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日光温室墙体上强制通风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增强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能力,在日光温室后墙墙体上(1.5 m高度)设置风机(550 W)进行强制通风,测定不同通风方式(顶部通风、底部通风、顶部通风+底部通风、全封闭状态)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春夏季后墙设置风机强制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改善相对湿度和CO_2供给,与自然通风(温室顶部+底部通风)相配合,可以使温室内温度降低7~8℃,且不同部位效果不同,即前部和后部的温度从40℃降低到31℃,中部位置的温度从40℃降到35℃,相对湿度从29%提高到36%;在全封闭状态下,强制通风使温室内前部、中部温度降低4~5℃,相对湿度从80%降低到70%;秋季在底部通风状态下,强制通风能使温室内的温度降低3℃左右,相对湿度变化较小;在顶部通风状态下,强制通风不仅没有降低室内温度,反而使温室内温度略有升高,前部位置温度从31℃提高到37℃,中部和后部位置温度从31℃分别提高到35,32℃,相对湿度从44%提高到51%,这是由于顶部通风面积偏小,难以将热量散出。  相似文献   

2.
自然通风单栋温室内流场的CFD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FD模拟技术,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Do辐射模型对自然通风温室在3种通风型下的室内气流分布进行了2-D求解,并对3种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两侧开有侧窗、顶部开有天窗的通风情况下,温室内部的通风状况最好,而且风速适中,适宜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3.
介绍连栋温室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状态下的通风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的能量平衡方程,研究了2种通风状态下的质热交换过程,用外部气候条件(温湿度、光照、风速等)对连栋温室内部温度进行预测,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模拟2种通风状态下温室内温度。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通风是降低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手段。目前采用的自然通风方式大多数都是屋脊通风与前屋面底角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而在冬季,屋脊通风是日光温室最常用的通风方式。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控制日光温室内环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项目组在西北非耕地日光温室内采用了可根据室内温度高低分段控制风口大小的屋脊智能通风装置。  相似文献   

5.
钢丝绳—连杆式温室天窗机构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用于温室(塑钢玻璃温室)通风的钢绳-连杆式天窗机构,能同时开闭10个塑钢玻璃天窗,实现温室的自然通风,达到控制温内温度的目的。该天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加工制造及安装容易等特点,适宜在中小型温室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自然通风方式下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效率,设计2种不同自然通风方式: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将分别采用后坡整体开窗式和后坡间隔开窗式通风方式的温室,依次记为G1、G2,并以传统顶通风式日光温室(G3)为对照,对上述3座采用不同自然通风方式的温室内部环境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晴天白天,G1、G2的室内光照强度分别比G3提高了26.34%和10.16%,G1、G2、G3平均气温分别为33.7、33.8、34.8℃,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47.15%、47.21%、44.03%,风速折减率分别为0.80、0.74、0.90;晴天13:00,G1、G2的植物冠层气温分布呈现南高北低,而G3的呈南低北高分布。G1、G2内的番茄产量分别比G3提高了19.54%、6.90%。综上,后坡整体开窗式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7.
一、玻璃温室通风玻璃温室通风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温室的余热及温室内的水分,调整温室内空气成分,排除有害气体,使温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等条件适宜植物生长的要求。1.自然通风玻璃温室大部分时间依靠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环境。大型生产性玻璃温室的结构形式一般...  相似文献   

8.
针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的问题,研制了日光温室卷帘及通风口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TM32MCU作为控制核心,通过采集温室内外光照度、温湿度调控卷帘和通风口,以使温室中平均昼温在18℃~25℃之间,夜温在9~12℃之间。将限位开关与多层次行程开关结合监测保温被的运行过程,实现闭环控制效果;卷膜机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模糊控制算法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自动调控;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的短信息服务功能用于日光温室与用户的远程交互;用户可通过上位机设定不同的温度和光照度范围,以满足不同季节番茄的需求。本系统实现了日光温室无人管理下的保温被卷放和智能通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避免保温被的走偏和过卷,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自动控制,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日光温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荷兰Venlo型连栋温室夏季自然通风降温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针对我国气候条件下,大型连栋温室夏季自然通风降温效果差,而机械通风降温成本较高的问题,对采用自然通风并结合遮阳网、室外屋顶喷淋降温措施的荷兰引进Venlo型玻璃温室的室内温湿度状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连栋温室室内空气温度明显低于室外,且室内温湿度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室外屋顶喷淋的降温效果显著,而且未造成温室内湿度显著增加。这种自然通风降温系统的能耗小,在中原地区使用可以达到温室降温和降低温室夏季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然通风温室基本降温方式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降温。自然通风降温为温室周围或顶层留通风窗(侧窗与天窗),当室内温度由于日照而提高时,热空气会因密度降低而上浮由天窗溢出,外界空气则由侧窗流入形成对流,温度差异愈大其流速愈快,但室温仍将大于外界温度。自然通风降温在冬天  相似文献   

11.
正连栋温室墙面设置窗户,一方面可以和屋面窗户结合形成大高差的热压通风系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打开屋面通风窗的条件下自身开启,形成室内的对流穿堂风而达到温室通风换气的效果。因此,连栋温室墙面(包括山墙和侧墙)设置通风窗是增强自然通风的一种重要手段。除自然通风外,为保证安装湿帘侧墙冬季的保温性和密封性,在安装湿帘的墙面外侧也往往需要  相似文献   

