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荷斯坦牛协会的研究部门调查了登记母牛(registered cows)之间体型和生产间的关系,发现除前乳房附着和乳房深度外,产奶量和其余线性体型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这表明如果不主动选择以改进乳房,对产奶量的选择将导致这两个性状变坏。Misztal等(1992)采用获得的产量和体型性状的估计参数,假定对产量选择一个特定的反应,计算了体型性状的相关反应。表4显示如果单独选择产奶量25年后乳用母牛体型的预测反应。正如所期望的那样,母牛将变得更具楞角性和乳用性,具较大体深和较斜的尻部。后乳房附着将变得更高和更宽,前乳房附着将变得更弱,乳房将变得更深。  相似文献   

2.
早胜牛肉用性能测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18月龄早胜牛公牛6头,24月龄母牛4头屠宰,测定产肉性能,观察其产肉性能提高状况和了解不同性别的产肉特点。结果表明,18月龄公牛除屠宰率和净肉率与1982年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外,胴体重、净肉重、胴体产肉率、肉骨比、肉脂比和眼肌面积测定结果均极显著(P>0.01)高于1982年测定结果。另外虽然公牛月龄小于母牛6个月,但净肉率、肉脂比和眼肌面积测定结果均显著地高于母牛,同时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母牛。  相似文献   

3.
近年美国奶牛产奶量的遗传改良速度在提高。1986年出生的黑白花母牛的奶量育种值比1985年出生的约高135kg。每年有220多万头母牛的新数据加入生产性能遗传评价体系。这些评定应用动物模型,能够提供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以及乳蛋白率遗传传递力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模型包括管理组效应、永久环境效应、牛场与公牛的互作效应以及奶牛个体的遗传值。未知父母组按出生年度和性别确定,代表基础群的遗传值。体型评定资料由品种协会收集,用公畜模型评定。黑白花母牛的体型应用全部体型评分和多性状模型评定,其他品种则利用全部评分资料配合单性状重复力模型计算。难产性资料由人工授精组织和奶牛记录处理中心收集,用依阿华州立大学的阈性状公畜模型分析,得到美国国家家畜育种者协会支持。增加选留的青年公牛数,应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提高公牛母亲的选择强度,用低胎次母牛或青年母牛作公牛母亲缩短世代间隔等是提高遗传改良速度的手段。在这些方面人工授精组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是人工授精计划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将来评定的性状可能还包括乳房炎抗性、长寿性和受精率等,评定的次数可能更多。模型中还可能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配种试验。试验1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对照组为46头18月龄的母牛,称其为晚配牛,所用公牛类型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与晚配牛相比,早配的试验1组每头母牛的投产月龄提前4.1个月/头,可使乳牛终生产奶量高,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373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3%,产活犊率提高3%,母牛的利用率提高6%左右。  相似文献   

5.
我们培育中国荷斯坦牛 ,是要达到高产、长寿。“高产”一词容易理解 ,如何对长寿进行选择则各有不同的意见。“长寿”一词实际与“终生效益”、“终生产量”是同义词 ,是指母牛在牛群中生产的时间 ,也就是生产寿命 ,这一重要性状已被奶牛业发达国家所重视 ,并已制订出选择指数 ,对“长寿”进行选择 ,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加拿大从1991年开始对奶牛“终生效益”进行选择 ,美国自1994年开始根据女儿资料测定公牛生产寿命的估计传递能力(ETA) ,荷兰1996年公布弗里生牛总产奶量达到10万千克的奶牛是逐年增加 ,70年代以前仅…  相似文献   

6.
Pric.  JC  邓拴林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9-29
恰当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可使奶牛体型增大,乳房发育良好,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提高,生产期限延长。编制营养方案之前,得明确奶牛应达到的生产目标,即: 犊牛应在4~5周龄时断奶,采食量达到0.68千克/日的全价犊牛料。种公牛的性成熟时平均体重达到590.2千克,小母牛5月龄体重达到136.2千克。后备母牛在12~14月龄时应出现正常发情,体重达到363.2千克。 2岁的怀孕母牛应编入泌乳牛群,体重达到499.4千克。  相似文献   

7.
牛线性体型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太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及乳用性的一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开头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  相似文献   

