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金叶刺槐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砧木留垄苗上和砧木移植苗上进行硬枝劈接、插皮接、舌接和嵌芽接试验,均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高,其中留垄苗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较为理想。考虑到生产上的育苗情况,应以砧木留垄苗嫁接为主,砧木移植苗嫁接为辅。方法应采用劈接、插皮接。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砧木在2.5~4.2cm粗度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该技术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多年试验和调查结果,研究了板栗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冠幅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粗度在2.5~4.2cm时嫁接成活率和伤口愈合率最高,砧木腐烂率最低。试验结果对指导板栗嫁接,选择合适的砧木粗度,提高嫁接成活率和稳定板栗单株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薄壳山核桃砧木不同处理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大田本砧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砧木进行断根处理,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采用挖骨皮接,容器苗断根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达74.2%,3-0苗断根移栽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72.5%。砧木的断根程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移植苗铲根断根容器苗断根移栽苗,2-1移植苗铲根并短截处理的嫁接苗生长量平均达到77.34 cm。砧木粗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也有较大影响,砧木地径40-50 mm嫁接苗当年生长量最大为34.09 cm。  相似文献   

5.
采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红琊山林场25年生优良母树上的枝条作接穗,以1年生麻栎实生苗作砧木,选择插皮接、切接、腹接、T字形芽接和劈接等5种常规方法,进行麻栎嫁接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麻栎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对麻栎嫁接成活率、苗高及地径均具有显著影响。切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到90%;其次是劈接法,达到85%;其它3种方法的较低,其中腹接的为70%,插皮接的为65%,T字形芽接的为60%。不同嫁接方法各处理苗木高和地径大小依次为切接劈接=腹接T字形芽接=插皮接。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平榛硬枝嫁接技术,从砧木、嫁接方法、接穗处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平榛硬枝嫁接的时间为4月上中旬,砧木选用2~3年生实生苗,嫁接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较快。不同的嫁接方法,成活率差异显著。劈接的成活率较高,可达到92.7%,切接和插皮接成活率低。不同接穗保湿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有重要影响,蜡封成活率较高,包膜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香榧接穗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以培育3a的当地榧树实生苗和诸暨枫桥的香榧枝条为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3月进行香榧苗木嫁接试验,当年10月下旬统计劈接、切接、插皮接、贴枝接4种嫁接方法的接穗嫁接成活率、测定年新梢长度和基径.结果显示,嫁接方法对嫁接后接穗成活率有极大影响,4种嫁接方法的接穗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是插皮接(2 a平均成活率为92.80%),比最低的贴枝接(2 a平均成活率为58.18%),提高34.62%,达极显著差异(P=0.0001).插皮接新梢基径、新梢生长量最高,分别为4.57 mm,22.29 cm,新梢基径最低的是劈接4.45 mm,新梢生长量最低的是切接21.44 cm,贴枝接的新梢基径和新梢生长量均居于第3,不同嫁接方法之间,新梢基径、新梢生长量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8462).因此,采用嫁接技术培育无性繁殖的香榧苗时,应优先考虑插皮接方法,然后再考虑用切接法或劈接法.  相似文献   

8.
王涛 《防护林科技》2014,(11):31-32
利用不同砧木、选择不同嫁接方式及时间,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进行苗木繁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方法及时间均会对“红勋1号”成活率及生长产生影响:(1)选择不同砧木嫁接时,八棱海棠为砧木时成活率最高,黄海棠次之,野苹果为砧木时成活率最低;(2)使用不同嫁接方法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嫁接后,成活率按顺序为双舌枝接〉插皮接〉劈接;(3)选择不同嫁接时间对高酸海棠“红勋1号”嫁接,黄海棠春季嫁接“红勋1号”成活率最高,为93%;八棱海棠的春季嫁接和秋季嫁接的成活率次之,均为92%;野苹果的秋季嫁接成活率最低,为84%。  相似文献   

9.
用高杆大叶女贞做砧木,采取春季插皮嫁接方式,进行了丁香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砧木、不同接穗长度、不同嫁接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开口皮接嫁接丁香,紫丁香、白丁香、花叶丁香嫁接成活率达到93%~100%,成活率与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高杆女贞采取插皮嫁接法高接花叶丁香,采用1对芽的接穗嫁接,成活率达100%,当年新梢生长量最大,达135㎝,风折危害较轻;3对芽嫁接,新梢易受风折及鸟害,且新梢生长量较小。春季插皮接,砧木以不开口的方式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春季女贞萌动期,高杆女贞裸根苗、带土球苗、留圃苗做砧木嫁接丁香,均具较高的成活率,依次为91%、96%、100%。  相似文献   

