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概念框架与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并建立了脆弱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结合多智能体的特点和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要求,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总体结构模型,并初步阐述了模拟计算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梁军  张星耀 《林业科学》2005,41(4):168-176
从森林生物灾害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森林病虫害防治历史、社会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及森林经营目标的需求出发,系统化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生态控制;定义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分析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石;认为自然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是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技术基石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遵循的原则进行讨论,包括生态系统原则、协调性原则、生态平衡原则、生态位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协同进化原则、林副产品安全原则、生态系统稳定性原则、生态系统的高功能原则(生产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原则;对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及其适用条件进行评价。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相比具有多项优点,是未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试论森林生态系统是一类复杂适应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核心思想, 进而指出其在解决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生态、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及复杂性管理中的开拓性意义;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出发, 说明其是一类复杂适应性系统, 指出该理论对于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是生态学理论与管理学思想的融合过程。文中在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并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3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其应用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科学, 而更多地关系到文化和社会, 因此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和林情, 研究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及其理论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经营的概念,并结合适应性管理的框架,提出了森林适应性经营的思路.阐述了适应性管理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认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经营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多功能性,通过监测与评估,不断收集新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措施等是森林适应性经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生态保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保护区农户与保护区的关系又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发挥。为了探索保护区农户对森林的依赖,本文构建了保护区农户对森林依赖度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和20个四级指标,并且根据单个指标值和指标权重评估森林依赖度综合值。结果表明森林依赖度综合值为52.2%,单个指标值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经济、社会、生态依赖3个方面存在差异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相互联系性。梵净山保护区社区森林依赖度的评估为缓解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干扰行为和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分析,认为自然干扰属于自然演替的正常范畴,不作为生态完整性评价的影响因子,证实人为干扰在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分析了人为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影响,通过对指标的筛选得到人为干扰压力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指标权重。最后提出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问题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当代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出发,分析了生态问题的形成,与人类对生态过程的认识.进而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重大意义,并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出了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然而,社会经济因素所引起的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森林大面积的丧失,森林生物多样性随之不断下降,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也因此被严重削弱。如何协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运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选取指标、获取数据、定量化评估、权衡比较分析等几个方面,希望为后续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权衡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郭瑞  王义平  吴鸿 《林业科学》2012,48(3):122-127
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健康关系密切.基于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的生态功能、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简要概述其作为指示生物的理论基础;主要选取弹尾目弹尾虫、鞘翅目步甲和膜翅目蚂蚁等节肢动物的生态特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等生物多样性指标,讨论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与森林健康间的密切关系;总结适宜作为指示生物的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包括9目、12科,及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介绍最新的选择用于评价森林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IndVal法,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生境间物种频率高低评价森林健康状况,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同时,以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评价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指出以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作为指示生物监测和评价森林健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多种指示物种建立综合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 ,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 ,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 ,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 .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 .由于人们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变化 ,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 ,转变为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 ,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良好与森林生态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随着对林业与环境关系认识的日趋深入,我国政府对生态良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在森林生态建设方面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投入和建设所需资金的差距仍然较大,并已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为此,文中通过生态良好对生态税制建设要求的分析,对森林生态税制进行了设计,并具体探讨了森林生态税对生态良好的作用,最后还对森林生态税与国内外现行诸种主要生态经济政策的利弊进行了比较。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从而奠定生态良好的经济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就城市林业经营管理诸多方面如城市森林的概念、规模、绿地生态建设与效益、统一管理与加强经营以及投融资体制等提出看法和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林学、森林与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就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极度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资源宝贵,保护极度干旱区森林资源对守护绿水青山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格尔木市国有林场位于西部极度干旱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要地,在格尔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分析格尔木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总结林场森林经营实践经验,剖析林场森林经营的现实困境和挑战;结合林场基础现状,从坚持科学营林、加强森林区划经营、加大配套设施支持力度、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体系5方面提出林场森林经营的主要对策,为极度干旱区提升森林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城市边缘森林公园分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量森林公园的功能性、适宜性、生态性、多样性、开发利用的立体性等诸多特点,从理论支持到各分区方法以及方法间优劣势对比,利用数学方法和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方法深化森林功能分区研究,使森林功能分区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提升城市边缘土地利用价值,实现社会、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