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 要 福建省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只有通过权重的科学确定才能正确评价农业气象综合灾情。如何确定灾害权重,是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主、客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应用于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探讨和比较它们在计算气象灾害权重方面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时体现主观和客观信息的组合赋权法,得到福建农业气象灾害的组合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低温冻害、旱灾、洪涝、风雹。结果表明,由组合赋权法计算的各灾害指标组合权重相比任何一种主、客观方法都更为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耕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选用特尔斐法,对武山县榆盘乡徐黄沟流域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潜力进行分析,通过对选定的参评因子确定权重,再根据评价因子的适宜程度,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整理,区内的其他草地和田坎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由原来的314.69 hm2,增加到369.52 hm2,可新增耕地54.83 hm2,新增耕地率为13.02%;(2)区内坡旱地经过改造,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天然降水利用率,耕地等级提高1个级别,上升为6级地。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的空间变异性及其统计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希远 《作物学报》2007,33(4):620-624
利用空间相关模型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对小麦和玉米3个田间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了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都显著存在空间变异,空间变异方差占据剩余变异方差的83.5%~0.4%;相对于传统随机完全区组分析法,空间相关模型法效应比较的标准误平均降低18.4%~14.2%,分析相对效率平均为1.50~1.36,因而比区组控制空间变异更有效;不同空间相关模型分析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建议利用空间相关模型分析田间试验,并利用Akaike信息准则(AIC)进行最佳空间相关模型选择。  相似文献   

4.
秋播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对蚕豆多品种、多性状等多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对12个秋播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均较大;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86.318%,第1主成分为产量相关因子,贡献率为56.187%,第2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19.156%,第3主成分为荚长与株高因子,贡献率为10.975%。综合表现较好的3个品种分别是‘织金小青皮’、‘监利小蚕豆’和‘成胡18号’,研究为蚕豆多品种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收集珍稀濒危沙芦草种质资源,提高保护利用效率,以76份沙芦草种质为材料,测定26个表型性状数据,采用2种遗传距离、3种取样方法、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7种取样比例构建了55组候选沙芦草核心种质,利用筛选得到的最佳构建方案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应用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R)4个参数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同时,以t检验对核心种质的变异程度及代表性进行评价,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多次聚类偏离度取样法+欧式距离+可变类平均法+25%的取样比例”是构建沙芦草初级核心种质取样最佳策略;核心种质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于原种质,表明核心种质均匀分布在原始种质范围内,无重叠现象,有效地避免了核心种质的冗余;构建的19份沙芦草种质资源初级核心种质有效且质量较高,能够在保证冗余较少的情况下充分代表原种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分析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构建新的综合赋权评价体系进行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以2010—2015、2017—2018年四川省5个市(州)的‘云烟87’上部烟叶316个样本的化学成分指标为数据集,利用隶属度函数对化学指标赋值,再通过主观、主成分、变异系数和综合赋权法,对每个指标重新赋权,从而评价烟草化学成分可用性。结果表明:(1)除钾和钾氯比2个指标外,其他绝大多数指标互为强相关。(2)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还原糖、总烟碱含量偏高,氮含量和氮碱比偏低;还原糖含量处于最优范围的比例不高,但总氮、氮碱比、钾和钾氯比表现良好;整体上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指标处于较适宜范围。(3)2010年和2017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年份(P<0.05)。(4)凉山和攀枝花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明显高于宜宾(P<0.05),其中凉山表现更稳定。(5)综合赋权法相比于单一赋权法,虽然降低了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但却增大了样品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组合赋权法结果更可靠。四川省‘云烟87’上部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表现良好,时空变异显著。综合赋权法增大了样品间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的变异,故更能可靠评价四川省烟草化学成分的组成特性。  相似文献   

7.
有序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南京市六合区为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确定权重,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时间上分为三期:近期整理区:拟整理面积2247.21 hm2;中期整理区:拟整理面积9574.23 hm2;远期整理区:拟整理面积:2852.51 hm2。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从理论层面上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江淮丘陵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本研究以肥东县为例研究土壤侵蚀问题,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分段3次Hermite插值法对土壤质地粒径进行转换及几何平均粒径修正模型进行计算,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SPSS相关性分析和ArcGIS软件地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土壤质地类因子和可蚀性K值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土、黄褐土土壤质地组分含量变异系数差异较显著,黄棕壤变异系数差异较低;(2)水稻土、黄褐土质地类各因子主要通过CLA和Dg对土壤可蚀性进行作用,且均为负向作用;(3)肥东县土壤可蚀性K均值为0.02797,水稻土0.0279,黄褐土0.0281,黄棕壤0.0263;(4)不同土壤质地K值平均值中粉壤土最大,砂壤土最小,且土壤质地K值均呈弱变异性;(5)肥东县土壤可蚀性以中等可蚀性、高可蚀性为主。肥东县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先降低、后增高、再降低的趋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的趋势,存在极大的土壤侵蚀风险。  相似文献   

