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鲑鳟鱼鲑鳟鱼是一种鱼吗鲑鳟鱼不是特指某一种鱼,而是鲑鱼和鳟鱼的统称。鲑鳟鱼类以其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很低,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因此被称为冷水鱼。鲑鳟鱼鱼体呈流线形,口大而斜,牙锥状,体背小圆鳞,背鳍和腹鳍各一个,尾鳍稍凹入或叉形。  相似文献   

2.
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冷水资源,适合大力发展冷水鱼类养殖。近年来,西藏虹鳟、亚东鲑等鲑鳟鱼类养殖已经起步,但企业专业水平普遍较低,导致总体养殖状况不佳,尤其是病害诊断和防治方面非常薄弱。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在西藏发现的鲑鳟鱼病害及治疗方法,并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病害诊断方法,希望对西藏鲑鳟鱼养殖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在世界优质水产品养殖业中,鲑鳟鱼类养殖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由于鲑鳟鱼自身的品质和对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它绿色、环保营养食品的性质。全球鲑鳟养殖发展很快,年产量100多万吨。我国年消费鲑鳟鱼1万多吨,大约一半依靠进口。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鲑鳟鱼养殖现状与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甘肃省鲑鳟鱼的养殖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养殖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从加大鲑鳟鱼新品种引育力度、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鲑鳟鱼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发展鲑鳟鱼养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三文鱼中文名最早由港台地区提出,是英文名salmon的音译名,标准的中文译名应是大马哈鱼或者是鲑鱼。三文鱼不是鱼类分类稻称,而是某些鲑科鱼类或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准确地说三文鱼应该是桔红色的舛科们、鲑鱼肉、鲑鳟鱼。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冷水性鲑鳟鱼产业发展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鲑鳟鱼产业发展布局,应从各地冷水资源分布、水质特点、鲑鳟鱼产业现状、鲑鳟鱼生物学特性和国内鲑鳟鱼市场需求情况出发,把河西地区作为商品鱼生产和加工基地;把临夏一甘南地区作为苗种繁育基地;把刘家峡水库等作为大型优质鳟鱼和出口鳟鱼生产基地;其他地区发展城郊型养鳟。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鲑鳟鱼的种类、生活环境和习性以及鲑鳟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让人们对鲑鳟鱼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经过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的前期调研,又一渔业养殖新品种细鳞鲑苗种山泉水流水养殖试验正式落户怀柔。截至目前,怀柔区已适时引进匙吻鲟、大马哈鱼、哲罗  相似文献   

9.
当前青海沿黄鲑鳟鱼网箱养殖发展迅猛,青海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但目前水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成为制约鲑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省内主要鲑鳟鱼加工企业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加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鲑鳟鱼类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被称为冷水性鱼类。鲑鳟鱼常年生活在水质清澈、溶解氧含量高的低温水域,高蛋白,无肌间刺,富含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易加工,是当今世界高档水产消费品,国际主流的水产贸易和养殖品种。营养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在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中,选择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植物育种选择技术的多种方法的发展和原理,包括基本的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及其各种衍生的选择方法:单籽传法、衍生系统、改良系谱-混合法(MODPED)和混合选择法(SEL-BLK)轮回选择等。结合现代分子辅助育种和计算机模拟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今后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体细胞无性系筛选在育种中的意义、材料的选择方法、变异的来源、变异体的筛选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筛选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20-11期目录     
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促进优良基因型精准高效选育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因组选择在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其在林木改良驯化中的应用 也逐渐被报道。本文通过综述基因组选择的基本概况、主要模型方法及其在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了基因组选择在林木育种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了对预测模型优化与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与方法创新,提出了联合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优化育种方案,为加快林木优良品种的精准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良种选育历史悠久,且与产量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对油茶常规育种、新技术育种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综述了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基因组选择育种在奶牛和内蒙古绒山羊上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利用基因组选择育种对奶牛和内蒙古绒山羊的遗传改良进展速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因此,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类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原理,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在回交育种、基因聚合、数量性状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苏成付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591-4592,459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了对作物目标基因选择的准确性,极大地缩短了育种进程,成为目前国内外广大育种家和科研工作者广泛研究的热点。文中针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发展策略,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棉花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内容包括:(1)常规育种、(2)改良回交、(3)随机互交、(4)轮回选择、(5)改良互交、(6)选择指数;(7)分裂选择、(8)单倍体育种(半配生殖)、(9)生物技术、(10)突变育种和(11)杂种优势利用等。  相似文献   

19.
杨宁  姜力 《农学学报》2018,8(1):64-69
经过上万年的野生物种驯化、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现有的家养动物品种。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发现和逐步完善,动物常规育种技术从一般的表型选择发展到利用BLUP方法进行育种值估计,在近五十年为畜禽遗传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的逐步问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DNA、RNA、蛋白质等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研究,不但为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分子遗传机制解析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使得动物育种从传统育种时代真正迈入分子育种时代。近年来,世界动物育种工作在分子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育种主群体新丰亚群体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炬松Pinto taeda主群体新丰亚群体测定林按材积作配合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材积增益高于家系选择.在4/100选择率下相应的材积增益为48.6%和21.8%;在25/100选择率下则为30.3%和11.1%;探讨了六年生时为生产性改良和为育种群体培育而选择的可能性,并提出要真正达到按核心育种系统组建下一代育种群体要求,还有待于亚群体试验林多数林木进入开花结实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