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指出了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核心元素之一,利用碱酸复合改性凹凸棒石(ATP),经成型处置制备了一种新型Zr-ATP复合吸附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成型的Zr-ATP复合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静态除磷实验,除磷效率达99%,吸附容量达7.7mg/g,是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富营养化修复剂。  相似文献   

2.
水体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废水除磷技术的一般处理方法、化学法除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以及膜技术除磷进行详细的探讨,对废水除磷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体富营养化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水体的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废水除磷技术的一般处理方法、化学法除磷、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反硝化除磷技术以及膜技术除磷进行详细的探讨,对废水除磷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新工艺,能够使废水中的氮磷含量得到有效降低。对某城市污水厂进行分析,对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阐述。提出对进水方式的改变,能够实现高效脱氧除磷,使水质得到提升,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用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污水厂出水排放的氮、磷是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降低污水厂出水氮、磷含量可从源头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深度脱氮除磷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已有很多实际案例。从植物生长富集、植物根系微环境、微生物菌群及化感作用4方面归纳了其防治机理;从水体氮、磷含量、植物物种配置差异、水体温度、水体透明度及微生物丰度等方面概括了其影响因素。结合技术原理及工程经验,从技术差异性、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并从植物物种发现、植物耐受阈值完善、物种配置优化及人工生物菌剂强化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该项技术针对我国环保新的排水标准开发的。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由于受磷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国家环保局为控制磷污染,对磷排放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标准,达到了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标准。相对来说,考虑到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对氮的排放的控制相对较松。化学强化生物除磷工艺以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为主,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  相似文献   

7.
CMC粘接法制备柱状成型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粘接剂制备了柱状成型活性炭,研究了炭化温度、CMC添加量对产物吸附性能、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CMC添加量的增加,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容、平均孔径及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及对甲苯的吸附能力均逐渐降低,其强度逐渐增大。CMC粘接法制备柱状成型活性炭的最佳工艺为炭化温度200℃,CMC添加量10%,产物比表面积可达844.9 m2/g,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189.2及968.2 mg/g,强度可达99.83%,甲苯的吸附率达65.5%。  相似文献   

8.
由于过量磷肥的施用、大量含磷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需要经济有效的方式去除磷元素.而牡蛎壳和花生壳均为生物质废弃物,可通过二次利用来制备牡蛎壳改性花生壳生物炭.采用添加牡蛎壳的方法对花生壳生物炭进行了改性实验,探讨了不同牡蛎壳对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壳改性的花生壳生物炭显著...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当前环境形势下,河流、湖泊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就是富营养化,其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所造成.在有效控制了外源污染物后,污染沉积下来的物质即污染沉积物便成为潜在的污染源.湖泊沉积物中的磷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为湖泊营养物质磷的来源.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探究了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技术措施以及对湖泊沉积物中磷污染释放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来源,以及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分别从空气沉降物,再生水回用城市景观水体、有机污染等外因,底泥沉降物氮、磷的释放,水动力条件和水体更新周期等内因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探讨了水体富营养化给水生生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且从水生植物-微生物相结合,增加水动力条件和减小水体更新周期等方面综述了防治和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以期为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磷素胁迫下香樟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香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较正常供磷情况下明显增强,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上升;香樟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则较正常供磷明显下降,与胁迫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巴西橡胶树实生苗进行不同磷胁迫水平(P质量浓度分别为31 mg.L-1(CK)、10 mg.L-15、mg.L-11、mg.L-1、0)的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磷浓度降低,橡胶树幼苗总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下降,株高、主根长降低,抽叶蓬数减少,处理间差异极为显著;低磷胁迫下橡胶树幼苗的根系生物量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总生物量、株高分别与抽叶蓬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随着营养液磷浓度降低,橡胶树的磷含量也随着降低,其中根、茎下降幅度大于稳定叶、嫩叶,根的磷含量最高;随着营养液磷浓度降低,橡胶树根的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建瓯市毛竹林表层(0~20 cm)土壤,分析其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表层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66.7 mg.kg-1,高于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为9.93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速效钾含量为55.4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氮含量的变异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引起。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富氮低磷缺钾的现象,在生产实践中应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不同杉木家系在不同供磷处理下根系H^+流变化规律,探讨根系H^+流与杉木适应低磷胁迫调控的关系,为揭示磷高效利用杉木适应低磷胁迫的内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前期筛选出的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家系M28与M32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个供磷处理[正常供磷(H-P),31 mg·L^-1;中度缺磷(L-P),16 mg·L^-1;重度缺磷(N-P),0 mg·L^-1]和3个时间处理梯度(3、8、15 d)室内水培试验,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分别测定两个家系在不同供磷处理和不同时间处理梯度下完整根系及不同部位的H^+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杉木家系完整根系H^+全程表现为内流,但二者H^+流变化存在显著差异,M28完整根系H^+吸收表现为8 d>15 d>3 d,M32在不同时间处理下H^+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根系不同部位H^+流向分析可得,M28与M32仅在L-P和N-P处理3 d时表现出少量H^+外排现象,其中M28对外界磷环境的感应比M32更为敏感,在L-P处理下就发生H^+外排现象,M32在N-P处理才发现H^+外排。随着时间推移,在处理8、15 d后,两个杉木家系均未观测到H^+的外排,可见低磷胁迫下根系H^+外排是一种应激反应。不同杉木家系根系H^+流在低磷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其中M28根系的H^+流对外界磷环境的改变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
油茶对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P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细胞膜磷脂的组成、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中P的循环、能量的形成等生理生化过程,与植物体内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的代谢和三者相互转变都有密切的关系[1-2].P作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障碍因子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4].不同类型植物利用土壤P素的能力不同[5],近年来,如何充分挖掘植物自身潜力来提高P的利用效率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杨乐  张秀娟  吴楚  涂逸 《绿色科技》2022,(2):14-17,21
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实生幼苗为试材,设置正常供磷170 mg/L(HP)和低磷胁迫0.68 mg/L(LP)两种处理,采用沙培盆栽的方式,探讨了沙棘幼苗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分析了沙棘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显著(P<0.05)增加了植株的根冠比,高达45...  相似文献   

17.
柴一新  刁绍起 《林业研究》1995,6(3):109-113
Dahurianlarch(Larixgmelinii)isamaintreesPeciesinartificialstandsandManchuriaash(Fnainusma:dehurica)isavaluabIehardwoodsPeciesinti1eforestareaofnortheastChina.SomestUdiesrevealedthatthemixedstandbythetwospecieshadpositivemixedeffectSandnutritionrelationshipwasoneofthemaincausesforthepositiveeffects.lnsomeresearches,itwasfoundthatinline-belttwoflarch-ashmixedstand,theconcentra-tionofavailablephosphorusofsoilinlarchbeltwas2ntimesoftl1atinashbelt.Itisdeducedthatinsuchmixedstandtheashcanabsorbmo…  相似文献   

18.
磷素环境与马褂木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很低,难以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的需要。据统计,在全世界13·19亿hm2的耕地中约有43%缺磷,而我国耕地则有2/3缺磷(何绪生等,1998)。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富铝化作用明显,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强酸性,磷素固定强烈,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1~2mg·kg-1(邱燕等,2003)。虽然施用磷肥的效果显著,但其利用率一般不超过10%,多为土壤固定并转变成植物较难吸收的Ca-P、Fe-P和Al-P等(熊毅,1997)。鉴于植物具有将土壤难溶态磷转化为有效态磷并加以吸收利用的能力,通过选育磷高效利用的植物品种来开发土壤中难溶态的磷素资源,可减小对施用磷…  相似文献   

19.
20.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自然之肾",在调节所候、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