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病鱼的症状:病鱼眼眶出血,眼球突出,腹部充血或有出血点,鳃的颜色较淡,或呈花斑状;有的病鱼腹部膨大,腹腔内有血水、血块,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淡黄色的粘液,腹膨胀;有的病鱼内脏组织发生坏死或解体:有的病鱼在水中打转,不久便沉入水底死亡。特别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或水质突然变化,则会引起鲤鱼大最死亡。有的鱼池在冬季鱼停食后,仍有鲤鱼死亡沉入水底。 二、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精养鲤鱼的池塘中。水温在4—33℃均有发生。特别在秋末冬初,鱼停食后发生死亡严重。严重时整塘鱼全部死亡,有的鱼塘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腮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腮、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3.
吴春年 《内陆水产》2000,(10):39-39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此病的名称较多,有叫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也有叫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其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和弧菌。 1症状 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鳃丝苍白,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 (内出血 ),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  相似文献   

4.
鲤鱼出血病是近年来北方地区高密度集约化养鲤的一种危害严重、死亡率高的常见病,它和魄、缩、纺出血病非常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症状:没病早期,病鱼颌部、口腔、眼眶、鳃盖、鳍的基部及鱼体腹部和体两侧有轻度充血。严重时则充血并出血现象加剧,由点状出血斑演变成斑块状或全身出血,看上去鱼体呈红色,用手顺鳞片触摸,则有血液渗出,肌肉失去弹性,水肿。鳃出血呈浅红色,或鳃淤血呈深紫红色,鳃小片囊肿,甚至鳃丝末端腐烂坏死。腹部膨大,有的肛门红肿,凸眼。懈剖检查:腹腔积水,腹水呈透明的浅黄色或半透明的浅红色,内有大…  相似文献   

5.
《海鲜世界》1994,(1):27-28
近年来,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严重危害鲫、鳙、鲢等养殖鱼类。病鱼症状表现为头部、眼眶、体表及鳍基、鳍条等不同部位的充血,部分鱼肌肉充血、肛门红肿,腹腔积水等现象。病鱼常在三至五天内死亡。目前;市场销售治疗出血病的鱼药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6.
钱华  干波 《内陆水产》2001,26(12):34-34
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传播速度极快、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现将该病的症状、成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与危害对象该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为主体的多种细菌。其主要症状是,患病早期,病鱼的口腔、头部、胸腹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鳃丝溃疡充血呈灰白色,严重者鳃丝腐烂。剖开腹腔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胆肿大,内脏器官全部出现炎症,有的鱼肛门红肿并伴有肠液溢出,病鱼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越冬池融冰后发生的鱼病呈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笔者自1999年~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对鱼类春片鱼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鱼病按病灶部位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即鲤鱼出血病、原虫性鳃病和竖鳞病。一、鲤鱼出血病1.症状: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此鱼运输成活率低。2.判断:(1)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  相似文献   

8.
顾宏兵 《内陆水产》2001,26(6):36-36
暴发性出血病,是近年来异育银鲫人工养殖中一种广为流行、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现已证实,该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1 临床症状患病鱼体上浮独游,活力较差,受惊时反应迟钝,摄食量下降或停食;病鱼的口腔、上下颌、眼眶、鳃盖、鳍条皆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病灶部位呈红色或浅紫色斑状(系组织间内出血);病情严重时,病鱼肛门红肿,鳃丝水肿,苍白(贫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肠道充血,肝、胆等脏器肿大,并伴有腹腔积水。2 发生特点该病危害对象主要是1龄以上鱼体,流行季节一般为4~10月,其中6~9月为发病盛期。在高密度、…  相似文献   

9.
侯和菊 《内陆水产》2006,31(3):27-27
1 鲤鱼出血病 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患病鱼运输成活率低。根据病原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一、肠炎病 1.病原 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2.流行情况 目前是我国饲养鱼类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5—6月和8—9月。 3.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无食欲,头部发黑,腹部膨大,并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部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出现紫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2001,26(10):33-33
根据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养殖户反映2001年是鳜鱼出血病爆发流行,危害严重的一年。发病早期的病鱼,目观症状,可见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眶、鳍基部及体表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两侧严重充血或出血,眼眶周围严重充血,肛门红肿。有的鱼腹部膨大,眼球突出,少数病鱼出现竖鳞、鳃丝末端腐烂的现象。解剖后发现鳃颜色较淡,有的鳃丝边缘有轻度腐烂现象。脾、胃肿大、色淡、胆囊膨大、贫血,肠道充血发炎,常有大量粘液,一般没有食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泡。肠系膜及肝脏有分散的出血斑点,鳔壁充血。有的严重的病鱼腹…  相似文献   