10.
用浓硫酸处理皂荚种子,分析其对种子膨胀率和发芽率的影响。以同种源、长势一致的2年生皂荚实生砧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硫酸浸泡时间的延长,膨胀率增加,浸泡45 min的皂荚种子发芽率最高;皂荚的成活率在不同嫁接方法和嫁接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带木质部芽接的皂荚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皂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其经济价值显著高于野皂荚。笔者通过分析3种野皂荚灌木林割灌整地模式对皂荚嫁接苗的苗高、基部粗度的影响,计算3种模式的投入成本,确定最优割灌整地模式和最佳割灌时间。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整地为野皂荚灌木林地改造最优模式,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清明前为最佳割灌时间。  相似文献   

12.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和成苗率低。为此,本文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机械破皮位置(子叶顶端、中部、胚根端)、不同浸种温度(25°C、37°C、42°C)和不同土质类型(黏土、沙土、营养土)对两种皂荚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胚根端进行机械破皮、37°C水浴浸种8 h或16 h和黏土中萌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最高,野皂荚种子平均发芽率达88.33%,皂荚种子的发芽率达94.33%,且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新品种"朝霞"为试验材料,对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削砧、削穗后放置不同时间包扎对嫁接成活率、苗木生长及切口处酚类物质与单宁含量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均有极显著影响。削砧、削穗后放置10 min的处理,其成活率及地径均为最大,分别为97.65%和3.39 mm;削砧、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抽梢率、苗高没有显著影响。以削砧、削穗后清水中泡30 min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达306.43μg。单宁含量以削砧、削穗后放置20 min的处理最高,达0.266 mg/L;其次是削砧、削穗后水泡30 min的处理,为0.241 mg/L。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通过在湖北宜昌地区开展核桃3种常用嫁接方法相关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及其优缺点,以期为宜昌地区今后核桃生产实践中选用适宜的嫁接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核桃方块芽接成活率最高,皮接次之,劈接最低;核桃方块芽接方式中穗芽与砧木切口接触面越大,嫁接成活率越高;核桃皮接方式中接穗切面角度在15°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对栲属的红锥与白锥2个树种种间及种内进行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结果表明:此嫁接方法适合2个栲属树种嫁接,本砧嫁接成活率最高达100%,异砧嫁接最高达79%;种间嫁接未见嫁接不亲和现象。在南宁3月是2个栲属树种种间嫁接最佳时期,成活率达79%,接穗生长达7 cm;2月次之,成活率达60%,接穗生长达5 cm。同时,还分析了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包括气温、接穗等。  相似文献   

16.
东皋长柿选择浙江柿、油柿、野柿、君迁子作砧木,采用春枝接,春动砧根枝接,秋芽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东皋长柿组合苗期表现亲和性,春枝接和秋芽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春动砧根枝接可选择油柿作砧木,成活率90%以上,其它3种砧木成活率低,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对影响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诸因子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物种、种源、种子大小的苗砧及苗砧的不同发育阶段、枝条类型及接芽的差别,都将造成嫁接苗成活与生长的差异。油茶种子的贮藏,接穗的贮存保鲜,加罩防护方式和荫棚的透光率等,也将影响到嫁接苗的成活与生长。为合理制定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锥栗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锥栗6个类型16个单株为接穗,野生锥栗、板栗、大果锥栗、麻栎为砧木,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地块,研究影响锥栗嫁接成活率因子.结果表明不同锥栗品种类型、嫁接时间、砧木、圃地条件、剪砧方法对锥栗嫁接成活率均存在较大影响.嫁接时间以秋季9月底到10月上旬和春季萌芽前1个月最好;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山脚梯田;在芽萌动时离接芽25cm第1次剪砧,接芽抽出20~25cm后在其上部2cm处第2次剪砧最好;砧木宜用野生锥栗及本砧,板栗、麻栎不适宜作锥栗砧木.  相似文献   

19.
盐分、干旱及其交叉胁迫对皂角幼苗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皂角在土壤盐分、干旱及其交叉胁迫下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角的存活率、苗高、生物量以及根系比重在干旱、轻度盐分和中度干旱与盐分的交叉胁迫处理下均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叶保水力在各个胁迫条件下均高于对照;盐旱交叉胁迫下水分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皂角在盐分下的生长;皂角在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轻度盐分胁迫、轻度干旱轻度盐分交叉胁迫、轻度干旱中度盐分交叉胁迫、轻度盐分重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轻度盐分胁迫、中度干旱中度盐分胁迫胁迫下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