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橡胶树六点始叶螨主要生物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sexmaculatus(Riley)]是西双版纳地区为害橡胶树的重要害螨,为研究该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同时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六点始叶螨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螨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六点始叶螨的历期、发育速率和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32±1.33)℃,有效积温为(62.52±6.69)℃·d;幼螨至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38±3.30)℃,有效积温为(153.79±33.46)℃·d;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52±1.70)℃,有效积温为(233.18±26.25)℃·d。为有效开展六点始叶螨的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阿克苏地区苹果园香梨优斑螟的发生规律和筛选出适合苹果绿色生产的防治香梨优斑螟的方法,通过糖醋液诱杀香梨优斑螟成虫的方法了解其发生动态,以及调查环割对香梨优斑螟发生的影响,并在田间评价了3种化学药剂和糖醋液诱杀对香梨优斑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越冬代香梨优斑螟羽化高峰期为4月下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环割果树香梨优斑螟虫口增加率为47.1%,显著高于未环割果树的21.6%;糖醋液诱杀法对香梨优斑螟防治最佳,防效达到79.9%,20%马拉·辛硫磷乳油、45%毒死蜱乳油防效次之,分别为60.3%和54.7%,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效果最差,防效仅为48.3%。糖醋液诱杀法(糖、醋、酒、水比例为6∶20∶3∶80)、20%马拉·辛硫磷乳油和45%毒死蜱乳油可作为阿克苏地区苹果园香梨优斑螟发生高峰期首选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香梨优斑螟的发生规律,采用糖醋液诱捕测报香梨优斑螟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糖醋液能准确预报出香梨优斑螟在库尔勒二十九团1年发生3代,成虫有3个羽化高峰期。通过诱杀防治,可有效地降低羽化的成虫数量,减少香梨优斑螟幼虫的危害,同时也降低了香梨腐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香梨优斑螟无公害防治方法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疆特有的果树钻蛀性害虫香梨优斑螟已遍布天山南北,成为危害库尔勒香梨的主要害虫之一。【研究目的】为了评价糖醋液诱杀、灯光诱杀和刮树皮3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对香梨优斑螟的防治效果。【方法】本试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林科所推广站香梨园内,调查糖醋液每日诱虫数、不同波长黑光灯诱虫数和刮树皮前后每株虫口数。【结果】连续27天糖醋液诱共杀香梨优斑螟1804头,单日最高诱虫量267头;波长为425 nm的黑光灯每日诱虫6.83头,显著高于节能灯;刮树皮前后平均每株虫口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从12.3头/株降到3.73头/株。这3种防治方法都对香梨优斑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糖醋液诱杀香梨优斑螟的同时诱杀了大量的普通草蛉,波长为425 nm的黑光灯诱虫效果最好,刮树皮能够有效地控制香梨优斑螟的种群数量。【结论】建议对糖醋液改良,使用425 nm的黑光灯灯对香梨优斑螟进行监测,每年刮树皮1次对香梨优斑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3种蚜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黄粉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黄粉虫为江苏吴江地区蔺草制品的主要仓储害虫之一,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为有效控制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笔者采用有效积温法研究不同温度下黄粉虫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对黄粉虫的影响为温度升高,各发育历期缩短,发育速率加快。蛹期发育起点温度最高,为11.8816℃,而卵期的发育起点温度最低,为8.0021℃。幼虫期有效积温最高,为67.6078℃?d。在24℃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的时间为47.02天,而在28℃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38.01天。【结论】因此,可以辅助利用低温或者高温处理蔺草制品控制黄粉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诱杀方法了解香梨优斑螟发生动态,并比较黄板、白板、配制糖醋液及熬制糖醋液4种方法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香梨优斑螟在阿拉尔垦区1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为4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为4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始见期为5月下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始见期不明确,羽化高峰期为8月中旬,存在世代重叠。诱集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熬制糖醋液、配制糖醋液、黄板和白板,成虫对熬制糖醋液的趋性显著强于黄板和白板,对配制糖醋液和黄板的趋性显著强于白板。采用熬制糖醋液和黄板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羽化的成虫数量,从而减轻香梨优斑螟的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管侧沟茧蜂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管侧沟茧蜂是寄生甜菜夜蛾和粘虫等害虫的低龄幼虫寄生蜂。本文以粘虫幼虫为繁殖寄主,对管侧沟茧蜂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卵-结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有效积温为115.15日度,茧-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47℃,有效积温为99.47日度。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该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23~27℃,在25℃条件下全世代发育历期为14.64d。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耐寒性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的雌虫体过冷却点-5.56~-13.38℃,平均-10.75℃;体液冰点为-2.32~-10.41℃,平均-6.5℃。雄虫体过冷却点为-5.56~-11.22℃,平均-8.88℃;体液冰为-0.7~-7.71℃,平均-3.80 ℃。雌虫的耐寒性强于雄虫。