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泌乳母猪对能量、蛋白质、赖氨酸(以及其他养分)的需要量,取决于其体重、泌乳量和乳汁成分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和管理条件。所以,几乎每头母猪的能量和养分需要量都各不相同,并且在整个泌乳期内也有变化。表1指出了分娩时体重175千克、21天泌乳期内不失重(A组)和失重10千克(B组)情况下哺乳10头仔猪、仔猪平均日增重150(A1与B1)、200(A2与B2)或250(A3与B3)克时的泌乳母猪,对能量和养分的需要量估值。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美国NRC(1998)奶牛营养需要中的能量和吸收蛋白需要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估测方程为基础,探讨了泌乳牛不同日粮能量浓度下的干物质需要量,自由采食所能达到的最大泌乳量时的蛋白质需要量,以及在不同蛋白质降解率时的日粮粗蛋白水平等。由于泌乳牛处于较高的代谢水平,所以饲料转化效率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都较高。特别是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往往由于供给不足而影响产奶量的提高。粗饲料质量较差时,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1计算公式及方法1.1泌乳牛能量需要泌乳的代谢能(ME)转化…  相似文献   

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泌乳期母猪营养的重要目标就是防止母猪失重过多、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以及断奶后能尽快发情。哺乳母猪泌乳量和乳汁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予采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而泌乳量和乳汁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哺乳母猪的营养调控措施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郛期母猪营养的重要目标就是防止母猪失重过多、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以及断奶后能尽快返情。泌乳期营养负平衡会导致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泌乳量降低并影响下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没出息乳期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尤其Lys,Val,Ile)摄入不足,会出现哺乳母猪缺奶、少奶、奶水质量差、体重减少过多,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以及配种受胎率低等繁殖障碍,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哺乳母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采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母猪的低泌乳能力可直接导致乳猪营养缺乏、生长滞缓、死亡率增高,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加剧仔猪断奶应激并影响后续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选用云岭黑山羊泌乳母羊采用单因子设计,以NRC山羊泌乳期能量需要量为参照,研究补饲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云岭黑山羊母羊泌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界大多数国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达25%,母猪泌乳量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特别重视改善泌乳母猪的饲养,首先是调整能量标准。母猪对能量的需要决定于体重、泌乳量、窝仔头数等因素。如,在一些国家(西德、丹麦),近年来泌乳母猪对能量的日需要量是根据窝仔头数确定;另一些国家(英国)则根据母猪体重、泌乳持续期和泌乳量确定。西德按新标准,泌乳母猪哺仔8、10和12头时,相应为每日58、70—77和82兆焦耳。丹麦新的饲养标准规定,哺仔8头的泌乳母猪,在整个5周泌乳期,能量需要比原标准增加6%,而哺仔10头和12头时,相应增加10%和12%。  相似文献   

7.
3粉末脂肪在母猪的研究与应用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粉末脂肪对母猪具有重要意义。母猪在泌乳期对能量需求很高,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有效的满足母猪泌乳需要,提高母猪泌乳量及采食量,增加乳中脂肪含量,为仔猪提供更多的能量,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由于母体可通过胎盘将部分脂肪转运至仔猪体内沉积,因此,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还可使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脂肪增加、肝糖元提高,仔猪存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最重的氨基酸。Stann指出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增加母猪的赖氨酸摄入量明显改善了仔猪生长,提高了母猪泌乳量,母猪的体重损失也减少了。表1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期高产母猪影响妊娠期每日摄入4g赖氨酸,分娩后每日只摄入15g赖氨酸,那么其全窝仔猪增重只有1.10kg/日。当妊娠期母猪赖氨酸摄入量接近NRC和ARC的推荐量,即每日8g时,依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高低不同,全窝仔猪的平均增重速率达到1.83kg/日或1.34kg/日。总之,母猪摄入赖氨酸水平越高,其仔猪增重速率越快。母猪在妊娠每…  相似文献   

9.
正荷兰SFR饲料研究所首席猪科学家Jannes Doppenberg:泌乳期母猪饲料配制需注意保持能量和氨基酸的平衡母猪泌乳期体况对泌乳量影响母猪泌乳期对饲料采食要求严格,同时对环境温度要求也比较敏感。泌乳母猪适宜的温度区间一般在12℃~22℃,当超过该温度区间时,其体表血液量增加,而乳腺血液量相应减少;当环境温度从24℃上升到26℃后,泌乳量下降16%,乳脂率伴随上升。新生仔猪从出生到21天,体重增加潜力为466克/天,泌乳量随之需要每天增加43%。新生仔猪大小和活力决定了乳腺的发育程度,进而决定了泌乳量。每增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不断发展,养猪生产者一直在努力寻求营养途径,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和提高利润。其途径之一是补充日粮脂肪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减少哺乳期体重损失。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可能不足以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母猪处于能量负平衡并动用体贮存。泌乳期体脂肪和体蛋白的损失能够引起繁殖功能障碍,如异常发情,发情推迟,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降低受胎率,增加淘汰率。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补充日粮脂肪,能增加母猪的泌乳量,提高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增加仔猪成活率和缩短母猪断乳至配种间隔时间。Gunther(1996)报道,母猪饲料中补充8 %的两种…  相似文献   

