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5月19日,由华南植物园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组曾宋君、吴坤林、段俊等科研人员,与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出的两个兜兰新品种‘春韵兜兰’和‘红韵兜兰’,通过了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这是我国首批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兜兰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育成系列兜兰新品种本刊讯目前,兜兰属已成为继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和文心兰之后的重要贸易兰花,且市场份额仍在快速增长。但兜兰的产业化生产依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营养生长期长、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不足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石宝、胡虹等科研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兜兰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性状遗传特点、种苗繁育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杂交种质和育种经验。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科技华南植物园三个新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刊讯9月6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段俊、博士张建霞等与广东从都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中药材新品种‘中科从都2号’铁皮石斛,华南植物园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组研究员曾宋君、副研究员吴坤林等与广州华大锦兰花卉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花卉新品种‘鸿运兜兰’以及和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合作引进的花卉新品种‘紫嫣郁金’,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多年研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贵州省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攻克了兜兰组培快繁、规模化生产等核心技术难题,初步实现兜兰产业化生产。去年至今,绿缘公司兜兰组培苗已达上百万株,已有30多个兜兰名品、精品上市销售,获得消费者尤其是家庭消费者的热捧。去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2014大花蕙兰订货会暨全国盆花产业发展交流会"以及2014重庆年宵花民俗文化节期间,绿缘公司已开始全面推广自己的兜兰产品。据总经理邓克兰介绍,10多年来,他们引进、驯化和选育了50多个兜兰品种,占世界已知兜兰品种的50%左右。目前‘杏黄兜兰’、‘彩云’、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6个兰花新品种获得世界权威兰花新品种登录机构—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认证并成功登录,该机构只登录首次育成的兰花属间和种间杂交种。6个兰花新品种是‘梦幻兜兰’、‘天使兜兰’、‘至爱兜兰’、‘黑美人兜兰’、‘飞云兜兰’和‘小天使蝴蝶火焰兰’。近年来,华南植物园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组在兰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并评价兜兰的耐热性指标,以广州迁地引种的‘魔帝’兜兰和‘肉饼’兜兰为材料,通过研究其生理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研究其在高温胁迫后(25、32、38℃分别处理5、10、15天)的生理生化反应,利用表观观测和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同一栽培条件下,耐热性综合评价,‘肉饼’兜兰>‘魔帝’兜兰。对7个生理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SPAD、CAT和POD 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66.92%。研究结果可为2种兜兰在迁地引种及其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观赏园艺研究室自2001年开始从事国外观赏石榴品种的引进与研究工作。经过近10年的综合评价,筛选出花色各异、花期长、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石榴新品种‘榴花红’、‘榴花雪’、‘榴花粉’、‘榴缘白’、‘榴花姣’,并于2009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兜兰又称拖鞋兰,因它的唇瓣变异成兜状,像拖鞋一样,故得此名。兜兰虽然没有其它洋兰那样鲜艳的色彩,但曼妙的身姿和奇异的斑点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兜兰多数为地生种,杂交品种较多,是栽培最普及的洋兰,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资讯     
<科技>广东育成‘白玉’麝香百合新品种本刊讯2006年12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周厚高教授课题组选育的切花百合新品种‘白玉’麝香百合。‘白玉’麝香百合是2003年用麝香百合品种‘白森林’与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杂交,再与‘白森林’回交选育而成。2004~2006年分别在广东连平、东莞、从化等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该品种在农艺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方面克服了亲本和现行主栽品种的不足,性状得到了改良。它的特性有:植株长势旺盛,高度为110~130cm,茎粗0.8~0.9cm。成花率高,花期整齐一致。种球大小对花期的…  相似文献   

10.
正小娇’是典型的小型盆栽红掌新品种,该品种是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于2007年12月以‘德克萨纳红掌’为母本,‘骄阳红掌’为父本进行杂交,2010年进行单株选择,2016年9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小娇’株形紧凑,花色艳丽持久,叶色碧绿有光泽,是盆栽红掌中的新星,一经推向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1.
胡万星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41-146
为充分发挥‘闽恢3301’系列杂交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深化福建省优质高产杂交稻的选育研究,提取福建省品种审定公告的相关资料,对福建省审定的8个‘闽恢3301’系列杂交稻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2优3301’、‘Ⅱ优3301’、‘闽丰优3301’、‘全优3301’等中籼稻属重穗型品种,每穗粒数多(174.0~220.5粒),千粒重大(28.9-30.2 g),单穗重(4.39-5.19 g)是其产量优势所在;‘天优3301’、‘谷优3301’、‘连优3301’和‘泰丰优3301’等晚籼品种属于穗粒兼顾型品种;除‘谷优3301’外,其余7个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较弱;影响米质的主要因素是垩白粒率(平均47.2%)和垩白度(平均9.6%)。在栽培上应注意品种的区域布局和配套栽培技术;在品种选育上应注重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稻瘟病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
正盆花行情10月,供货量44.8万余盆,较9月增加2.3%。整体交易量和成交额呈上升趋势,均价较9月下滑。兰花类蝴蝶兰交易量较上月增加4.7%,均价下滑8.1%。市场销售以大花系红花、粉花品种,‘V3白’以及中小花型‘晶钻’‘沙西米’‘第一名’等为主。素心兰的需求提升,石斛兰、兜兰、文心兰等少量交易。  相似文献   

