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材,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生物炭和菌液的混合施用对其生长及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连作土对照(CK)、连作土溴甲烷熏蒸(T_1)、连作土施加2%生物炭(T_2)、连作土施用500倍稀释的菌液(T_3)、连作土加2%生物炭和500倍稀释的菌液(T_4)。研究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溴甲烷熏蒸、添加生物炭、施用菌液以及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对平邑甜茶幼苗植株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溴甲烷熏蒸处理效果最好,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次之,且均高于单独添加生物炭和菌液处理。与对照相比,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处理9月平邑甜茶幼苗植株株高、地径、干重、鲜重分别增加了40.2%、34.7%、58.3%、68.6%;同时,平邑甜茶幼苗的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分别增加了46.5%、108.0%、91.0%、34.3%。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处理显着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24.2%。添加生物炭、施用菌液和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均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了真菌的数量。添加生物炭、施用菌液和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的细菌数量和连作相比分别增加了157.14%、85.71%、252.4%,真菌数量降低了7.1%、53.97%、68.14%,显着增加了细菌/真菌的比值。添加生物炭、施用菌液、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处理均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其中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施用生物炭和菌液可以更好地促进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增加,提高细菌/真菌比值,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苹果园连作土壤环境,有效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133-4141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作为中国Ⅱ级保护植物,近年来分布面积逐渐减小,为了揭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生存现状,本研究在新疆野苹果典型分布区新源县交吾托海、巩留县大莫合、霍城县大西沟共设置22块样地,通过样地调查获得数据,利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存分析函数,结合种群结构动态指数,综合分析新疆野苹果的种群动态变化,以期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均呈现为不规则金字塔型,种群以中龄阶段的个体较多,缺少幼树和老树,种群存在衰退风险;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虽然存在幼苗分布,但个体数量较少,大莫合种群的新疆野苹果幼苗数量多于其他两个种群;随着新疆野苹果种群个体龄级的逐渐增大,种群期望寿命逐渐降低;存活曲线显示,3个新疆野苹果种群均趋向于Deevey-Ⅱ型,现阶段新疆野苹果种群相对稳定,但种群更新存在障碍,种群的长期稳定难以维持;新疆野苹果种群在到达第Ⅴ龄级后,进入生理衰老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幼龄个体的缺乏致使新疆野苹果种群趋于衰退,加强新疆野苹果幼龄个体与现存个体的保护是新疆野苹果种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有机营养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减轻苹果幼树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增加耕地利用率,提高果园产量,于2009—2011年在牟平、招远(2处)、栖霞、蒙阴5处重茬果园定植苹果幼苗,结合苹果重茬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进行管理。结果表明: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地树体生长势明显增强,中枝数量、短枝数量、枝粗、株高、地径、新梢长、叶绿素含量平均分别增加105.45%、35.75%、35.92%、17.65%、23.66%、24.96%、9.16%。证明有机营养活化发酵液处理重茬土壤对苹果幼树克服连作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入量对苹果幼苗长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1年生'烟富8号'苹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鸡粪CK[35 g/(kg·土)]、生物有机肥T1[23.3 g/(kg·土)]、T2[35 g/(kg·土)]及T3 [70 g/(kg·土)].结果 表明,生物有机肥增加苹...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苹果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新疆野苹果实生幼苗为试材,设置6个Na Cl梯度(0,0.2%,0.4%,0.6%,0.8%,1.0%)处理4 h和0.4%Na Cl溶液处理7个时间梯度(0,4,8,12,16,20,24 h),采样测定其叶片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在Na Cl浓度为0.6%时和Na Cl浓度为0.4%处理12 h时,达到峰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3.1%和27.0%。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和盐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的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叶绿素变化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所有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可溶性糖含量、SOD和POD的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到达峰值后再下降的趋势。新疆野苹果幼苗在盐胁迫下可通过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提高SOD和POD的活性,以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且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有机物料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邑甜茶为试材,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在连作土中施入腐熟鸡粪、羊粪和牛粪等有机物料对幼苗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显著提高连作土壤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处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真菌数量各处理均显著降低。