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决定其生长、发育、繁殖、泌乳量和乳产品的质量,增加反刍动物干物质的采食量对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生产中,动物的采食量往往受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在生产中调控反刍动物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其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日粮阴阳离子差在动物机体代谢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改变动物日粮中的阴阳离子差可以影响矿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文章针对日粮阴阳离子差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采食量、饲料消化率、矿物质代谢、机体酸碱平衡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1981年9月,西德霍亨海姆(Hohenhem)大学动物营养系主任门肯(Menke)教授来北京讲学,其中讲授了一种测定放牧家畜采食量的新方法。这是一种简而易行的方法,很有实用价值特作介绍。以往测定饲料(或日粮)的消化率多采用全收粪法(即常规法)。此法操作烦琐,费工、费时。为了寻求简易方法,近年来,国内外进行过不少研究和探索,并比较成功地应用了内源指示剂(Endogenons Marker),如饲料中的不溶盐酸灰分、木质素等  相似文献   

4.
按照以下方法调制饲料,可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增加适口性和采食量,充分利用本地廉价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采食量的调控机理及家畜在不同采食水平下的生产效应等有关资料进行了概述,提出,为了提高家畜的生产效率,实现采食量的调控,应保持相互关联的三个平衡关系。在决定饲料采食量的各因素中,营养物质平衡最为重要。在最佳饲料和最适环境条件下,饲料采食量取决于家畜利用能量的遗传潜力。动物生产率是被吸收的养分用于生产的效率,是可消化饲料采食量的函数,能量亏损和胃肠道负载在饲料采食量的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饲料采食量的因素之间以及饲料采食量与其它因素之间存在许多互作关系。虽然通过控制饲料采食量而达到动物生产的最优化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但将来一定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对饲料采食量与动物产品等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内在规律进行深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时测定大家畜放牧时牧草的采食量和牧草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适宜的方法是利用饲料和粪中不能被消化的两种指示剂的比例。指示剂有牧草中的矽酸和喂给的三氧化铬或氧化铁。根据牧草和粪中营养物质及指示剂的含量即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牧草的采食量及  相似文献   

7.
中性洗涤纤维在粗饲料中含量丰富,对反刍动物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文章对中性洗涤纤维在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内环境、产奶量和乳脂率方面的营养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其在未来研究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营养、采食量、消化吸收率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3个要素,从生理、营养角度系统综述了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纤维类饲料的阳离子交换量与其营养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廷铣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29-1536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通过测定阳离子交换量 (CEC值 )来评价纤维类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现状 ,着重论述了CEC值的测定方法、CEC值对反刍动物消化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认为 ,不同饲料CEC值不同 ,且与饲料的氮素、酸洗涤纤维 (ADF)和木质素 (LIG)密切相关 ,同时 ,CEC值对反刍动物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动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消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湿玉米麸皮饲料(WCGF)是一种湿法制粉的副产品,一般作为泌乳期奶牛日粮组成替代品。研究表明,增加WCGF降低瘤胃pH,可能是由于降低了饲料颗粒大小使采食量下降。在日粮颗粒>19mm,增加WCGF的摄入量,研究干物质采食量、牛奶产量和瘤胃pH的变化。试验将装有瘘管的哺乳荷斯坦奶牛7头(4多产和3初产)分为4个处理组,WCGF添加量分别为0、12.4%、24.5%、35.1%,并用苜蓿干草保持颗粒大小,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保持恒定。试验分4个阶段,每个阶段21d,预饲期17d,样品采集4d。采样期间用留置袋探针来记录pH,1次·min-1。使用粒子分离器来分析全混合日粮的颗粒大小和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在饲粮中要保持颗粒>19mm,原料含量≥10%;随着WCGF的增加,瘤胃pH不受影响,但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增加,WCGF为24.5%时达到最大,乳蛋白、乳糖和乳脂率也不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WCGF时,可以维持奶牛生产效率、瘤胃pH,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11.
日粮纤维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取 60头“杜长嘉”三元杂交仔猪作为试验动物 ,研究提高日粮纤维含量对于仔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使用甜菜渣和苜蓿草粉作为主要纤维源 ,将仔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由 3 %提高到6% ,对于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仔猪腹泻 ;提高日粮纤维含量 ,显著降低了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的消化率 (P <0 .0 5 ) ,显著提高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 (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日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对断奶仔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108头瘦肉型母猪新品系的天津白断奶仔猪,依其初始年龄、体重、性别、来源等平均分成6组,分别以6种日粮进行处理。在试验的开始、14天、28天进行称重并结算饲料消耗量,以测定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等。再选8窝瘦肉型母猪新品系的天津白断奶仔猪64头,从每窝选择8头,按体重、性别对等原则分到4个日粮处理中,每处理4个圈,每个圈4头仔猪。试验日粮分为4种,其中两种日粮均用0.5%的大豆卵磷脂代替其等量玉米,进行饲养试验,饲料及粪样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干物质含量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①日粮中只添加豆油或猪脂对35日龄断奶仔猪0~2周日增重、饲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增加卵磷脂水平能增加日增重,且日增重的增加与采食量的增加相平行;③大豆卵磷脂不提高食用豆油日粮组成全试验期日增重、采食量,但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能量利用率(P<0.01);④日粮中添加动物脂或植物油,不同饱和度脂肪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研究了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瘤胃内纤维质消化的关联。窟胃内纤维质的消化用半体内法(尼龙小包技术)测定,以可消化含量(PED)、PED的消化速度常数(kd)、消化迟延时间(LT)以及通过速度常数(kp)等指标进行了描述。稻草饲料采食量与细胞壁成分或酸性洗涤纤维的PED或kd均无显著相关,而与两者之积(PED×kd)和kp有显著相关。作者动态地结合PED,kd,kp三者,用下式描述了瘤胃内纤维质的消失:[PED/(kd+kp)+(100-PED)/kp],并把此式求得之值命名为饲料纤维质的瘤胃滞留系数。稻草饲料的采食量与细胞壁成分的瘤胃滞留系数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这些结果意着味,通过改善瘤胃内纤维质的消化和通过加快瘤胃内饲料残渣的排空,将能提高稻草饲料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14.
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难以被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完全降解,如果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增加纤维类物质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文章阐述了秸秆类饲料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饲料的切短、粉碎、揉搓、热喷、膨化、碾青、压块、颗粒化等技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大豆秸秆占全垦区秸秆总产量的40%~50%。然而,由于大豆秸秆质地粗硬,粗纤维含量高达35%~40%,还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硅酸盐等,直接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时,其消化率低(30%~40%),粗蛋白含量低(3%左右),适口性差,采食量也很低,限制了它的应用。目前,大豆秸秆用于饲料部分远不足10%,大量秸秆都被燃烧或直接还田,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是,秸秆经过合理加工后,饲喂草食家畜或作为配制全价饲料的基础日粮,可提高采食量、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对草食家畜的生长和增重、提高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有良好作用。因此,研究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国情的秸秆处理方法,致力于改善秸秆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增加营养价值,不仅关系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关系到环境保护这个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观察侧耳菌处理秸秆对绵羊采食速度、采食量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对降低饲养成本,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选择9只雄性成年绵羊,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侧耳菌组、氨化组和对照组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其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侧耳菌组采食速度、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分别提高了106.32%和60%;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与氨化组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28.85%和28.54%;粗蛋白消化率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AFRC关于饲料中矿物元素利用率的测定饲料中的钠和钾对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几乎完全可以利用。因此,测定它们在饲料中的总量即可。对于其它元素,因饲料和动物的因素,其利用率的变异很大。本文意不在讨论动物因素的影响,而主要探讨与饲料有关的影响矿物元素和微量...  相似文献   