9.
李晶  南铭 《作物杂志》2019,35(5):9-17
为筛选优异冬小麦种质材料,促进旱地冬小麦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借助遗传多样性指数、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聚类方法对62份引进冬小麦种质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分析,并应用熵值赋权法灰色关联理论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种质资源质量性状中穗形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1417),壳色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0.1407);供试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穗粒重变异系数为25.85%,穗粒数变异系数为21.04%;以欧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62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可划分成4大类群,各类群特征明显,主要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遗传类型丰富,但不同地理来源的种质资源均具有各自独特的遗传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筛选出的15份较为优异的种质产量因子极为协调,可直接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旱地冬小麦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62份引进冬小麦种质资源在1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可在西北旱作区冬小麦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罗朋  翟登攀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6):150-154
旨在明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并对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模糊性、动态性及广泛性等特征。综合评价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需将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及保证率4项指标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地方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是农村饮水安全定量评价的重难点。权重确定方法可划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均存在农村饮水安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实现主客观赋权方法的优化组合,是确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值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猪鼻拭子样品采集及制备方法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黏膜样本采集所用材料及方法标准,并增强所检测样本数据的可比性与稳定性。以猪鼻拭子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猪鼻腔的解剖结构以及所采集样品的特殊性,对猪鼻拭子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标准化。结果表明:通过标化的方法对所采集的116份猪鼻拭子样本进行总蛋白浓度测定,发现所有鼻拭子样本的总蛋白均值为(6.92±0.41) mg/mL,变异系数为32.58%;对其中7头猪在不同时间采集鼻拭子测定总蛋白,结果同一头猪的检测数据变异系数除1头为13.95%外,其余均>10%。表明标化的猪鼻拭子采集及制备方法使检测结果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赤峰市干旱灾害风险区划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升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利用赤峰市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历史干旱灾害资料,综合12个县(区、旗)的自然、社会经济、防灾减灾等数据,以及1:50000地理信息数据,得出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并基于GIS技术绘制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综合不同阶段的干旱风险指数,翁牛特旗和林西县的干旱风险指数最高,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和宁城县的风险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分类方法在竹林遥感信息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竹资源监测与调查,能快速、高效地为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利用福建省顺昌县TM影像,采用最大似然法、子像元分类和光谱特征分类3种方法进行竹林信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子像元分类总体精度最高为77.33%,基于光谱特征分类和最大似然法的总体精度分别为76.50%、76.17%;3种分类方法的Kappa系数分别为72.8%、71.8%、71.4%;与顺昌县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竹林面积进行比较,光谱特征分类法精度最高为95.68%,最大似然法和子像元分类法的精度分别为93.41%、92.97%。  相似文献   

14.
基于WorldView 2影像杉木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杉木叶面积指数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面实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WorldView 2遥感数据提取NDVI、SAVI、SARVI、RVI、MSAVI、ARVI等6种植被指数,通过LAI-2000测量的杉木叶面积指数(LAI)建立相关关系,开展WorldView 2遥感影像在估测杉木叶面积指数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植被指数对杉木LAI的影响.对不同植被指数分别进行线性模型、二次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和对数曲线模型的LAI反演.结果表明:除DVI与LAI相关性稍低一点外,其他植被指数与LAI都有很高的相关性,高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与LAI的相关性,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与LAI的相关性与土壤影响因子L无关.在线型模型中,RVI与ARVI更适合于杉木LAI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1、0.895,判定系数R2分别为0.866、0.800,均达到较好的拟合效果.在非线性模型中,反演模型最好的是二次曲线模型,其次是指数模型,最差的是对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的是NDVI、SAVI和RVI;拟合效果最差的是DVI;最好的拟合模型,其R2高达0.884.杉木LAI具有较佳拟合效果的非线型模型是NDVI和SAVI的二次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5.
8种狼尾草属植物的生长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哪种狼尾草属植物最适合做能源植物,通过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的方法,研究8种狼尾草属植物的生长速度、生长性状和不同刈割期生长能力。结果表明:‘MT-1象草’新品系的生长速度慢些,但生长高、分蘖多、综合生长性状表现最优秀;‘桂牧1号象草’的综合表现仅次于‘MT-1象草’,新品系‘摩特矮象草’的综合表现是最差的。试验研究最终显示,‘MT-1象草’新品系是最适合做能源植物,‘桂牧1号象草’可以在必要情况下作为‘MT-1象草’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在研究广西荔枝生产现状和生态适宜性基础上,密切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实际,筛选出广西荔枝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广西90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气候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1:25 万地形数据, 建立了区划指标的空间分析模,按1 km ×1 km细网格对区划指标进行了小网格推算,采用GIS技术和打分法,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平台上,将广西荔枝进行了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大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照广西荔枝生产现状,进行了农业生产上科学布局与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研究,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双极化双时相RADARSAT-2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农业部门提供准确的冬小麦产量评估,应用安徽省淮河流域4月底和5月初双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RADARSAT-2和该区域冬小麦收割前(5月底)试验田产量资料,应用不同拟合方法建立冬小麦产量和2个时相(4月底和5月初)后向散射系数关系的估产模型;选择其余试验田对其检验,优选出最佳的估产模型,实现冬小麦大面积估产。结果表明,经计算得到了超过80%精度的估产模型和冬小麦较准确的估产结果。说明在冬小麦收割前1个月左右应用SAR进行估产,这种思路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安置补偿问题.通过建立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在对学堂堡安置点100户失地农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合成方法计算幸福指数,并以测度的幸福指数结果为依据反思安置补偿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学堂堡安置点失地农民的总体幸福指数不高,处于“不太幸福”的等级.反思主要问题在于住房和货币补偿水平偏低;安置补偿中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再就业不理想;社会保障实施范围狭窄等.故必须提高住房和货币安置的补偿标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诉求渠道,以期恰当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草原生物量及碳密度遥感估算——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求从宏观上用于草原生物量遥感估算的有效方法,提高生物量遥感估算精度,以内蒙古正蓝旗为研究区,利用2010年Landsat5 TM遥感数据与同期调查样地数据,分析了TM各波段、影像变换(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植被指数、地形因子、气候因子与草原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生物量与各指标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生物量与EVI(增强型植被指数)、主成分、缨帽变换等具有较高的显著相关,在草原沙化地区应选择具有剔除土壤背景信息的指标估算生物量;正蓝旗草原生物量为1196412.9 t,碳贮量约为0.54 TgC,其中温性草原类的平均碳密度为517.49 kg C/hm2,低地草甸类的平均碳密度为683.30 kg C/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