12.
“气楼”在民用与工业建筑上是指沿建筑物屋脊安装且高于屋脊部位用于换气、排音、采光、防雨的排窗。由于其位于建筑的最高位置,理论上讲,其热压通风的效率最高,所以在大跨度工业厂房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温室、大棚屋面通风大都采用屋脊开窗或屋面开窗的形式通风,包括屋脊上悬窗(连续开窗或间隔交错开窗,多用于玻璃等硬质板材透光覆盖材料温室)、锯齿通风窗、屋脊平移通风窗(上下平移或左右平移)[1]、屋面卷膜开窗以及全开屋面通风等。这些通风方式可以直接借用温室屋面骨架,不需要附加设置其他的结构杆件即可安装通风窗,因此建筑投资省、建设速度快,而且由于没有屋面“隆起”部件,温室的抗风要求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3.
屋顶全开启型文洛式连栋温室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风是温室运行中排除太阳辐射热量、补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控制相对湿度的一种有效方式.温室的通风换气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通风方式.常规温室的开窗通风换气率小,一般为20%~50%.屋顶全开启式温室打破了传统的温室顶部固定的方式,采用了以温室天沟为固定轴,整个屋面能绕天沟旋转,达到温室顶部全开的目的.它给作物的生长提供全部的自然光照,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光谱能量的需求,提供充分的通风效果,通风换气比接近100%.对那些气候性要求比较严格的作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使作物生长环境接近大自然.本文对屋顶全开启温室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样机的试制和试验,效果良好.屋顶全开启温室可以快速除去温室内的高湿空气,达到快速空气交换及降温的效果.此类型温室能同时具有高档温室和遮荫棚的功能,且运行费用比目前的同类型温室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设施栽培油桃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1-5月观测的设施栽培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 Maxim)物候期和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等数据,系统研究了油桃在整个物候期内温室内外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油桃的物候期较露地栽培油桃提前50 d左右。油桃萌芽、开花期,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11.8~13.7℃,最低气温在5℃左右,此气温水平较好满足了油桃萌芽、开花的需要。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内,温室内平均气温为14.9~24.1℃,但最高气温有时达30℃以上,应注意及时通风降温,延长温室的通风降温时间。温室内外气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晴天温室内外日温差比阴天大,温室内的气温始终高于室外的气温。1月下旬至3月中旬,日光温室内5 cm土层的平均地温为13.5~17.2℃,地温不能满足油桃根系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地温的日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温室外地温日变化与温室外气温日变化具有相关性;温室内地温日变化较平稳,最高地温较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日光温室、智能温室无人管理下的智能通风控温,设计1种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该系统采用闭环智能控制,首先用户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物设定不同的上下限温度值;其次系统采集用户设定值、室内作物生长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最后通过3个指标之间的差动运算控制日光温室通风口的大小。调试结果表明,温度差动式日光温室通风系统可以将温度准确地控制在设定值范围,上下浮动误差不超过1℃,夜间温度提高2~5℃。研究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控制日光温室内温度,减少温度因通风口开合而引起的骤升骤降,而且能改善恶劣天气突袭的影响,精准控制温室温度,同时优化日落时风口的关闭,有利于夜间温室内部的保温,保证作物早熟、增产。  相似文献   

16.
以越冬茬番茄为试验作物,研究了番茄砂石地基质栽培日光温室内CO2浓度在不同生育进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室内CO2浓度日变化呈不规则的"U"型,生育后期,为不规则的"W"型.不同季节通风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不同.在温度较高的生育前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高于大气浓度,通风降低了温室CO2浓度;在温度较低的生育后期,通风前温室CO2浓度低于大气浓度,通风可提高室内CO2浓度.但为了保持温室温度,生育后期通风时间应较短,风口也应较小,室内CO2浓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番茄苗期以外各生育阶段的CO2浓度均低于800μL/L,且每天低于外界大气CO2浓度的时间达6.0~8.3h.因此,砂石地日光温室番茄基质栽培需要进行CO2施肥.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日光温室建设成本比较高,管理费用也较大。因此,大多数农民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主要是黄瓜,并非常注意高投入和温室的周年利用。所以,不仅几年连续种植黄瓜,而且还要实行多茬次和间套生产,一年四季温室不闲。在管理上,一是较露地生产施肥多,但施用的农家肥有的腐熟沤制的不够,有的底肥施用量少,靠重施追肥供作物养分的需要,有的施肥量超过适量界限;二是在病虫害防治上,推广应用农业或生态防治很不够,仍以化学农药喷雾防治为主,施用的农药品种多,打药次数多,用药量大;三是注意温室的密闭增温保湿,不注意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通风 通过打开通风窗、揭薄膜、扒缝等方式通风,达到降低设施内湿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南疆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3连日光温室为对象,采取不同揭被程度、揭被时间、通风时间、揭被-通风时间等管理措施,研究了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外的气象因子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在扣棚升温期,揭被程度大,晴天温室内光照、气温、土壤温度显著增加,降雪则降低了温室内气温;在花期,揭被、通风、揭被-通风管理措施中,温室内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与外界趋势相同,紧密相关。早揭被,温室内升温较快,降湿度较慢;早通风,升温较慢,降湿较快;早揭被-通风,升温较快,降湿效果明显,5 cm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与气温相同。因此,在扣棚升温期,应注重通风降湿,改善温室光照条件,使气温、地温同步升高;在花期,晴天可早揭被-通风,阴天晚揭被、通风,注意适时盖被保温。  相似文献   

20.
正室通风是通过通风口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可以排出多余热量,降低温度、抑制高温;补充CO_2,维持作物生长需要的CO_2的浓度;降低温室内湿度,减轻作物病虫害;同时促使室内空气流动,促进植物群落中的气体交换,促进作物良好的生长;通风是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通风设施的机械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光温室的发展水平。所以温室通风是日光温室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