18.
进行三期放牧采食量测定,探讨绵羊冬春放牧采食量测定的有效方法;补料对放牧采食量的影响,以及羯羊和空怀母羊在放牧采食量上的差异。从采食牧草有机物质(OM)的消化率(n=10)来看,在冬春放牧采食量测定中,全部收粪,模拟采摘牧草样品,木质素(L)为内源指示剂,粪中干物质(DM)排出数量为计算依据的方法是基本可行的。补料明显影响绵羊的放牧采食量(p<0.01),羯羊和空怀母羊的放牧采食量无明显差异(p>0.05)。绵羊DM采食量与代谢体重(W~(075))呈正相关,(n=15,r=0.770),利用y=146x-928可估计各W~(075)的DM采食量。粪中OM%与粪能(FE)cal/g间(n=20)有强的线性关系(r=0.871),根据y=1063 40x可从OM%推算FE(cal/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纯种辽宁绒山羊和东北细毛羊各3只,通过2×3析因试验设计,在低水平补饲、自由采食粗饲料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羊草、玉米秸秆和杨树叶3种多纤维粗饲料在饲喂山羊和绵羊时的养分消化代谢和消化动态特点。结果表明,山羊的自由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池量均高于绵羊(P<0.05或P<0.01)。山羊对纤维,特别是对木质素的表观消化率也高于绵羊(P<0.01),并且山羊瘤胃的食糜流通率(FOR)低于绵羊,食糜滞留时间(RRT)长于绵羊(P<0.01),但山羊液体食糜流通速度(LFOV)低于绵羊(P<0.01),而固体食糜流通速度(SFOV)则高于绵羊(P<0.03)。日粮间干物质、有机物及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不同羊种采食不同粗饲料时,对于采食量和消化率存在着羊种与饲料种类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20.
黄粉虫对丝羽乌骨鸡的饲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昆虫蛋白黄粉虫对丝羽乌骨鸡的饲喂效果。[方法]以黄粉虫成虫、幼虫和虫粪为主要饲料添加剂,替代鱼粉,探讨其对丝羽乌骨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腹泻率、死亡率和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结果]6~13和3~13周龄,在饲料中添加黄粉虫成虫、幼虫、虫粪后,丝羽乌骨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有明显提高;在饲料中添加黄粉虫虫粪后,丝羽乌骨鸡料肉比有明显改善。[结论]黄粉虫可替代鱼粉,用作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