各处理亦促进了平邑甜茶株高、地径、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增加,其中鸡粪处理增加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213.91%、80.00%、332.40%、325.78%、487.40%和480.95%,表明有机物料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重要的果菜类蔬菜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土壤消毒剂配施微生物有机肥及生防菌剂对植株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评估该技术对设施茄子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以改善甘肃省白银市日光温室茄子种植区连作普遍现象和连作障碍严重的现状。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对照(CK)、石灰氮熏蒸(SFS)、威百亩熏蒸(SFW)、微生物有机肥处理(BF)、枯草芽孢杆菌处理(KF)、威百亩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W+BF)、石灰氮熏蒸与微生物有机肥联用(SFS+BF)、威百亩熏蒸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SFW+KF)、石灰氮熏蒸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SFS+KF)。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SFW、BF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显著提高茄子的产量(p0.05)。其中以SFS+BF与SFS+KF处理效果最优,与CK相比,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3.90%与9.32%,茄子幼苗鲜重分别显著增加12.58%和11.41%,幼苗干重分别显著增加51.10%和34.53%,幼苗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35.24%和21.46%,根系活力分别显著提高33.08%和26.92%。综合分析表明:土壤消毒剂配施微生物有机肥及生防菌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连作茄子根系吸收能力,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性能,进而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其中SFS+BF效果最佳,其次为SFS+KF、SFW+BF、SFW+KF。研究结果可为白银市日光温室种植区茄子连作障碍的防控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潜力,以黄瓜为试验材料,于黄瓜播种同时接种G.versiforme,并设立相应对照,苗龄40天时,将幼苗分别移栽至自然连作土与灭菌连作土上,研究2种土壤条件下G.versiforme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氮磷养分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G.versiforme对幼苗地上部与根系生长的影响因土壤条件而异。出苗第55天时,连作土上接种G.versiforme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是其相应对照的1.81倍,且该处理与灭菌土上菌根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灭菌土上接种G.versiforme的幼苗根系生物量是连作土上菌根化处理的1.22倍,是连作土上非菌根化处理的2.11倍。连作土上菌根化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显著积累与G.versiforme对幼苗叶片中氮营养的改善有关,与此同时,灭菌土上G.versiforme可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此外,接种G.versiforme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使连作土中的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土壤灭菌处理或将菌根化幼苗移栽于连作土壤上均可有效缓解设施黄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啤酒糟和白酒糟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其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添加酒糟可显著提高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干样质量、鲜样质量等生物量指标。添加酒糟后土壤中细菌、真菌数量与连作土对照相比也有明显提升。通过聚类分析、主要成分分析和多样性分析发现,加入酒糟后  相似文献   

10.
甜菜连作土壤对甜菜幼苗生长影响及其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甜菜化感物质成分,减轻甜菜连作带来的副作用,设置休闲土、连作一年的重茬土2个处理组,探究不同土壤对甜菜幼苗发芽率、染病率以及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的影响。采用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初步筛选了2种土壤中差异显著(P<0.05)的化合物。结果表明:与休闲土相比,重茬土种植的甜菜幼苗发芽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是幼苗感染立枯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且达到显著水平。在株高、叶面积、地上部鲜重方面,休闲土种植和重茬土种植差异显著,但茎粗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质谱联用技术,得出15种疑似的甜菜化感物质。甜菜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成分会对甜菜幼苗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筛选和鉴定疑似化感物质成分,对缓解甜菜连作障碍、提高甜菜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竹根际土壤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探讨玉竹连作障碍与化感作用的关系。采用浸提法制备不同浓度的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玉竹的化感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玉竹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玉竹自身根茎芽胞发芽率、幼苗苗高及根鲜重,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增强。在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中鉴定到24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酮、醛等化感物质,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可得出结论:玉竹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自身根茎芽胞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且自毒效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断化感作用可能是造成玉竹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对红葱生长和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红葱生产效益,解决红葱长期连作引起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用农业废弃资源草菇渣的发酵产物为主要原料,与土壤改良剂混配成有机肥,在红葱上进行小区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能促进红葱植株的株高、叶片长、鳞茎长、鳞茎粗的生长,促进植株分蘖,提高红葱单株重量和各器官的重量,提高红葱产量,特别是前期产量比对照提高了61.6%~72.5%,小区试验的差异极显著;有机肥还固定和活化土壤营养,提高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中和土壤酸性,降低土壤EC值,最终达到了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效果;而试验农户的土壤存在磷、钾肥过量,镁肥缺乏的问题。