12.
鲤鱼白云病防治方法白云病是一种鲤鱼病综合症,是由口丝虫寄生和恶臭假单胞菌感染鲤鱼所引起。1.症状:患病初期,可见鱼体表有暗淡小斑点,后形成一层蓝灰色粘液,并逐渐布满全身,恰似全身形成一层白云。严重的病鱼有的鳍基充血,肛门红肿,肠道发炎,也有的有竖鳞症...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信阳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水库800多座。近年来不断出现寄生虫病与暴发性出血病并发症,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我们先后对24座中小型水库的寄生虫病与暴发性出血病并发症进行了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归纳如下,仅供同行和养殖者共同探讨和参考。一、发病类型与症状信阳地区水库寄生虫病与暴发性出血病并发症大致分三种类型:1.第一种类型为只死白鲢型各种规格白鲢都死,在发病水体,病鱼一旦浮出水面,就已腐烂,鳃盖、鳍条发红,腹腔积水,内脏充血,肠道内充满黄色液体,并有气泡,肛门充血发红,鳃丝发白,有腐烂现象,粘液较多。肉眼…  相似文献   

14.
鳙鱼暴发性水肿、出血并发病,以传染速度快,感染率高,死亡量大,严重威胁着渔业生产。现将此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浅谈如下,供同行交流参考:一、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或停食,集群情况差,病鱼症状以水肿、出血并放症为主,兼单纯水肿症状,出血症状并存。1.水肿性症状病鱼全身浮肿,腹内因大量积水肚皮外鼓,从岸上着鱼肚是明显灰白色,积水是无色,腹内压强大。严重的眼睛外突,嘴肿得无法闭合,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此病状虽与鲤鱼传染性水肿病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l>没有竖鳞现象。(2)鳃丝、内脏未见异…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7月下旬以来,作者在济南市西部的养鱼场和南郊的钓鱼场发现精养的鲤鱼和鲫鱼发生大面积败血病,且流行时间较长,有的养鱼户的鲤鱼9月底还有发病,由于发现和治疗及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鱼的主要症状病鱼食欲大大降低,吃几口饵料就游走,鱼体两间,各鳍条及鳍基部充血,严重者吻端、下颌、眼眶、鳃盖也充血,鳃丝贫血是灰白色,有的鳃丝充血肿胀,多粘液。解剖鱼体发现肝脏发白,严重者肝脏糜烂,有的有腹水,胆囊色变浅,部分肠道充血,肠内无食物,而有许多黄色粘液,镜拉鳃丝及体表充血部位粘液。发现大量粘球菌,仅…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鱼类的病害日趋严重,绦虫作为一种大型寄生虫对于鱼类的危害较大。绦虫侵入鱼体肠道而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叫绦虫病,由于病鱼摄食量减少、口常张开,又叫"干口病"。绦虫病主要危害团头鲂、四大家鱼、鲫鱼、鲤鱼等,其中以草鱼和团头鲂尤为严重。草鱼和团头鲂体内寄生的为九江头槽绦虫,鲫鱼体内寄生的是舌形绦虫,鲢鱼体内寄生的为双线绦虫,鲤鱼体内寄生的为鲤蠢绦虫。关于罗非鱼  相似文献   

17.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一、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液会从鳞下喷出。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鳃、肝、脾、肾色变淡,鳃部表皮充血。  相似文献   

18.
常见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的黏液.病时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中旬,江苏淮安市五河口水产公司养殖的黄颡鱼苗种发生出血性水肿病,主要症状是病鱼摄食减少,离群独游,在水中不停旋转;体表(头部、鳍、鳃盖、腹部等)出现不同程度出血现象,有些鳍部有溃烂;解剖发现部分病鱼腹部膨大,有积水;肝脏失血发白,偶见肠内充  相似文献   

20.
2000年 10月上旬,我地发电厂温流水池塘存放的鲤鱼秋片暴发细菌性败血症。由于发现及时,连续用药,经过近半月的治疗将该病控制,避免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病鱼的主要症状  由于发病时水温在 16~ 18℃,当时鲤鱼秋片尚大量摄食,起初是在早晨发现有死鱼,数量不多,死鱼主要症状是: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少数病鱼有竖鳞现象,大多数死亡鱼类腹部发红,解剖时腹腔内有积水,肠道无食物,而且有许多黄色粘液。经显微镜镜检,鱼的鳃丝上有少量的车轮虫和三代虫。死亡的鱼类部分鳃丝腐烂,略带污泥。  二、诊断  根据显微镜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