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毒理及致畸作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精子致畸试验对转溶菌酶基因水稻稻米的毒性及致畸作用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转基因大米淀粉灌胃小鼠,剂量相当于成人每日食用2 250 g,连续7 d观察,动物全部存活,表现正常,未见动物出现中毒反应,小鼠灌胃转基因大米的最大耐受量MTD≥37.5 g/kg.转基因大米粉分别以15 g/kg/d和7.5 g/kg/2个剂量,相当于成人日食用量900 g和450 g,连续94 d灌胃大鼠,灌胃期间动物的行为活动、外观体征、饮食、粪便、体重均无异常.5项血液学检查和13项生化指标检测及处死1/2的动物尸体解剖观察、脏器系数及脏器病理学检查,结果均属正常,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剩余1/2的动物留存观察2周,各项观察指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测也无异常.转基因大米粉以15 g/kg和7.5 g/kg 2个剂量分别灌胃小鼠,未发现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精子畸形发生率有不良影响.本试验结果提示携带溶菌酶基因、NPT-Ⅱ标记基因等外源DNA的转基因大米无明显的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桑皮素对Ⅱ型糖尿病模型鼠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中药新药研究指南(降糖药)药效学实验要求,选择正常小鼠(KM小鼠),自发性糖尿病小鼠(NOD小鼠)及链脲霉素加高热饲料导致的Ⅱ型糖尿病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桑皮素,研究其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结果 (1)桑皮素50.0、25.0、12.5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OD小鼠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桑皮素30.0、15.0、7.5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对链脲霉素加高热饲料导致的Ⅱ型糖尿病大鼠有明显作用,改善糖尿病动物的糖耐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30 mg/kg组动物血糖浓度、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素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之江菌素小鼠口服LD50为1 153.8 mg/kg,属低毒类物质.亚慢毒性试验中,大鼠饲喂含之江菌素饲料200 mg/kg 和400 mg/kg连续28 d,对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血液及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800~1 600 mg/kg)连续饲用,影响动物生长.大鼠主要表现为生长延缓,肝、肾、脾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加,肾肝组织颗粒变性,脾组织郁血病变等.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400 mg/kg之江菌素可视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4.
以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CMSP试验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CMSP试验组(150、300、600 mg/kg)。结果表明,在14 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灌胃剂量超过10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摄食量、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CMSP实际为无毒物,且对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为600 mg/(kg·d)。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蜂胶滴丸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及其毒性。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蜂胶滴丸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以40.0mg/kg BW(体重,下同)、26.7mg/kg BW、13.3mg/kg BW剂量给小鼠连续30d经口灌胃给药后,观察其对急性脑缺血性缺氧模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用雌、雄小鼠各半,能过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蜂胶滴丸的高、中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P0.05);根据急性毒性半数致死剂量分级,该样品属无毒级。结论:蜂胶滴丸能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并且无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连翘苷对小鼠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为揭示连翘苷对动物细胞影响的机理及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1 500,1 250,1 000,750,500和250mg/kg的连翘苷1次,连续观察10d,记录小鼠死亡数,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连翘苷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然后给小鼠腹腔注射250,500,750和1 000mg/kg的连翘苷连续5d,取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组织和小鼠精子样品,检测连翘苷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肝细胞彗星试验细胞拖尾率和小鼠精子畸变率的影响。以腹腔注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环磷酰胺的小鼠分别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连翘苷对小鼠的LD50为1 086mg/kg。