8.
欧共体国家制定胴体评估标准的目的是使其牛肉价格在成员国内有可比性。牛的胴体被分为五种类型:2岁以下的未去势公牛;其它未去势公牛;去势公牛;已产过犊的母牛;其它母牛。胴津分级按脂肪和体型结构两个参数。体型结构是用英文(EUROPE)欧洲前五  相似文献   

9.
(一)搞好品种改良 在目前奶类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突然淘汰中低产奶牛不现实。较好的办法是进行品种改良措施。主要手段是引用国内外的优秀的种公牛的冻精进行选种选配。但不管奶牛产奶量是高是低,都要防止引用低档公牛精液。这样,几代之后,奶牛的质量就上去了。 (二)努力提高繁殖率 小母牛一般要到16~18月龄、体重达350千克以上时才可配种,过早配种不但影响头胎产量,而且难产率提高。适龄母牛配种季节要避免7~9月份产犊,以免夏季高温影响产奶量和预防产后多发疾病和死亡。对适龄配种母牛和产后发情母牛,要早晚注意观察发情,一般上午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内蒙古半牧半舍饲养条件下科尔沁牛的生长规律和生产性能。【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选取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5处养殖户多头样本,测量和分析初生、6月、12月、18月和24月龄科尔沁牛生长特性。【结果】科尔沁公牛和母牛体重均随月龄的延长呈直线增加,初生和6月龄,科尔沁公牛和母牛的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体重均显著高于母牛体重(P0.05),公牛体重分别比母牛体重高20.9%、36.07%和42.58%。公牛日增重在0.61~0.95kg/cm。18月龄和24月龄科尔沁公牛肉用指数分别为3.82和4.61。【结论】科尔沁牛乳肉兼用牛,在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产性能,适合本地区的养殖,但为提高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和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公、母牛的初配年龄主要依据牛的品种、营养状况、管理水平和个体发育状况等来确定。一般初配时的体重应达到该品种牛平均成年体重的70%。对于早熟品种,公牛在18~20月龄,母牛16~18月龄时就可以参加配种;中熟品种,公牛宜在18~20月龄,母牛在18~22月龄时初配;晚熟品种,公牛在20~23月龄,母牛在22~24月龄时初配。如果年龄到了,但体重达不到标准,则初配时间应推迟;相反,也可适当提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鲁西黄牛的早熟性和肉用性能,以及不同屠宰日令对肉产量、质量、饲料报酬和饲养成本的影响。我们于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用16头(8公.8母) 7—10月令的鲁西黄牛,在一般的饲养水平(每日供可消化蛋白质400克左右)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分三个不同月令(18月令、24月令、30月令)进行了各4头(2公、2母)的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母牛观察到的初情期平均为274.5天,平均体重为222公斤。8月令的小公牛就追随发情母牛和爬跨,有的偷配准胎;偷配母牛18月令即能产出发育正常的牛犊。试验公牛18月令体高已达到30月令的98.51%,体长达到91.57%;体重也超过70%以上。12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68公斤,母牛为0.55公斤;18月令平均日增重为0.67公斤,母牛为0.52公斤;24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63公斤,母牛为0.49公斤;30月令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59公斤,母牛为0.46公斤。每增重一公斤体重消耗饲料:8头公牛每增重一公斤平均需7.30个饲料单位(燕麦单位)及680.03克可消化蛋白质。其中8—12月令的8头平均需5.49个饲料单位,580.33克可消化蛋白质;8—18月令8头相应为6.52和669.41;8—24月令为7.96和705.85;8—30月令2头为9.23和764.52。8头母牛每增重一公斤平均需9.49个饲料单位,1004.94克可消化粗蛋白质。其中8—12月令8头平均每增重一公斤需8.38个饲料单位,926.42克可消化蛋白质;8—18月令8头相应为8.60和853.03;8—24月令4头为9.74和1027.65;8—30月令2头为11.38和1212.22克,每增重一公斤消耗精饲料公牛为3.99公斤,母牛为5.40公斤;粗饲料公牛为8.20公斤,母牛为9.57公斤。试验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骨肉比,脂肉比分别是:18月令—58.88%,49.16%,83.33%,1比5.891和1比44.18;24月令4头—61.12%,53.02%,86.80,1比8.02,1比40.69;30月令—60.40%,52.32%,86.59%,1比7.81,1比47.49。眼肌面积是18月令平均为80.25平方厘米,24月令为88.00平方厘米,30月令为117.00平方厘米。牛肉肉质品味良好,鲜肉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各内脏器官均发育正常。试验牛每公斤体重成本费,18月令公牛为1.55元,母牛1.74元;24月令公牛1.92元,母牛2.20元;30月令公牛2.25元,母牛2.54元。每公斤净肉成本,18月令公牛3.46元,母牛3.94元;24月令公牛3.69元,母牛4.39元;30月令公牛3.95元,母牛4.39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研究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育成母牛生长发育性状和生长发育规律,为培育北大荒乳肉兼用牛品种,开展选育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各批次测定体重校正到统一月龄,测定了其初生、4月龄(断奶)、12月龄及18月龄4个阶段的体重、体尺,并对各阶段表型值比较分析。[结果]德国弗莱维赫(Fleckvieh)牛与本地母牛杂交F_1代母牛平均日增重、胸围和体斜长性状,在初生至4月龄断奶阶段生长发育最快;从4月龄断奶至18月龄,与纯种德国弗莱维赫种公牛与澳系(澳大利亚)西门塔尔母牛杂交后代相比,在体重和体尺上有一定差异。[结论]需要不断地改良,以提高后代的生长发育性状,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加拿大的奶牛育种工作者为了适应种公牛市场竞争的需要,更全面地进行本地种公牛与其他地区乃至国外种公牛性能的比较,加快奶牛遗传改变进展,便制定了种公牛终生利润指数(Lifetime Profit In-dex,LPI)。以下对终生利润指数的定义、应用方法及今后发展作一介绍。LPI 是根据公牛的遗传值,结合其他能给农场带来利润的性能来排列公牛的一个全面的指数。LPI 作为一种选择公牛的依据,很容易为人们理解、记忆和掌握。LPI 按照公牛女儿5个泌乳期的预期获利能力来排列公牛的名次。几年前,加拿大育种者非常热衷于使用当地人工授精站的公牛,而对加拿大其他地方可以得到的种公牛几乎根本不注意。过了一段时间,种公牛市场竞争从当地发展到全  相似文献   

