时收割直接青饲或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在玉米成熟后,先收获玉米果穗,再收获玉米的茎叶,经切碎加工或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多选用秆粗叶多、生长茂盛、生物产量高的品种(如普通杂交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玉米不再仅仅是粮食作物,而且是主要饲料作物。但是,目前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数为粮用品种,其籽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较低,饲用价值差,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对优质饲料饲草的需求。青饲青贮玉米则能较好解决此问题。青饲青贮玉米不仅产量高,而且其秸秆中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含量高,是食草动物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3.
青贮饲用玉米的种植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饲用玉米的品种与轮作模式1.1饲用玉米品种选择青贮饲用玉米是在玉米的蜡熟期,将玉米的地上部分收割、揉碎并贮藏于青贮窖或青贮塔中,或地面堆贮,可以长时间用作奶牛、肉牛和肉羊的饲料。因此,在生产上选择的青贮饲用玉米品种与生产籽实的玉米品种是不一样的。选择青贮饲用玉米品种,要求植株高大、杂交、茎叶穗产量高、抗倒伏、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利用等特性。1.2轮作模式1.2.1饲用玉米-黑麦草轮作4月底5月初多花黑麦草进入孕穗、初穗期,其最后一次刈割利用在5月上旬左右结束,然后种植饲用玉米。饲用玉米生长120d左右,9月20日左右收获,玉…  相似文献   

4.
目前,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的类型划分为青贮专用型和粮饲兼用型。青贮专用型玉米是指产量高、品质好、只适合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这类玉米一般在玉米棒未成熟时进行收割,黑龙江省当地时间一般是在8月中旬为佳;粮饲兼用型玉米是指先收获玉米籽粒用作粮食或配合饲料,然后再收获青绿的茎叶用作青贮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饲用玉米即青贮玉米,是指专门用于饲养家禽、家畜的玉米品种,包括果穗在内的整个植株全部青贮用作饲料,是世界公认的饲料之王,其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料。青贮玉米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玉米鲜嫩茎叶含粗蛋白2.58%,粗脂肪0.81%,碳水化合物20.09%,粗纤维5.91%,矿物质1.99%,青贮玉米可以直接喂养牛、羊、鹿等反刍动物,是畜牧业的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6.
将日本饲用高粱和饲用玉米以不同形式青贮,通过营养价值比对分析,确定最佳的青贮模式。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和黄贮两种方法发酵粗蛋白(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本饲用高粱青贮粗蛋白(CP)含量与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株玉米与日本高粱混合青贮粗蛋白(CP)含量最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建议将日本饲用高粱和饲用玉米混合青贮,且不宜采用黄贮方法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7.
饲用玉米是指专门用于畜牧饲料的玉米品种,包括粒用饲用玉米和青贮饲料玉米。种植饲用玉米不仅可以收获籽粒作精饲料,而且其茎叶营养丰富、产量高,是青贮、配合饲料或直接喂养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贮玉米"新饲玉12号、华农1号、新青6号"和粮饲兼用玉米"新饲玉13号和黔单11号"等5个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新饲玉12号和新饲玉13号玉米品种,生长性能和生产表现在同等种植和管理条件下比其他品种更佳。因地制宜引进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新饲玉12号和新饲玉13号,加强田间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单产,增加饲草料总量,缓解养畜大户缺草问题,有效推动养畜户的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青贮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更好地合理利用玉米秸秆,推动我国草食家畜养殖业的发展,进行了青贮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可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提高秸秆中的养分,并提高其消化率;用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和肉牛,其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增加。说明玉米秸秆经青贮处理后的饲用价值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测试了2006年处暑、白露、秋分3个节气5个品种饲用玉米(东陵白、青贮王、科青1、科多8、巡天)的主茎单株干物质产量、初水分含量、株高、茎秆干重、叶片干重,对处暑至秋分期间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的变异程度、总体均值95%置信限,对秋分季节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用型玉米经济性状均值间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合青海东部干旱地区高产饲用玉米品种,采用单因素随机排列,比较了6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和种植效益。结果表明:豫青贮23株高达288.62 cm,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豫玉22鲜草平均产量13.57×10^(4)kg/hm^(2),与豫青贮23和甘玉23平均产量间差异不显著;豫玉22盈利达1.60×104元/hm^(2),较豫青贮23和甘玉23分别提高16.79%和18.52%。从综合表现来看,豫玉22、豫青贮23和甘玉233个饲用玉米品种在青海东部干旱地区具有高产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择雨养区(会宁)和灌溉区(武威)的10个青饲玉米(Zea maysL.)