本试验为草菇渣等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城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增加红葱生产效益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克服蔬菜作物连作障碍问题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是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查阅有关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研究报告,结合作者从事相关研究的结论和进展,就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克服的途径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和类似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大量的研究表明,引起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积累、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蔬菜作物的自毒作用等。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生物防治、选育抗重茬品种、嫁接栽培、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部分或全部解决蔬菜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系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别选择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塘、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和单纯水稻田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代谢多样性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代谢活性均显著低于水稻田,“虾-稻”连作田和水稻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14,P =0.001)。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肥料使用量的降低、使用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其中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籼粳超级稻‘甬优12’超高产连作栽培对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选择2块土壤肥力中等的水稻田,进行连续3年(田块A:2010—2012年)、(田块B:2013—2015年)的‘甬优12’超高产连作栽培研究。结果表明:田块A连续3年超高产栽培产量分别是12.65、14.05、14.08 t/hm2;田块B连续3年的超高产栽培产量分别是14.57、13.40、13.66 t/hm2。田块B 2013年和2015年水稻收割后取样调查对比土壤理化性质发现: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保持稳定,速效钾增加40 mg/kg,pH提高0.5个单位,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2’连作每年施用一定有机肥(商品有机肥7~9 t/hm2),秸秆全部还田,合理运筹氮磷钾肥(化肥总量N、P2O5、K2O为280、160、240 kg/hm2左右),配套超高产栽培措施,产量能连续达到14 t/hm2左右,土壤肥力也可保续在一定水平,对土壤的持续生产能力基本没有影响。因而今后在推广‘甬优12’超高产栽培时应着重注意有机肥的使用和氮磷钾肥料的运筹。  相似文献   

16.
陈龙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29-132
以普遍报道的几种外源酚酸为试剂,通过盆栽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浓度外源酚酸对苗期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置5种不同浓度外源酚酸的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浓度外源酚酸对盆栽大豆苗期生长发育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种外源酚酸对苗期大豆株高的影响总体较小。1.0 g/kg苯甲酸处理和肉桂处理的苗期大豆叶面积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0 g/kg苯甲酸处理和香草酸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盆栽大豆根瘤数,肉桂酸影响较小。1.0 g/kg不同浓度3种酚酸对盆栽大豆根冠比影响最大。总体上,低浓度外源酚酸对盆栽大豆生长发育影响效果不显著;高浓度外源酚酸抑制了盆栽大豆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增加了盆栽大豆根瘤数和提高了盆栽大豆根冠比。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种类对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施用不同肥料, 调查施肥后的土壤对连作烟草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化感自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化感自毒潜力以施用常规复合肥最大,施用农家肥最小。基于Biolog平板法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表明,施用常规复合肥利于氨基酸类、胺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施用有机肥利于羧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而施用农家肥则利于糖类、脂肪酸、酚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1、主成分2可分别解释变量方差的74.37%和25.63%。在主成分分离中有主要贡献的是糖类、脂肪酸类、酚酸类碳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烟草土壤的化感自毒潜力与以糖类和酚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AWCD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以脂肪酸类物质为碳源的微生物AWCD值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农家肥施用最利于微生物生长,有机肥次之,常规复合肥最差。  相似文献   

18.
连作大豆苗期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作障碍是限制黑龙江地区大豆产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连作大豆根腐病发病期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为生物防治大豆根腐病奠定基础。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大豆土壤中的3个大豆品种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苗期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丰度值以及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并且不同大豆品种间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也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验证了连作年限、大豆品种均对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