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随着葡萄栽培面积增大及套袋技术的普及,康氏粉蚧逐渐成为具有偏重发生趋势的危害葡萄果实的重点害虫之一。笔者总结了葡萄康氏粉蚧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山东胶东葡萄产区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一、形态特征康氏粉蚧雌成虫椭圆形,扁平,体长3~5毫米,体宽约3毫米,淡粉红色,身体上覆盖1层白色蜡粉,体缘具17对白色蜡刺,其中腹部末端1对蜡刺几乎与体长相近。触角多为8节,足较发达。雄成虫体长约1.1毫米,紫褐色,触角和胸背中央色淡。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浅橙黄色,由雌成虫产在白色絮状的卵囊内。若虫雌3龄,雄2龄。1龄若虫椭圆形,长约0.5毫米,淡黄色,体侧布满剌毛。2龄若虫体长约1毫米,体表开始覆盖白色蜡粉,体缘出现蜡刺。3龄若虫体长约1.7毫米,与雌成虫很相似。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39-542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雌成虫触角形态及其触角感受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表明,草履蚧雌成虫触角呈短棒状,深棕色,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共8节,其中,鞭节由6个鞭亚节组成,表皮凹凸不平;触角各节大小、形态不一。雌成虫触角感受器共有6种类型8种形态,分别为毛形感受器(I型、II型)、锥形感受器(I型、II型)、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钉形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绝大部分触角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在柄节、梗节及鞭节上均有分布,约占总数的80%;钟形感受器数量最少,仅为1个,只着生于梗节腹面前缘;钉形感受器仅着生于触角顶节,腔锥形感受器主要散生于梗节、第1鞭节、第2鞭节和顶节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4.
<正>槐坚蚧,又名扁平球坚蚧、糖槭蚧,属半翅目,蚧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糖楲、刺槐、白蜡、榆树、杨树、柳树、枫类、红叶李、悬铃木、木槿、花桃、紫穗槐和文冠果等。1形态特征雄蚧呈长椭圆形,紫灰色或灰白色;长1.82.5 mm,宽l2.5 mm,宽l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翅展31.5 mm,翅展3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6.5 mm,宽  相似文献   

5.
中国绛蚧属三新种记述(同翅目:蚧总科:绛蚧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曲阜、云南昆明及河南信阳等地壳斗科(Fagaceae)植物上绛蚧属(Kermes Boitard,1828)三新种:东方绛蚧 K.orientalis Shiet Liu,sp.nov.;褐纹绛蚧 K.fuscuatum Liu et Shi,sp.nov.和华栗绛蚧 K.castaneae Shi et Liu,sp.nov.。分别对它们的1龄若虫、青年雌成虫及产卵后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图示。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栎链蚧属一新种——富腺栎链蚧Asterodiaspis polypora Shi et Liu 新种,发现其雌成虫具有生态二型性。分别对其食干型和食叶型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新种以体缘五格腺的数量多,而明显地区别于本属内其他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山东栎链蚧属(蚧总科,链蚧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山东栎类树木的栎链蚧属蚧虫作了研究(山东蚧类研究内容之一)除存在2个已记录种外。又发现1个新记录种白栎链蚧Asterodiaspis alba(Takahashi)和2个新种:枹栎栎链蚧A. glandulifera Liu et Shi新种、多腺栎链蚧A. multipora Liu et Shi新种。通过雌成虫、一龄若虫的形态研究,结合其生态观察,发现后3个种皆具生态二型性。本文对其食干型、食叶型雌成虫和一龄若虫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并简述了生物学。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一、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2mm,体椭圆形,肥大,赤褐色,体侧有瘤状突起,着生短毛,身体被有白色蜡质绵状物,头部无额瘤。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超过第二节的3倍,末端3节长度相等,第六节末端特别尖,呈刺状。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腹部背面有条纵列的泌蜡孔,分泌白色蜡质绵状物。蜡腺呈花瓣状,腹管退化,呈半圆形裂口,位于第五、六腹节间,围绕腹管有短毛11-16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栎链蚧属一新种——长白山栎链蚧Asterodiaspis changbaishan(?)nsi(?)sp. nov, 对其雌成虫和一龄若虫的形态分别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有附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成虫触角及刺体的结构,采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为害河南信阳茶树的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及网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3根毛形感器和1~2根锥形感器;鞭节分为7个亚节,在第1、2、4亚节上分别有1个锥形感器,第3亚节上有1个毛形感器,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数量在雌雄个体间无明显差异。雌、雄性成虫触角表面都有网粒体存在,均为小球形网粒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采自浙江省莫干山,江西省大岗山,安徽省黄山和辽宁省的竹节虫目枝(虫脩)科,皮(虫脩)属四个新种,并分别与其近似种作了比较,绘有特征图。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1983年7月在山西省太谷县发现一毛足雕翅摇蚊Glytotenbipes barbipes(Staeger)种群。由于其染色体数目特异(2n=4),本文对其成虫、蛹及幼虫的分类学特征做了较详细的描述。该物种的雄性成虫的特征与Townes(1945)所描述的以及Pinder(1978)的捡索表中所描述的G. barbipes的雄性成虫特征完全符合,故定名为G. barbipes,但是太谷的G. barbipes与欧洲、北美及苏联的G. barbipes相比,染色体数目不同,必然存在某种生殖隔离。因此,太谷的G. barbipes很可能是G. barbipes的一个亲缘种。  相似文献   

13.
足刺(虫脩)属Phobaeticus Brunner隶属(虫脩)科,是一个较小的属.本文报导的是采于安徽岳西该属的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描述所用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Howard的13种,含2种中国新记录和4种新种,提出中国短索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蔷属一新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螯蜂科Dryinidae,常足螯蜂亚科Aphelopinae,常足螯蜂属Aphelopus一新种:何氏常足螯蜂Aphelopusheisp.nov,本新种与常足螯峰A.orentalisOlimi1984相似,主要区别是后者:唇基、脸和额全部黑色;触角第1节褐黄色,第2~10节褐色.模式标本藏于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东方春蜒属 Orientogomphus Chao 新属,以具突东方春蜒 O.armatus Chao et Xu,sp.nov.新种作为属模式种,对该种稚虫作了描述,并将春蜒科中长期以来分类位置有争议的三个种Onychogomphus circularis Selys(1894)〔=Heterogomphus naninus Foerster(1905),新异名〕,Onychogomphus earnshawi Fraser(1924)和 Onychogomphus aemulus Lieftinck(1937)移入本属。  相似文献   

18.
记述了璐蜡蝉科Lophopidae国内1新记录属:斯璐蜡蝉属symplanaKirby;1新记录种:绿斯璐蜡蝉symplanaviridinervisKirby及3个新种:短线斯璐蜡蝉Symplanabrevistrata、长头斯璐蜡蝉Symplanalongicephala、短头斯璐蜡蝉Symplanabreicephala。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中国背突小蜂属,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新种尖尾背突小蜂OxycoryphecaudiculaLiu,sp.nov.,这是中国大陆发现的背突小蜂属的第1个种.先前报道的另两种,即弯齿背突小蜂Oxycoryphemaculipennis(Masi)和无齿背突小蜂O.e-dentataNarendran,均采自台湾.本文编制了这些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记述采自云南省怒江州目短肛属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