13.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给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审定提供依据和适应四川省及南充市玉米生产发展需要,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杂交玉米组合,采用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单收单打、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四川省平丘区玉米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和经济性状且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SAU1516’、‘新玉1822’、‘CN3368’、‘YA3922’、‘GD14016’和‘HF3368’6个品种,分别比‘成单30’(CK)增产8.4%、7.9%、7.1%、6.9%、6.7%和6.1%,均达极显著水平。可以作为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充点依据,亦可作为四川省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还可作为南充市玉米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是南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比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豆杂种优势是提高中国大豆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选育高产大豆杂交新品种对中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皖杂豆5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W1101A’,恢复系为‘MR1312’。2017-201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8.7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平均增产8.49%。201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60.7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6.06%。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0000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大豆新品种‘皖杂豆5号’的选育和推广对中国大豆单产的增加、国产大豆的振兴和豆农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15’的选育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烟215’由‘MSBurley21’为母本、‘Virginia50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遗传性状稳定,属非转基因烟草。综合经济性状与对照‘鄂烟1号’相当;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好,物理特性好,感官评吸质量中等 ,与对照属同一质量档次;抗TMV,抗至中抗黑胫病,中感至感根结线虫病,感至高感赤星病。该品种品质优良,抗病性好,丰产性较好,可作为白肋烟生产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17.
‘鄂烟216’是以‘MS Virginia509’为母本、‘白肋21 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17 年5 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遗传性状稳定,属非转基因烟草。其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品种‘鄂烟1 号’相当。原烟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好,感官评吸质量中等+,优于对照。中抗黑胫病,中感青枯病、TMV、CMV,感PVY,综合抗病能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产量适宜、品质较好、抗病性较好,适宜在湖北等白肋烟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选育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金山57’为母本,以高抗、高干材料‘B1’为父本经定向杂交、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获得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对‘榕薯153’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薯153’萌芽性中等,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3—2014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41.39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5.26%;平均干物率27.68%,比对照‘金山57’高1.43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7.72%,比‘金山57’高1.27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2分,比‘金山57’高0.2分;外观评分80.5分,比‘金山57’高0.5分;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6003),适合作为鲜食或加工薯广地域栽培。  相似文献   

19.
高蛋白高花色苷甘薯新品种‘榕紫薯1号’创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了放任授粉集团杂交技术克服甘薯亲本杂交障碍、扩大自然选择范围的可行性,为快速育成超亲品系提供借鉴。以高蛋白甘薯品种‘Tis5125’为母本,以遗传背景差异大的28个品种(系)为父本经放任授粉集团杂交育成高蛋白高花色苷甘薯新品种‘榕紫薯1号’。对‘榕紫薯1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1号’萌芽性好,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1—2012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1.1739 t/hm~2;平均干物率29.35%,比对照‘金山57’高4.36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9.18%,比‘金山57’高3.80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1.4分,比‘金山57’高1.4分;外观评分81.2分,比‘金山57’高1.2分;鲜薯花色苷含量47.39μg/g.FW,干基粗蛋白含量7.5%;中抗蔓割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4003),适合在薯瘟病较轻的平原及山地丘陵作为鲜食薯或特用淀粉加工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耐盐抗旱杂交棉‘衡优1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盐抗旱、高产优质、抗病虫是当前棉花生产形势下对棉花品种提出的新要求。‘衡优12’是以具有陆地棉、海岛棉和野生棉遗传基础的高代材料‘JD28’作为母本,转Bt基因棉花品种‘GK55’为父本,依据亲本性状互补原理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病害、虫害和盐旱逆境同步胁迫法,杂交选育而成的强优势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具有抗病虫性好、丰产稳产、品质优异、抗旱耐盐性强等诸多优异性状,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春播棉区推广种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0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