11.
<正>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12.
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13.
许多商品母猪群饲养方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制定母猪怀孕期间不同阶段特定饲料供给量。所制定的怀孕阶段和饲喂量尽管在各猪群中存在着一些差异,但目的一般都是使母猪能维持或建立良好的体况。不管怎样,近来对怀孕母猪的饲养推荐量已变得越来越严格。据测定,怀孕母猪的饲养策略对其后来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及其泌乳量都有很大影响。美国的研究表明,与自由采食饲养的母猪比较,怀孕期限制日粮饲喂量的母猪在其下一次泌乳期间的采禽量明显增多。母猪的实际泌乳量是由泌乳细胞的数量及活性决定的。这两个因素都受到母猪的怀孕期某一关键阶段的…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几十年来,由于遗传改进使母猪窝产仔数增加,仔猪生长潜力提高,从而使泌乳母猪的能量和养分需求极大增加。但是,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泌乳母猪必须动员更多的体内贮备以维持产奶的需要。目前由于泌乳母猪在泌乳期存在着这一严重的能量负平衡以致其产奶量只能使仔猪断奶时达到一半的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5.
李静 《饲料广角》2005,(4):30-31
1颗粒饲料与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在母猪21d的哺乳期内,根据维持体况的需要,每日摄取5~6kg的颗粒饲料对下一阶段母猪的繁殖性能有改善作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Baudon和Hancock(2003)研究了颗粒饲料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76头母猪在21d的泌乳期内分别饲喂营养组分相同的粉料日粮和颗粒日粮。玉米(粒度为600μm)和豆粕是主要的能量和蛋白饲料组分,日粮中总赖氨酸含量为1%。试验结果发现,虽然饲喂颗粒饲料对母猪的日采食量(平均5.8kg/d)并没有影响,但是采食颗粒饲料的母猪对养分的摄入量更高,其中干物质、能量和氮的日摄入量…  相似文献   

16.
泌乳期营养负平衡会导致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泌乳量降低并影响下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哺乳母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采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母猪的低泌乳能力可直接导致乳猪营养缺乏、生长滞缓、死亡率增加,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加剧仔猪断奶应激并影响其  相似文献   

17.
Coff.  MT  郝夕升 《饲料广角》1989,(4):10-13
本试验是在怀孕后和21天泌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和果糖作为能量来源,研究其对母猪体内葡萄糖和胰岛素状况、泌乳量、乳的组成以及存活仔猪的特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怀孕88天的24头杂交(约克夏×汉普夏)母猪平均分配到3个日粮组内(每组8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松江县畜牧兽医站和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于1980—1982年“枫泾母猪和仔猪营养需要研究”的系统记录为依据,综述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及泌乳期对可消化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的需要量,并讨论了母猪泌乳期失重的适宜幅度。  相似文献   

19.
据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仔猪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得以较早发挥,且血糖水平升高;妊娠后期添加脂肪,可使母猪泌乳量增加10~30%,同时乳中脂肪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因而,初生仔猪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增强利用脂肪的能力,从而减少死亡率。泌乳期继续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使母猪保持较高的产奶量,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同时,脂肪还可满足高产母猪的能量需要,增强母猪食欲,防止母猪体重损失过  相似文献   

20.
赖氨酸和缬氨酸对泌乳高产母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Stann指出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增加母猪的赖氨酸摄入量明显改善了仔猪生长;提高了母猪泌乳量,母猪的体重损失也减少了。妊娠期每日摄入4g赖氨酸,分娩后每日只摄入匕g赖氨酸,那么其全窝仔猪增重只有1.10kgi日。如果妊娠期赖氨酸水平不变,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那么全窝仔猪增重可达到1.74kg/日。当妊娠期母猪赖氨酸摄入量接近NRC和ARC的推荐量,即每日统时,依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高低不同,全窝仔猪的平均增重速率达到l.83kg/日或l.34kg/日。总之,母猪摄入赖氨酸水平越高,其仔猪增重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