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分析苹果试管种质端粒长度与繁殖能力、衰老的关系,探索端粒长度与苹果试管种质离体保存年限的关系,对保存多年的不同继代次数的3个苹果品种试管苗进行了表型、增殖能力以及端粒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保存了8~33年的‘富士’、保存8~27年的‘金冠’和保存8~25年的‘嘎拉’苹果茎尖试管苗继代增殖能力大部分没有变化,表型未发生明显变化;3个品种不同继代次数30 d苗龄试管苗叶片端粒长度均差异不显著;继代73代苗龄分别为10、30、50和90 d的试管苗叶片端粒长度变化因品种而异,‘富士’‘嘎拉’差异不显著,‘金冠’50 d苗龄的最长,90 d苗龄的最短;继代71代苗龄30 d的‘金冠’试管苗茎段端粒长度显著高于叶片,茎段和愈伤组织、叶片和愈伤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嘎拉’表现为愈伤组织>叶片>茎段。苹果试管苗端粒长度变化与其增殖能力、表型及同一继代周期内衰老程度的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苹果离体新梢外植体继代培养次数对其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继代培养次数的富士、金冠、乔纳金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 组培离体新梢外植体分别进行新梢增殖倍数、生根和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3个品种无菌繁殖系建立后第5次继代培养的离体新梢外植体的增殖倍数、生根和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均较低; 随继代次数增加, 以上各种器官再生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 继代76、164代的富士及76、84、116代的金冠和乔纳金新梢外植体间均无明显差别。说明苹果新梢外植体达到离体培养状态后经20年100余次继代培养, 其器官再生能力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苹果苗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 RNA,GAPDH,TUB,UBQ,ACT,EF-1α六个常用植物内参基因在苹果组培苗不同基因型、不同组织、不同继代时间的m RNA表达差异情况。供试的4个苹果基因型为‘长枝富士’‘短枝富士’‘红珍珠海棠’、砧木‘A8-11’;继代培养的不同组织为茎、叶、整株,生根培养的不同组织为根、茎、叶、整株;不同继代期间为10、20、30、40、50、60、70、80 d。【结果】经Ge Norm软件对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ACT和EF-1α在苹果组培苗的不同组织和不同继代时间的基因表达分析中较稳定,UBQ和EF-1α在苹果组培苗不同品种中表达均稳定。【结论】组培条件下,苹果基因表达相关研究的理想内参基因为ACT、UBQ和EF-1α。  相似文献   

4.
以40个苹果品种和60个苹果砧木的1年生健康枝条作为试材,通过接种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强致病菌株03-8,评价试材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以期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苹果品种和砧木病斑大小均表现出多样性。通过分析病斑大小,发现‘特殊短枝’‘苹果A’‘沈阳农大’‘爱佳香’‘津轻’和‘郡马’为抗病品种,‘长富2号’‘首红’‘安杞草’‘H2’‘金冠’‘黄乔纳金’‘礼泉短富’‘丽嘎’‘丰富士’和‘粉红女士’为感病品种;冬红果、太谷早熟沙果、平邑甜茶、海棠花、变叶海棠(昆明)、中熟红果子、小黄海棠、西府海棠和樱叶海棠等砧木资源为抗性材料,克孜阿尔玛、野苹果5号和卡拉阿尔玛为感病砧木材料。未发现免疫或高抗病性的苹果品种和砧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苹果新品种‘瑞雪’及其亲本‘粉红女士’和‘富士’以及代表性栽培品种‘嘎拉’‘乔纳金’‘金冠’‘王林’等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成熟期香气物质成分的差异,探索苹果新品种‘瑞雪’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参试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7个品种共检测出香气物质成分92种,其中:酯类53种、醛类12种、醇类6种、酮类4种、烯烃类9种以及其他类8种;参试品种共有的香气物质成分有:乙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酸己酯、己醛、2-己烯醛、1,3-2甲基苯、ɑ-法尼烯等共10种;不同品种特征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瑞雪’(10种)、‘金冠’(10种)、‘粉红女士’(9种)、‘嘎拉’(9种)、‘王林’(8种)、‘乔纳金’(7种)、‘富士’(6种);根据7个苹果品种中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为数据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嘎拉’和‘粉红女士’,第二类为‘富士’、‘王林’和‘金冠’,第三类为‘瑞雪’和‘乔纳金’;不同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可以作为苹果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之一。【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瑞雪’苹果中特征香气成分种类较多,香气物质成分中的2-甲基-丁酸己酯(15.24%)、2-己烯醛(17.65%)和ɑ-法尼烯(27.88%)相对含量较高,而2-甲基-1-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相对含量较低,这些香气物质成分可能是形成‘瑞雪’苹果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苹果最佳采收期的确定要根据品种特性、市场需求、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1果面颜色这是果实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如‘新红星’苹果果面由淡红转为浓红或紫红,‘金冠’果面由绿变白绿、浅绿,‘红富士’苹果由绿变淡红、深红,‘乔纳金’果皮底色透黄,表明果实已成熟,可采收。  相似文献   