15.
BMY热带肉牛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婆墨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墨云(MY)母牛或婆墨(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生长快成熟早,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和30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16.
调查分析了彬县西黄F1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上与本地黄牛的差异。结果表明,西黄F_1改良牛毛色变杂,体型得到改进,生长发育加快。西黄F_1母牛平均初生重为32.95kg,公牛为36.93kg,分别比秦改母牛、公牛初生重提高42.21%和61.97%;西黄F_1公、母牛6月龄体重分别为150.43kg和123.7kg,分别比同龄秦改公、母牛提高22.91%和10.3%。  相似文献   

17.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性状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状的线性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形状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康应提高前房附着和前乳头分布的育种值;公牛的近交系数与和体躯大小有关的性状呈负相关,母畜的近交系数只与乳头分布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11头蒙贝利亚母牛和9头蒙贝利亚公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与同期荷斯坦母牛的生长发育、产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初生重无显著差异;4~18月龄,蒙贝利亚母牛体重均明显高于荷斯坦母牛同期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日增重变化规律相似,lOB龄平均日增重最大,17月龄平均日增重最小。蒙贝利亚母牛各阶段体高、体长与荷斯坦母牛无显著差异,14月龄体高可达127cm,达到配种体高。蒙贝利亚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7241kg,对照组荷斯坦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9589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较大,至24月龄体重接近荷斯坦公牛同期体重。12~24月龄,荷斯坦公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明显高于蒙贝利亚公牛,差异板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48kg,蒙贝利亚母牛初生重42kg,二者差异显著(P〈0.05)。蒙贝利亚公牛各阶段睾丸周径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公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婆莫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莫云(MY)母牛或婆莫(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出生长快成熟早的特点,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20.
正在奶牛场中产奶牛群是牛场重点关注的群体,后备牛暂时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容易被忽视,但后备母牛要经历迅速增长、性成熟、初配、初孕等重要阶段,能否正确饲养关系成年牛的体型结构、初次配种年龄以及初胎和终生产奶性能。本文从育成母牛和初孕母牛的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治等方面,论述了规模化奶牛场后备母牛保健方案。1育成母牛饲喂和管理育成母牛一般是指6~16月龄的牛。6~12月龄为后备母牛的性成熟期,主要是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