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庆烟区 K326上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K326’上部叶烤后烟质量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试验通过利用‘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叶,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表现最好,最利于重庆烟区‘K326’上部烟叶的烘烤,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且总氮含量、糖碱比值处于适宜范围内,淀粉含量最低;其烤后烟在经济上表现佳,中上等烟比例达68.5%,均价达13元/kg。  相似文献   

2.
重庆烟区K326上部烟叶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K326上部叶烤后烟质量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试验通过利用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叶,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表现最好,最利于重庆烟区K326上部烟叶的烘烤,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最为接近适宜值,烟碱含量稍高,且总氮含量、糖碱比值处于适宜范围内,淀粉含量最低;其烤后烟在经济上表现佳,中上等烟比例达68.5%,均价达13元/kg.  相似文献   

3.
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烘烤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是近年来中国烟草发展的一个主题,为了探明该烤烟房配套的烘烤工艺,依据现有烘烤理论和自动化加热排湿烤烟房的研究结果,设置自动供热排湿热风循环烤房的烘烤工艺,以传统的三阶段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比较。结果表明:设置的烘烤工艺阶段简单,操作方便,烟叶烘烤后,比三阶段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桔黄烟比例、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分别增3.38、4.74、2.03个百分点,鲜干比增高0.03,均价提高0.53元/kg;总糖、淀粉、总氮、烟碱、烟碱氮、蛋白质的含量及总糖与还原糖的差值有所降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4.
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原烟调制后的品质,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不同调制工艺,研究了调制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香吃味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质增香调制工艺可显著增加原烟上等烟比例及均价、降低淀粉含量、增加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提质增香调制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对烤烟中上部 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烤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技术措施,研究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两种不同装烟方式的烘烤性能及对烟叶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50kg鲜烟叶散叶烘烤产生的干烟较挂杆烘烤增加0.33kg,散叶烘烤的不列级干烟较挂杆烘烤减少0.25kg,均价提高2.60元/kg,产值增加24.61元;按单产干烟叶125kg/667m~2计算,散叶烘烤较挂杆烘烤能耗降低17.41元/667m~2,烘烤劳动力成本节省162.50元/667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的研究燃气供能用于烟叶烘烤效果,比较燃气和燃煤2种不同供能方式对烤房温度和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并对2个处理进行烘烤能耗分析。结果表明,较燃煤处理,燃气供能处理的烤房温度能迅速达到设置温度,在一定时间稳温性能优于燃煤处理,可缩短烘烤时间;燃气处理能减少干物质损失,有效的提高烟叶单叶重、均价和烟叶质量,降低淀粉含量,燃气处理的中、上部烟叶淀粉含量分别为燃煤处理的55.4%、70.7%,且能显著提高茄酮和β-大马酮香气成分含量。燃气处理节约了烘烤成本,中、上部烟叶干烟节约能耗成本分别为1.03 元/kg、0.95元/kg。  相似文献   

9.
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利用密集烘烤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湿,设计密集烤房热湿循环利用系统并进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节煤幅度达27.86%~28.78%,烘烤成本降低0.59~0.61元/kg,烤后橘黄烟叶、中上等烟比例提高,均价提高 1.6~1.8元/kg;烤后烟叶油分增加、色度增强、挂灰杂色和含青程度减轻;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和钾氯比,降低总氮、氯离子含量,主要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提高香气质量、减轻杂气,明显改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烤烟散叶烘烤技术,摸索出适宜的堆积方式,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装烟筐、固烟架和随机堆放三种堆积方式中,装烟筐方式有利于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外观质量与挂竿方式差别不明显,身份适中,桔黄烟较多,上中等烟比例为91.87%,较挂竿方式提高了0.49个百分点,挂灰烟和光滑烟比例较低,鲜干比较小,均价为12.85元/Kg,较挂竿方式提高了3.05%,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淀粉含量较低,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含量适宜,烘烤过程中失水速度与挂竿方式近;固烟架方式的烘烤质量较挂竿方式略差;随机堆放方式因脱水困难不利于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远红外散叶烤房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省工降本措施,设计了远红外散叶烤房并对其省工节能及烘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散叶烤房与常规燃煤挂竿烤烟方式相比,装烟密度提高2.3倍,极大地提高了烤房利用效率;降低了装卸烟和烘烤环节的用工,可节约劳动成本73.6%;避免了煤燃烧后粉尘、硫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低碳环保;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明显提高,上等烟比率提高了15.8%,中等烟率提高了10.7%,均价提高6.24%,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品吸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密集烤房优化升级改造对烤后烟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进密集烤房散热系统的使用材质和设计结构,成本低廉、取材方便、经久耐用的耐火材料或陶火管散热系统被使用并对供热系统风机进行优化,与钢质材料散热系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耐火材料散热器并风机系统优化的密集烤房供热排湿性能明显提高,换热效率增加1%左右,升温速度提高1.17℃/h和烘烤后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公顷产值、均价分别提高了2.82%、392.24元、1元/kg,且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技术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烤烟烘烤中燃料利用率,降低烘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研究采用1个供热炉设上下2个炉膛,实现正向和反向同时对向燃烧,对比研究了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和普通加热设备烤房烤烟烘烤性能。煤的燃烧充分,传统烟气中所含CO、CH4、碳粉尘等可燃物能得到充分、高效燃烧及利用。空载测试升温速率60℃/h,比普通烤房提高34℃;烘烤实载时,各阶段实测温湿度与目标温湿度吻合度高,完全能满足烘烤工艺的控制要求。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烤房平均每千克干烟耗煤量、耗电量、综合能耗成本分别比普通烤房减少0.31 kg、0.05 kWh和0.33元,降幅分别为17.73%、14.36%和17.46%;烘烤操作等日常用工成本较普通供热设备少0.52元,降幅43.93%,且对烟叶烘烤质量无明显影响。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升温速度快,平面温度均匀,烘烤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精准,能有效降低烘烤能耗和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烟叶价值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在烟叶采收环节调整采收成熟度,在烘烤时采用定色期低速升温、高湿定色的烘烤工艺。研究表明:当上部叶充分成熟,叶色变黄,主脉泛白,茎叶角度在90°左右,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烘烤时间延长10 h以上,烘烤成本略有增加,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淀粉含量降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当顶叶过熟,叶色变黄泛白,到达枯尖焦边的程度,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均价较高,还原糖含量适中,淀粉含量5%左右,总氮含量适中,钾氯比适宜,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好。  相似文献   

15.
提高烟叶香吃味的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湖南烤烟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其工业可用性;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烤烟箱,针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温度段,探讨了不同湿度和不同停留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适当提前进入关键温度段并适当延长时间,再配合合适的湿度条件,能够使烟叶充分变黄,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并且淀粉能够充分分解,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烟叶的香吃味并改善其内在品质,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