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极显著提高(P0.01),1 000mg/kg时微核率和总核异常率分别达到最高值2.28%和18.94%;在受试剂量下,彗星电泳肝细胞DNA拖尾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连翘苷剂量≥500mg/kg时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结论】高剂量(≥500mg/kg)连翘苷能使小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上升,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连翘苷对小鼠肝细胞DNA无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新型抗球虫药阿德呋啉的安全性,采用改良寇氏法和剂量递增法对小鼠进行急性、蓄积性毒性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德呋啉对小鼠的LD50为43.76 mg/kg,95%的可信限为35.73~53.58 mg/kg;蓄积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德呋啉对小鼠蓄积系数是3.76,为中等蓄积;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无骨髓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说明,阿德呋啉具有一定的毒性,仍须继续其他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氰戊菊酯是第一个非三碳环骨架的拟除虫菊酯。在本研究中,对大、小鼠的经口LD_(50)分别为215mg/kg和93.33mg/kg,具中等毒性。其中毒症状与α-CN拟除虫菊酯的Ⅱ型(CS型)症状(不安、流涎、抽搐和后肢姿态异常)相符合。对大鼠的蓄积系数为6.8,无明显的蓄积毒性。其5%的水乳剂对眼和皮肤不呈现通常的刺激征象(红肿等),但对皮肤可出现一种感觉神经过敏的刺激反应。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呈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5-氟尿嘧啶的药效、毒性与给药剂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ALB/c小鼠来源的CT26结肠癌细胞株构建小鼠结肠癌模型,分别给予10、20、30和50 mg/kg剂量的5-氟尿嘧啶,分析其抗肿瘤效果、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的体内抑瘤效果及毒性与剂量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评价各指标,认为20~30 mg/kg剂量的5-氟尿嘧啶较适合于小鼠结肠癌模型中的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大鼠的肝脏毒性。[方法]选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平行组(各15只),分别按600、120、50、0 mg/kg,设置高、中、低剂量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药物配成乳浊液灌胃。染毒期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情况。染毒结束后,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力,并检测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脏器系数、各项肝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高剂量组肝脏有轻微病变。[结论]烟嘧磺隆对大鼠肝脏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其他脏器的毒性及其慢性毒性作用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试验,观察大鼠体重、血液生化、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及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卵巢系数、ALT、AST、γ-GT、AKP、BUN、BCr、T-BiL、D-BiL、尿常规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组莪术醇原药对大鼠慢性毒性靶器官为肝、肾脏和卵巢;初步确定大鼠6个月慢性经口最大阈剂量雌、雄大鼠均为290 mg/kg,最大无作用剂量雌、雄大鼠均为290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8-桉叶油素亚慢性中毒对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只体质量15~17g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分别灌胃剂量为192.45,64.15,21.38mg/kg的1,8-桉叶油素和体积分数0.5%吐温-80水溶液(对照组),每组按10g体质量0.2mL给药,1次/d,连续灌胃染毒90d,分别于给药第30,60,90天和停药后30d测定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4.15和21.38mg/kg 1,8-桉叶油素在试验期间对小鼠的体质量、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2.45mg/kg 1,8-桉叶油素在灌胃60和90d时,对小鼠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30d,1,8-桉叶油素各剂量组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8-桉叶油素对小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其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64.15mg/kg,损害作用最低剂量(LOAEL)为192.45mg/kg;1,8-桉叶油素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3次抑瘤实验观察研究澳洲茄胺盐酸盐注射剂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方法通过肿瘤细胞悬液接种法,制备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法,连续7 d,2次/d.给药结束后解剖小鼠,取瘤称重,观察药物作用.结果从给药剂量上来看,与对照组比较,11 mg/kg剂量组开始出现抑瘤作用,抑瘤率为43.82%,P〉0.05,虽有抑瘤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22 mg/kg组抑瘤率为65.32%,P〈0.001;33 mg/kg组抑瘤率为66.92%,P〈0.001;44 mg/kg组抑瘤率为78.53%,P〈0.001;55 mg/kg组抑瘤率为79.73%,P〈0.001.结论受试药物澳洲茄胺盐酸盐注射剂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受试药物从22 mg/kg剂量组开始到55 mg/kg剂量组为有效剂量组,4个剂量组之间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地肤子皂苷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模型和组胺致小鼠足肿胀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总皂苷抗4-AP致小鼠过敏性皮肤瘙痒和组胺所致小鼠足肿胀,地肤子皂苷32 mg/kg剂量表现出药效,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大,其抗变态反应作用也逐步增大,150 mg/kg剂量几近完全抑制变态反应。