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孙颖  聂黎 《种子科技》2024,(3):128-130
气象灾害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造成玉米减产。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各类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总结了应对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供农民及其他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县级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宗作物、特色作物、设施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及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本研究以永宁县为例,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基于自然区划理论,采用定性判断法、聚类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等相结合,完成了:水稻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设施农业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水稻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及酿酒葡萄霜冻风险区划,划出永宁县各地优势农业、特色农业及设施农业的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永宁县大部地区为水稻和设施农业生产的适宜区和次适宜区;水稻低温冷害和酿酒葡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在贺兰山沿山,高风险区为高风险区为闽宁镇大部、李俊镇中西部、望洪镇西部。本研究对永宁县农业生产发挥区域气候优势、趋利避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各类产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成果将为永宁县各级政府分类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是实现农田信息快速获取的重要手段,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受害的面积及监测灾害发生程度,对于灾害的评估与及时救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在当前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对国内外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风灾害是影响内蒙古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给内蒙古设施农业规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实地设施农业大风灾害调查数据,以地面大风观测资料和温室风载荷指标为基础,计算日光温室大风致灾指标,进行大风灾害预警等级划分,并通过构建设施农业风灾评估模型,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的抗风能力。从日光温室大风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来看,中、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沿山地区风灾风险总体较高,尤其是阴山北麓地区,春、秋季灾害风险较高。原因是该地区主要成产季大风天气较多,危险性指数较高,同时阴山北麓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较大,敏感性和暴露度较高,成为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风灾因子,因此,阴山北麓区在发展日光温室时要尽量避免大风天气的影响,东南部燕山丘陵地区风灾风险较低,考虑风灾的影响,该地区最适宜日光温室发展。本研究可为内蒙古设施农业风灾风险预警服务及风灾防御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灾情田间调查分级规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呈现危害范围逐年扩大、灾害程度逐年加重的态势,农作物灾情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为此,农作物受灾等级研判标准的重要性凸显。文章主要对中国现有的灾损评估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农业部门在农情调度中对灾害的统计方法和气象部门对农业气象灾害等级的观测方法,还介绍了正在研究拟定中的农作物灾情田间调查分级规范,并指出农作物灾情田间调查分级的方法是一种将农业标准与气象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且便于各级部门及时采取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将为农情调度、灾害损失评估、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基于GIS技术平台,选取苏北、苏南有代表性的塑料温室,利用温室内外观测数据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模型,预测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再利用1990-2009年江苏省7个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3个一般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江苏DEM数据,结合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对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3种主要气象灾害:寡照灾害、低温灾害、高温灾害进行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轻度和重度寡照灾害,由北向南表现出明显的频率增强;南通低温灾害最重,沛县低温灾害最轻;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均以中度高温灾害为主,射阳高温灾害最轻,溧阳高温灾害最重。最后基于GIS平台,制作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区划图。研究结果为预防设施农业气象灾害,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灾害防护工作,规划设施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邹纯丽 《种子科技》2023,(17):99-102
乌兰察布气候适宜冷凉蔬菜种植,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乌兰察布打造了百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根据乌兰察布的气候特点,集宁区马莲渠乡设施农业以蔬菜大棚为主,半耐寒蔬菜(大白菜、胡萝卜)和喜温蔬菜(番茄、黄瓜)等4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对当地设施农业冷凉蔬菜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指标,气象灾害对当地设施农业的影响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特点,主要受霜冻、涝害、冷害、冻害和干旱等灾害影响,并针对不同灾害指标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梨树产量损失的气象灾害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灾害评估是一项新型研究课题,特别是多年生果树作物,由于实况调查观测资料极少,许多自然灾害机理尚不明确,评估工作难度很大,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的起步阶段。进行基于梨树产量损失的气象灾害评估研究,可为果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果业管理部门防御或减轻气象灾害对果树生产的危害,制定救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原理,确定了天水渭北旱山区、渭河河谷川区和关山区3个不同小气候类型区,影响梨树产量形成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构建了基于梨树产量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天水3个不同小气候类型,影响梨产量形成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以初春3月干旱、伏期7月干旱和花期4月低温冻害最为严重。评估有灾(包括小灾、中灾、大灾、特大灾)年份18年,评估准确率94%。其中,中灾和大灾评估准确率达100%,评估准确率较高,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可为多年生果树气象灾害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磊  丛宇辰  吕雪 《种子科技》2023,(9):127-129
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文章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与概况,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包括低温、洪涝、冰雹等,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范策略,针对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提出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发、落实农业气象灾害人工干预以及践行抗灾抢救生产等措施,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切实保障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气候因素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达到高产稳产的指标,就要切实做好农业气象的研究,并更好、更高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从而把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对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重庆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时间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秦健  陈宏  陈闯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49-254
重庆农村地区雷电灾害严重,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分析1998—2012年雷电灾害时间分布规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建立了雷电灾害重灾年份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对全市农村地区雷电灾害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将出现4~5个重灾年份,特别是2021年将是雷灾损失非常严重的年份,为政府部门制订防雷减灾规划和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将有助于减轻雷灾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又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并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了联合修复方法。笔者针对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和各种修复方法的机理、优缺点、修复标准、修复后的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展开讨论,并提出今后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后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探究县域内的气象灾害的具体分布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减灾防灾水平。通过运用GIS、统计学和农业气象学等方法,以乡镇为单元,对阳谷县气象灾害风险趋势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阳谷县1981—2011年的风险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明细了不同气象灾害在该县的发生频率和综合风险指数的地域分布规律,计算各乡镇的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性,并进行相应的灾害趋势分析。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各乡镇干旱发生频率基本一致;洪涝发生频率则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增强;高温灾害日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低温则反之;冰雹则主要集中在城区中部乡镇;而冬小麦生育期内高庙王的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最高,金斗营、阿城镇的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是决定于气候异常与农业对象,农业生产不仅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对2010年对湖南省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气象灾害,主要有倒春寒、5月低温、洪涝灾害、季节性干旱、8月高温和寒露风等,及各自相应的分布特征和发生规律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了所发生的各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一些不利影响。针对各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产生的种种影响,提出了在农业生产中适宜于湖南省农业减灾防灾的主要对策。认为应分析湖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以期更好的掌握气象灾害在湖南省不同地域的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品种选择与更换、加强田间管理、灾前预警、灾中调控和灾后补救等防灾减灾措施,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对湖南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从而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稳产、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分析的石城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分析法对石城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优劣势及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论述,研究表明,石城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在生态条件、生产经验、烟叶特色和农工商结合上具有优势,但在地形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流转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从自身发展条件和宏观发展环境看,机遇大于挑战。为此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建议,主要包括:以烟叶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契机,优化烟叶生产环境,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鼓励耕地流转,推进烟叶规模化经营;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升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推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深化农工商合作,突出特色优质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赤峰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升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利用赤峰市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干旱灾害资料,综合12个县(区、旗)的自然、社会经济、防灾减灾等数据,以及1:50000地理信息数据,得出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并基于GIS技术绘制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综合不同阶段的干旱风险指数,翁牛特旗和林西县的干旱风险指数最高,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的风险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