龙眼长跗萤叶甲卵在常温条件下,其发育起点温度是15.8±0.7℃,有效积温是142.5±9.5日度,卵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公式为:V=[T-(15.8±0.7)]/(142.5±9.5)。由研究结果推测目前广西龙眼栽种区都可能成为此虫发生分布区和潜在发生分布区。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病虫害防治应认真贯彻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物防治补充的综合防治方针.目前库尔勒香梨上发生的主要虫害有螨类、蝽尺蠖、苹果蠹蛾、香梨优斑螟、介壳虫、梨茎蜂、蚜虫、盲春蟓等害虫;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黄化病、茎基腐烂病.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黄胸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温度对黄胸蓟马Thrips hamaiiensis (Morgan)生长发育的影响,在5种恒温条件下(20,24,28,32和36℃)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28℃温度范围内,黄胸蓟马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当温度超过32℃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0~36℃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黄胸蓟马卵、若虫、预蛹、伪蛹及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67、9.48、11.06、8.54和11.39℃,有效积温分别为91.23、82.35、41.23、34.81和251.43 ℃?d;在20~36℃之间,黄胸蓟马世代存活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2℃>28℃>24℃>20℃>36℃。据此认为温度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做形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名优祁红做形工艺中不同除湿与造型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除湿设烘干器100℃热风烘坯和电炒锅高温(180±5)℃、中温(160±5)℃、低温(140±5)℃炒坯4组,造型锅温设高(120±5)℃、中(100±5)℃、低(80±5)℃ 3组。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分析表明:不同除湿温度对茶样的汤色和叶底影响显著,对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含量影响极显著;不同造型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烘坯做形比炒坯做形工效高,茶叶品质与中温炒坯做形茶相当,且以中温造型茶样较优;炒坯做形以中温除湿与中温造型茶样为好,低温炒坯除湿茶样的品质较差,高温炒坯除湿掌控不佳时茶样易出现高火的情况。因此,名优祁红做形工艺最佳温控组合为100℃热风烘坯或(160±5)℃炒坯除湿、(100±5)℃造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浓度为1.0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凯特杏果实16 h后,将其分别于(20±0.5)℃和(8±0.5)℃条件下贮藏15 d,研究1-MCP处理对杏果实采后生理、品质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凯特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及乙烯释放量,有效延迟果实软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提高果面色泽亮度,抑制果实转黄,提高好果率,8℃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经1-MCP处理后,(20±0.5)℃下凯特杏果实具有商品性的时间可达7~10 d,(8±0.5)℃下凯特杏果实具有商品性的时间可达15 d。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鲜方法对新疆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和田地区常规贮藏方法(悬挂式贮藏和纸箱包装冷藏)和自发气调(MA)贮藏方法(PVC或PE膜包装+保鲜剂冷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采后木纳格葡萄采用PVC或PE保鲜包装+保鲜剂冷藏,能够有效抑制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和水分含量的下降,保持果梗的绿色,显著抑制腐烂与脱粒现象的发生,在(0±0.5)℃条件下,贮藏90 d的好果率可达95%左右,脱粒率<6%,保鲜效果极显著(P<0.01)好于和田地区的常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热水预处理对草莓室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5~45℃热水预处理对贮放于室温(20±2)℃条件下丰香草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热水处理可以明显地抑制草莓果实花青素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以及呼吸速率,维持较高的V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纤维素酶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且明显地延长室温条件下果实贮藏寿命。其中40℃热水处理效应最好,在试验结束(144h)时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以及呼吸速率仅相当于对照果实的58.9%、18.4%、51.0%。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八师垦区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新疆农八师垦区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规律,利用1955—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标准偏差及信噪比等气候统计诊断技术,研究热量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升高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64℃/10 a、89.981℃·d/10 a和111.23℃·d/10 a。年平均气温在1989年突变性升高,突变前后平均升高1.2℃;≥0℃积温在1989年突变性增加,突变后增加254℃·d;≥10℃积温在1994年突变性增加,突变后增加377℃·d。新疆农八师垦区20世纪90年代初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对于农业来说利弊共存,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开发利用热量资源首要准则。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建设、作物调整提供农业气候资源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灵武长枣呼吸类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8±0.5)℃恒温室内,采用气流法测定灵武长枣采后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初步判定灵武长枣为呼吸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