地肤子总皂苷抑制速发型变态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的释放及对抗过敏介质的致炎作用有关,而且其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量效关系,32 mg/kg为其有效阈剂量,150 mg/kg为其良效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小鼠体内试验,初步筛选出2个中药组方的免疫增强剂,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毒性试验.[方法]采用碳廓清法、耳片差重法分别观察复方中药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φ)吞噬活性及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对筛选出的组方Ⅱ进行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测定.[结果]复方中药Ⅱ组在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φ)吞噬活性的影响和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方面均优于复方中药Ⅰ组,且组方Ⅱ按照10 000 mg/kg体重灌胃给药,无法测出LD50值.最大耐受量为60 000 mg/kg体重.[结论]中药组方Ⅱ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毒性级别为实际无毒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瑞鲍迪甙A的安全性积累资料.[方法]于大鼠孕7~17d经口给予340、1 130和3 400 mg/kg b.w.剂量的瑞鲍迪甙A,观察母鼠和仔鼠的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瑞鲍迪甙A对大鼠的生殖毒性和胚胎毒性.[结果]各剂量瑞鲍迪甙A组孕鼠行为正常,无中毒和死亡情况.各剂量瑞鲍迪甙A组黄体数、着床数、活胎率、窝仔数及畸胎率、活胎仔畸形率及母体畸胎率等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鲍迪甙A对大鼠无明显生殖毒性及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马钱子粗粉及其超微粉分别对雄性、雌性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考察微粉化对其毒性的影响。方法一次性分别灌胃给予雄性、雌性昆明小鼠不同剂量的马钱子超微粉或粗粉,观察急性毒性反应,记录死亡潜伏期,用序贯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限。结果马钱子超微粉雄性小鼠LD50为194.7 mg/kg,95%可信区间为208.7~180.7 mg/kg,马钱子超微粉雌性小鼠LD50为163.0 mg/kg,95%可信区间为198.2~127.8 mg/kg;马钱子粗粉雄性小鼠LD50为295.7 mg/kg,95%可信区间为331.7~259.7 mg/kg,马钱子粗粉雌性小鼠LD50为271.8 mg/kg,95%可信区间为323.7~219.9 mg/kg;粗粉的死亡潜伏期长于超微粉,而雄性动物的死亡潜伏期也长于雌性。结论马钱子超微粉及其粗粉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相似,其急性毒性存在量时效关系,但马钱子超微粉比粗粉的毒性大,临床应用马钱子超微粉应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清肺平喘口服液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清肺平喘口服液连续灌服情况下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情况。将雌雄各半的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肺平喘口服液2.52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组,每组30只,连续给药90 d,以SD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数及脏器系数检查作为检查指标,全面评价连续灌服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灌胃给药直至90 d均无死亡,各给药组大鼠毛发光润,摄食、粪便均正常。给药观察期间,3个试验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清肺平喘口服液在2.52 g/kg、5.04 g/kg和10.08 g/kg剂量下连续灌服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春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VLB-PBCA-NP)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及其急性毒性。【方法】采用MTT法并结合形态学观察,比较了VLB-PBCA-NP和VLB原料药对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用相同剂量的VLB-PBCA-NP和VLB原料药溶液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每日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在质量浓度为0.5~50 ng/mL时,VLB-PBCA-NP和VLB原料药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当质量浓度达到500和5000 ng/mL时,VLB-PBCA-NP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显著低于VLB原料药(P<0.05)。5000 ng/mL的VLB-PBCA-NP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为3级,极显著降低了VLB原料药的毒性(P<0.01)。VLB-PBCA-NP和VLB原料药的LD50分别为26.38和22.7mg/kg,前者较后者提高了16.21%。【结论】VLB-PBCA-N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非肿瘤细胞的毒性均显著低于VLB原料药。  相似文献   

20.
就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用改良寇式法测得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887.56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设1/2LD50、1/4LD50、1/8LD50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28 d腹腔注射给药,用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略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尿素氮(UN)和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小鼠的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除高剂量组肾脏的肾小囊略有变化外,其余组织未见异常明显的变化,说明硫酸头孢喹肟对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很小.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按临床剂量使用毒性低,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