7.
《中国果菜》2023,(10):1-2
<正>2021年,辽宁省苹果栽培面积200万亩(1亩≈667 m2,下同)、产量260.5万t,主栽品种有‘寒富’‘富士’‘国光’‘金冠’‘乔纳金’‘金红’等,其中‘寒富’栽培面积居全省第一位。辽宁省苹果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呈现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和销售品牌化的发展格局,已建立成一批规模化优质水果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辽南和辽西水果产业带、中北部优势果品产业区等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1生产布局1.1品种布局在品种结构上,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8.
苹果果实酶促褐变底物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以5个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褐变度,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对不同底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富士’果实褐变度最高,其次为‘新红星’,‘金冠’最低。3种酚类物质总量新红星和富士最高,金冠最低。儿茶素仅在‘乔纳金’和金冠果实中检测到少量。富士果实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表儿茶素,新红星和‘王林’表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原酸。以绿原酸为底物,PPO活性新红星最高,其次是富士和金冠,王林最低。以表儿茶素为底物,富士、乔纳金和王林PP0活性显著高于金冠和新红星。以儿茶素为底物,王林PPO活性最高,其次是富士,新红星最低。  相似文献   

9.
苹果品种间杂交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3个苹果品种(国光、金冠和元帅)自交和杂交后代的子叶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实生苗的子叶和叶片在主要特征性酶带上表现一致;还表明个别同工酶区带的遗传行为完全符合经典的孟德尔分离定律,证明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受单基因所控制。根据Pc区带的遗传行为,可以认为‘国光’和‘金冠’的基因型是杂合显性型(Pcpc),而‘元帅’则是纯合隐性型(pcpc)。在‘国光’ב元帅’的杂交组合中有可能出现Pc基因的某种生化突变,其突变率约为1.3%。  相似文献   

10.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苹果三倍体品种乔纳金、陆奥及其母本金冠的花粉形态、大小、萌发孔、外壁纹饰及其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乔纳金、陆奥的花粉量均少于金冠,且畸形率均高于金冠。三倍体苹果花粉侧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角形,具3纵沟孔;花粉表面为纵向条状纹饰,有穿孔。乔纳金花粉P/E值为1.90,陆奥为1.85,与金冠1.82相比差异不显著。3个品种均为蓼型胚囊,乔纳金、陆奥的胚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包括双胚囊,珠心细胞异常,极核位置异常和胚囊发育停滞。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品种同功酶及水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郑晓鹰  李丽 《园艺学报》1997,24(3):244-248
用电泳技术分析了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L.sp.pekinesis)49个品种苗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过氧化物酶(POX)、脂酶(EST)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的同功酶谱,以及种子水溶蛋白(PROT)的图谱。从中分析了13个表现出品种之间多样性的位点。根据这些位点上带型的差异,可以区分供试的所有大白菜品种。图谱上品种之间的差异位点,可以用于杂交种F1代的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2.
苹果三倍体后代培养及倍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自然授粉的三倍体苹果品种乔纳金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培养方式对苹果三倍体实生后代获得的影响及实生后代的倍性水平。结果表明,离体培养与常规播种在乔纳金种子成苗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离体培养的成苗率是48.1%,常规播种的成苗率是20.9%,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常规播种获得的植株的2倍以上。本研究获得的690个乔纳金实生后代中以非整倍体植株占多数,共获得非整倍体452株,占植株总数的65.5%。在后代中有13个为多倍体,其中离体培养获得7株三倍体和4株四倍体,而常规播种只获得2株三倍体,表明离体培养可以获得较多的多倍体资源。乔纳金实生后代中不同倍性植株在形态上差异显著,根据植株形态和叶形指数,可以容易地将多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和非整倍体植株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苹果RAPD分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cv.Fuji)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表明,RAPD反应体系中,DNA、Taq酶、引物和Mg2+4种主要成分的最适用量分别为:20ng、1.0 U、0.2umol·L-1和3.0umol·L-1。采用该优化体系,以 OPJ03为引物,构建了我国及世界范围内苹果生产中重要的28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区分了供试的28个苹果品种中的15个,区分率达53.6%。讨论了RAPD鉴定苹果品种的应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巨峰葡萄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几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年生巨峰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一条谱带,从茎基部到首次出现卷须的部位其活性增强,随后便消失。在休眠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存在阶段发育的酶谱差异性;在生长期则随着葡萄蔓阶段发育程度的提高酶带数增多,活性增强。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不论是休眠植株还是活跃生长的植株,其酶谱保持不变,但休眠期酶带多、活性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一致。  相似文献   

15.
用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功酶鉴定大白菜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郑晓鹰  刘岩 《园艺学报》1994,21(1):59-64
分析子大白菜一代杂交种及其亲本早期幼苗的过氧化酶和酯酶同功酶。发现供试的大白菜12个组合中有10个组合的双亲与一代杂交种的过氧化物酶谱带有明显稳定的区别。9个组合的杂种一代酯酶谱带与新本的区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用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检测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纯度的技术,检测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墨兰、春兰变种和品种间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酯酶( EST) 、苹果酸酶(ME)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 ( NADP)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 NAD)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 种酶系统研究墨兰和春兰17 个变种及品种的同工酶多样性, 并探讨这些材料间的亲缘关系。5 种酶系统所得的11 个位点中7 个是多态性位点。EST、PGM( NAD) 和SOD具有多态性。上述5 种酶系统能够把供试品种和变种区分开, 并划分为墨兰和春兰类。  相似文献   

18.
那贺川野菊的离体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那贺川野菊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和多效唑(PP333)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对保存材料再生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温(23 ± 2)℃、光照强度2 000 ~ 3 000 lx、光照时间12 h • d-1的培养条件下,在MS + 2.0 mg • L-1 KT + 0.1 mg • L-1 NAA + 6.5 g • L-1琼脂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 ~ 30 g • L-1时附加6 ~ 9 mg • L-1 PP333能保存试管苗360 d以上,存活率达93.53% ~ 100%,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长势良好,其再生后代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POD)酶谱和ISSR-PCR扩增图谱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