品种(‘金凯3号’、‘金穗715’、‘利单295’、‘豫青贮23’、‘北农青贮208’、‘TW 268’、‘和盛5288’、‘文玉3号’、‘蜀玉201’、‘豫玉22’),于乳熟中期收割后青贮,发酵60 d后评价比较其青贮品质,为不同水热区域青贮玉米选育栽培提供实践依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金凯3号’在雨养区种植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发酵品质较好;‘北农青贮208’在灌溉区种植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单糖和钙、磷含量高,乳酸含量最高;‘和盛5288’在两地区种植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发酵品质较好可在两地继续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区试验方式,在施肥水平、管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Zeam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密度对青贮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采用85 cm×15 cm和65 cm×25 cm播种密度(即61 530~78 450株/hm2)的青贮玉米产量高,品质较好,效益最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为四川省青贮饲用玉米的大田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的经营方式转变,高产饲料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规模养殖提供饲草料保障,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态保护和建设.高产饲料地建设、青贮制作及饲喂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高产饲料是指人工栽培的作为家畜饲用的具有产量高、饲用价值优良的作物品种,如青贮玉米、饲料玉米、...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饲用高粱与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本文研究了饲用高粱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后的饲料品质。结果显示,65%甜高粱+35%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其品质较优,营养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在山丹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6.
1品种选择品种应具备产量高植株高大、茎叶繁茂、抗倒伏、抗病虫和不早衰等特点。青饲料产量春播每亩(667平方米)要达到4500~8000千克,夏播要达到3000~4000千克。茎叶的品质可以影响青饲料的质量,青饲青贮玉米品种要求茎秆汁液含糖量6%,全株7%以上,粗纤维在30%以下。果穗一般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选用多果穗玉米可以有效地提高青饲青贮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引进5个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1号、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豫玉22号(对照)、先单406,在临夏州旱作区开展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宜在临夏旱作区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陇青贮2号、武科青贮107,两个品种在籽粒高产的同时,草产量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陇青贮2号生育期143d,草产量7270.30/667 m2,武科青贮107生育期151d,草产量6 903.45/667m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品种设4个重复,随机分成20个试验组,对东陵白、中北410、产草王(青贮品种)、农大108、辽原1号(青贮品种)共5个玉米品种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用玉米品种"产草王"全株的亩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及利用率也最高,且干物质和能量成本较低,是适合平昌县种植的优良饲用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9.
川北地区不同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试验在施肥水平、管理方式、播种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对7个饲用玉米Zea mays品种产草量等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鄂玉10号产量最高,其干物质产量21 060.75 kg/hm2;青饲02号产量最低,其干物质产量仅15 448.95 kg/hm2;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品种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青贮饲用玉米品种经济效益不同,鄂玉10号的经济效益最高,比经济效益最低的青饲02号高145.8%。  相似文献   

20.
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Zea maysL)生产的最佳群体,设置5个种植密度(4.8×104,5.85×104,6.9×104,7.95×104,9.0×104株·hm-2),研究其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和最佳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低,群体干物质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高,而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影响显著,植株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CA)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密度对玉米CP,EE,NFE,CA,CF和GE等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其籽粒和秸秆干物质产量的显著差异形成。从不同品种来看,青贮型玉米籽粒中的CP和EE产量显著低于粮饲兼用型玉米,而秸秆的CP和EE产量明显高于粮饲兼用型玉米。从玉米整体饲用营养产量来看,在陕西,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8.86×104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陕单8806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7.77×104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